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政府建设新征程吹响集结号

法治政府建设提档增速

●2004年颁布的《国务院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实施纲要》提出,用十年左右的时间基本实现建设法治政府的目标。

●2012年召开的党的十八大提出,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时,法治政府基本建成。此后的五年间,改革推进到哪里,法治就跟进到哪里。国务院提请全国人大常委会制定修订法律95部、制定修订行政法规195部,经济发展、民主政治、文化促进、民生保障、国家安全、生态文明等领域一批改革发展急需的立法及时出台。

●2015年年底,党中央、国务院印发《法治政府建设实施纲要(2015—2020年)》,确立了今后几年加快建设法治政府的宏伟蓝图和行动纲领。

●2016年、2017年,国务院法制办连续两年开展了督察工作。

6月4日,天津市副市长孙文魁、重庆市副市长李殿勋、浙江省政府法制办主任俞世裕、江苏省政府法制办主任高建新、海关总署副署长邹志武等人,齐齐出现在了坐落于北京市海淀区长春桥路6号的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

他们此行有一个共同目的——参加省部级和厅局级干部建设法治政府专题研讨班。时隔七年之后,以建设法治政府为主题的省部级干部专题研讨班于6月4日在中央党校再开班,同期套开的还有厅局级干部建设法治政府专题研讨班。

据悉,这一由中央组织部、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司法部共同举办的为期五天的专题研讨班,共有97名省部级和厅局级干部参加。这也是在党的十九大后举办的第一个省部级和厅局级干部建设法治政府专题研讨班,恰逢改革开放40周年、深化党和国家机构改革重要进程之际,此次研讨班的举办,学员们觉得“很解渴”;而舆论则评价为,其吹响了法治政府建设新征程集结号,意义重大。

新的历史起点

新的方向和路径

去年10月召开的党的十九大,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对深化依法治国实践做出了新的战略部署,明确提出“建设法治政府,推进依法行政,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指明了新时代加快建设法治政府的方向和路径。

法治政府建设是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项长期重大的历史任务,是国家治理的一场深刻革命。

2004年颁布的《国务院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实施纲要》提出,用十年左右的时间基本实现建设法治政府的目标。

2012年召开的党的十八大提出,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时,法治政府基本建成。此后的五年间,法治政府建设提档增速,步伐更快、措施更实。国务院提请全国人大常委会制定修订法律95部、制定修订行政法规195部,经济发展、民主政治、文化促进、民生保障、国家安全、生态文明等领域一批改革发展急需的立法及时出台。

2015年年底,党中央、国务院印发《法治政府建设实施纲要(2015—2020年)》,确立了今后几年加快建设法治政府的宏伟蓝图和行动纲领,“职能科学、权责法定、执法严明、公开公正、廉洁高效、守法诚信”成为衡量法治政府建设水平的关键词。

2016年和2017年,国务院法制办连续两年开展了督察工作。

据天津市副市长孙文魁介绍,天津行政权力的运行更加规范有序。天津建成了市区两级行政执法监督平台,开展平台巡查和重点领域执法监督,及时纠错执法案件,妥善处理以市政府为被告的行政诉讼案件。自新行政诉讼法实施以来,以天津市政府为被告的262件行政应诉案件“零败诉”。

2017年召开的党的十九大提出,到2035年,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基本建成。

“法治政府建成时间点的调整,恰恰是我们准确把握法治领域社会矛盾、认识到法治政府建设不充分、不平衡的结果,是综合考虑各种制约因素做出的理性判断。”中国政法大学副校长马怀德曾撰文表示,按照这个时间表,最终基本建成法治政府还是要付出极大的努力。

建设法治政府要充分发挥“关键少数”的重大作用。业内专家指出,法治政府建设需要增强领导干部的法治观念、法治意识,从目前来看,“一些领导干部对法治政府建设重视还很不够,‘头雁效应’还远未有效发挥”。

因此,业内专家盛赞本次省部级和厅局级干部建设法治政府专题研讨班的开班及时且关键——在改革开放40周年、中央深化党和国家机构改革重要进程之际,吹响了法治政府建设新征程的集结号。

而对于省部级和厅局级干部——这些全面依法治国中的“关键少数”来说,这次研讨班带给他们的收获很大,很多学员在学习交流中都提到对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全面依法治国重要论述的认识更加深刻了,对坚持依法治国、依法执政、依法行政共同推进,坚持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一体建设的理解更加全面了,对深入推进依法行政、加快建设法治政府的路径更加明确了……

法治政府建设

督察要长出“牙齿”

本次专题研讨班的第一课由司法部部长傅政华讲授。傅政华说:“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要深入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法思想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全面依法治国的重要论述,切实将这一思想贯彻落实到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全过程和各方面,奋力开创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一体建设的新局面。”

傅政华强调,新时代全面依法治国的战略地位达到新高度,全面依法治国纳入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十四个坚持”基本方略,要求我们更好地统筹兼顾、推进落实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建设的各项工作。

在傅政华看来,加快建设法治政府,要全面推行行政执法公示、执法全过程记录、重大执法决定法制审核“三项制度”,大力推进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

目前,“三项制度”正在全国范围内开展试点工作,需及时总结经验,尽快全面推开。同时,还要加强行政执法信息化建设和信息共享,建立运行执法信息平台,提升执法水平和效率。

傅政华还强调,要完善法治政府建设督察机制,形成从党政领导干部到工作人员的责任闭环,构建知责明责、守责尽责的法治政府建设推进机制。“法治政府建设督察要长出‘牙齿’来。”傅政华说,“督察工作决不是简单的调研与座谈,而是要采取高度务实的做法,坚决不走形式,如不事先通知、随机确定督察地点等。”

越来越深入、严格的法治政府建设督察,对于督察对象而言注定不会是一场“和风细雨”。用司法部党组书记袁曙宏的话来讲,“要和环保督察一样有力度,即使一时长不出‘獠牙’,也要先长出‘利齿’来。”

袁曙宏正是本次专题培训班的第二位授课人。他强调,加快建设法治政府,最根本的是要切实加强党对法治政府建设的集中统一领导,把党的领导贯彻落实到法治政府建设的全过程和各方面。

“重中之重是抓督察抓落实,紧紧围绕建设法治政府的主要任务推动各项措施落地生根,坚决保证党政主要负责人履行好第一责任人职责,充分用好考核评价和督促检查的指挥棒,推动党和政府以及全社会形成加快建设法治政府的强大合力和浓厚氛围。”袁曙宏的话掷地有声。

除了上述对全面依法治国新形势新任务的系统解读、对法治政府建设工作的部署和指导的课程外,研讨班还安排有依宪治国依宪行政、司法体制改革的专题讲授、反腐败问题介绍、贸易政策合规的专业解读等等。并且,形式上也体现出了多样化:既有理论讲授的内容,也有实践探索的交流;既有案例教学,还有结构化研讨,其间还专门安排了一次由傅政华、袁曙宏与学员代表的晚间座谈会。

在6月8日的研讨班结业仪式上,学员们纷纷表示,通过这次学习,进一步提高了认识、统一了思想,交流了问题、分享了经验,明确了方向、坚定了信心:法治政府建设是全面依法治国的主体工程,关系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实现,关系到党的执政地位、国家的长治久安,必须切实增强推进法治政府建设的主动性、自觉性、紧迫感和使命感,把建设法治政府摆到更加重要的全局性地位来谋划和推进,努力开创新时代法治政府建设新局面。

延 伸 〉〉〉

法治政府建设 各地正在行动

5月8日上午,陕西省延安市召开建设法治政府示范市创建动员会,动员全市上下进一步深化认识、强化责任,扎实推进“建设法治政府示范市”创建工作。按照规划,到今年8月,延安市将完成创建工作。

陕西省委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2017年10月印发的《陕西省建设法治政府示范创建活动安排意见》提出,通过示范创建、检查验收确定“建设法治政府示范市”一个,“建设法治政府示范县(市、区)”20个,“建设法治政府示范省级部门”五个,“规范性文件监督管理示范市”“行政决策示范市”“行政执法示范市”“行政复议示范市”各一个。

而延安则担起了“建设法治政府示范市”的重任——提出陕西省法治政府建设工作要点,制定《陕西省行政许可和政务服务地方标准》,推行行政许可标准化,积极推进相对集中行政许可权改革试点,加快建设“政务数据共享交换平台”和“省市网上政务服务平台”等。

陕西省的一系列法治政府建设工作,其实是我国全面推进法治政府建设的一个缩影。自党的十八大以来的五年间,全国各地的法治政府建设提档增速,步伐更快、措施更实。这其中,浙江省2016年年底开展的“最多跑一次”改革影响颇为深入。2017年1月,“最多跑一次”改革被写入浙江省政府工作报告。2月,浙江省政府印发《加快推进“最多跑一次”改革实施方案》,确定了改革时间表、路线图和任务书。“最多跑一次”改革全面启动,着力在攻克“信息孤岛”、企业投资项目审批、商事制度审批“三大难关”上取得重大突破。

五年间,党中央以法治方式推进“放管服”改革,激发市场活力。印发了《国务院关于严格控制新设行政许可的通知》,从源头切断行政审批边减边增、明减暗增,以制度推动政府权力“瘦身”、职能“健身”。尤其引人瞩目的是行政执法领域在去年实现的重大突破——推行行政执法“三项制度”(执法公示、执法全过程记录、重大执法决定法制审核)试点。

2017年,国办印发了《推行行政执法公示制度执法全过程记录制度重大执法决定法制审核制度试点工作方案》,国务院法制办组织32个地方和部门开展试点,初步建立了统一的执法信息平台。“这几年,我们的法治政府建设可以说是‘有动静有雷声有雨点’,立法趋于完善,执法日益规范,确实很有成效。”今年3月,全国政协委员、新疆诚和诚律师事务所律师潘晓燕说。

不过,在中国政法大学副校长马怀德看来,法治政府的建设任重道远,还应着力在法治政府建设的组织领导、深化机构和行政体制改革、行政执法以及行政决策科学化、民主化、法治化等问题上取得突破。譬如,深化机构和行政体制改革的问题,党的十九大对此做出了明确部署,强调统筹考虑各类机构设置,统筹使用各类编制资源,完善国家机构组织法,转变政府职能,创新监管方式,赋予省以下政府更多自主权,探索党政机关合并设立和合署办公等。

那么,除了纪检监察合署办公外,其他哪些还需要探索党政机构合并设立和合署办公,可否探索党内新设立的法规机构与政府法制机构合署办公?这些问题均是深化法治政府建设实践必须回答的问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