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va被贴女性标签,华为打的什么牌?

9月1日,华为在柏林正式发布了旗下nova新系列智能手机产品,随同新品一同亮相的还有华为nova系列的全新宣传语“Defy Expectations”,即“超越期待”。此前一直盛传该系列是华为打造的“女性手机”。果然机器在柏林一发,就被国内许多自媒体贴上了女性标签。但事实上,这款新品的定位偏重于潮流时尚和功能体验,更多的是考虑年轻用户对外观、拍摄和性能的新追求,至于适用于男性还是女性更多还要看市场的选择。

Nova被贴女性标签,华为打的什么牌?

如果稍有常识的行业人士应该能够想得到,对于华为这样面向全球的企业,单独去打造一款女性手机是多么的不合适。唯一的解释是,目前大家对华为手机设计的印象过于硬朗和男性化,都在期盼华为手机的设计能够更加的圆润,漂亮,可以让更多女性消费者也愿意使用,这从侧面说明华为在中国消费者的品牌感知度已经到了非常高的地步,从这一点讲无疑是个好事情。

nova系列在正式发布之前并没有做很多的铺垫工作,但无论是“Defy Expectations”的宣传语、还是“乐活一族”的定位都令我印象深刻。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在智能手机行业创新日趋疲软的今天,大多数产品看起来都大同小异,能做到令消费者超越期待是一件很不容易的事情。但是华为敢于这么说,也还真的这么做了。那么nova系列的推出究竟是基于什么考量?我们又该如何看待华为的这一动作?

主打年轻化的nova 能让乐活人群买单吗?

我们先来分析下nova系列的目标人群,华为官方给出的答案是“乐活一族”,并就其特质给出了比较清晰的描述,即喜欢思考新兴事物、充满活力,同时对生活品质有着更高需求的年轻用户。这类消费者除了对价格和品质的要求严苛外,还非常在意手机的外观、拍照和趣味性等元素。

我们再来了解下现阶段中国智能手机市场格局,OV在年轻市场中、尤其是女轻女性群体中颇具号召力,以魅族等厂商为代表的“青年良品”也在小众用户里受到欢迎,而华为则是一贯以成熟稳健风貌示人、更以IP笑傲群雄。此次新系列nova的发布,可以说是意料之中的事情,但是,新系列就一定能打动“乐活一族”吗?

最直观的评判无疑是外观和配置。同等价位配置上,nova表现可以说跟它的标语一样“超越期待”;而其撞色的背部天窗设计是否美观,其实是一个仁者见仁的问题;nova加入的DTS Headphone X音频技术,有利于打造沉浸式的听觉体验;前置摄像头支持美肤3.0和美妆2.0功能,自拍效果是可以肯定的;面对“强迫症”用户,nova还支持应用双开,支持年轻人以不同的状态面对不同的生活场景。总体来看,nova新系列可以说是在切身了解年轻消费者需求的基础上制造出来的,而且体验上增加了很多新鲜元素。考虑到海外版399欧元(国内按惯例略低)的售价,相信对“乐活一族”还是很有吸引力的。

与其说“试水” 不妨说“试错”

按照华为的官方说法,nova系列作为华为终端产品线的全新子系列,是专门为年轻乐活人群打造的个性化产品,也是华为丰富自身产品谱系、巩固线下市场的策略之一。但是如果从更广的角度来评判,似乎华为的这个动作不止是扩充产品矩阵这么简单。

在我看来,其实华为是有一种“试错”精神在的。这里所指的“试错”,并不是指单纯开发一款新品、尝试一种新的营销方式或者包装一种新功能,而是认认真真去听取消费者心声、去研究一项还不完善的领域,是真正的敢于驶向无人区的精神。在nova发布后,很多人把它说成只是华为年轻化的尝试,我则持相反意见:nova新系列的推出是华为对年轻乐活一族深度研究后提出的,代表着华为重新正视年轻市场。

我们不妨来看下华为终端产品线的变迁。从早年的D/P/G/Y系列,到之后的Mate/P/G系列,再到今天的nova系列,华为的产品线一直都在不断的适应时代的发展和需要、进行自我调整和优化。nova的推出,不止于扩充产品矩阵那么简单,可以说是华为全方位发力年轻市场的排头兵。从华为产品的用户群来看,Mate系列定位高端商务,P系列定位高端时尚,缺少了一款能够承载年轻人生活方式的产品,nova的加入会弥补这部分不足。从竞争角度讲,华为最近两年主打的产品是P和Mate系列。目前流行的互联网模式确实可以一定程度上代表潮流的节奏,但从长远来看,华为品牌只有做到全价位的布局,才能满足各个族群、各个价位段消费者的需求,这也是华为真正实现国际化的必由之路。

作为华为最新系列产品,nova系列非常注重用户体验,在手机性能同质化非常严重的时代,体验才是决定胜负的王道,一款手机的成功与否更多是看消费者用得顺不顺心、愿不愿意为其买单。我始终相信,在这个竞争激烈的行业里,只有真正摸清消费者需求,能开发出令消费者无法拒绝的产品,这样的企业才会走得更远更扎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