中国足球在世界杯“套近乎”,越套越显“局外人”的迷之尴尬

今天想谈谈世界杯上中国足球“套近乎”这件事。

哥斯达黎加和塞尔维亚的比赛,虽然不是什么焦点赛事,但在国内的收视率却不错。这不只因为比赛是在北京时间晚上8点这样的黄金时间开球,也因为其中有不少和中国足球的渊源。

2002年中国男足首次打进世界杯,同组的就有哥斯达黎加,哥队被视为国足最有望实现“进一球”目标的对手,但最终送了国足一个干脆的2比0。当时国足主教练米卢,1990年带哥斯达黎加第一次参加世界杯就进入了16强,但率国足却颗粒无收。

中国足球在世界杯“套近乎”,越套越显“局外人”的迷之尴尬

国足和哥斯达黎加的舞台高度此后日渐悬殊。在2002年之后的四届世界杯,哥队只缺席了2010年南非之行,四年前更是从意大利、英格兰、乌拉圭的“死亡之组”突围,淘汰希腊首进8强,直到1/4决赛点球大战惜败于荷兰。

中国足球在世界杯“套近乎”,越套越显“局外人”的迷之尴尬

而中国队呢?2002年过去16年了,“第一次”至今仍然是“唯一一次”和“最后一次”,而且连进一次12强赛都要依靠狗屎运。连当年冲进世界杯时的球场,也已经被炸掉,灰飞烟灭。

中国足球在世界杯“套近乎”,越套越显“局外人”的迷之尴尬

塞尔维亚这边,除了塞尔维亚人米卢和国足的交集之外,球队主力后卫托西奇将在世界杯后加盟中超球队广州富力,因此也备受关注。九名中超外援出现在俄罗斯,多为主力,还有不少人所在球队有机会捧杯。

中国足球在世界杯“套近乎”,越套越显“局外人”的迷之尴尬

瞧,人们似乎总有办法把世界杯上的事情跟中国足球联系起来。

一天前,第一次打进世界杯决赛圈的冰岛“刷屏”了社交网络,全国33万人刷了世界杯参赛国人口的新低,主教练是兼职牙医、扑出梅西点球的门将哈多尔松是正儿八经的资深广告片导演,在欧洲杯和世界杯上封住了C罗和梅西各11次射门……

中国足球在世界杯“套近乎”,越套越显“局外人”的迷之尴尬

引爆传播的,除了冰岛队员和阿根廷队员悬殊的身价和经历形成的戏剧性,还有不可避免的,冰岛和国足的对比反思——这是继两年前冰岛淘汰英格兰、打进欧洲杯八强后的又一次。冰岛2002年后对球场建设和教练培养的重视,对中国足球确实不乏启示借鉴意义,但在这场对比中更多的,恐怕还是自我调侃和放大焦虑。

这种焦虑,不但挥之不去,而且越来越难以规避。如今中国企业已经跻身国际足联七大顶级合作伙伴之列,五大世界杯赞助商中有三家来自中国,每场比赛的场边广告满目都是中国字。它无时无刻不在提醒着观众,你们的国足呢?

中国足球在世界杯“套近乎”,越套越显“局外人”的迷之尴尬

中国足球在世界杯“套近乎”,越套越显“局外人”的迷之尴尬

只有局外人才需要“套近乎”,然而这种套近乎,只会反过来越发突显局外人的尴尬身份。

醋有了好几种,饺子还没包。中国元素已经包围了世界杯,现在就差国足崛起了。我们还要在这种尴尬中继续等待。

你怎么看中国足球在世界杯套近乎这件事 (单选)
0
0%
可以理解,总得找点存在感
0
0%
很尴尬,真的很尴尬
0
0%
无可厚非,还可以起到激励作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