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人驾驶背后,有哪些精英在全力支持?

无人驾驶背后,有哪些精英在全力支持?

宽凳科技创始人兼CEO刘骏

不畏惧“创业的艰辛”, 高精地图就是下一个热点

无人驾驶背后,有哪些精英在全力支持?

刘骏坦言,从创业第一天开始就不畏艰辛,明确宽凳科技战略布局定位:不造车、不做车联网操作系统,只做高精地图。取名“宽凳”,意思是为每一个做自动驾驶的合作伙伴提供技术支撑。

基于这种现状,刘骏对自身也有一定评价:“宽凳的出现给国内高精地图行业点了一把火,随之而来的一定会有大批竞争对手,但这不是坏事。竞争是在共同教育市场,创业不要避开锋芒。高精地图就是下一个热点。”

无人驾驶背后,有哪些精英在全力支持?

豪华而专注的技术团队,成为宽凳最大的竞争力

一份真正的高精地图的制作大约分为三个部分:识别、测量、制图。但是是测量和制图领域的人才十分稀缺,在中国真正能够实现“光学测量+制图”技术的人少于100位。可见,人才已经成为了高精地图领域一个相当高的门槛。

宽凳科技的技术团队将专注于解决两方面的问题:一方面,宽凳科技用纯视觉模式替代激光雷达,完美解决高精度和低成本之间的矛盾,使众包和实时更新成为可能,攻克自动驾驶领域的行业痛点;另一方面,基于人工智能的全新地图加工工艺,颠覆了传统地图生产模式,解决了规模化地图生产的瓶颈问题。

无人驾驶背后,有哪些精英在全力支持?

正是基于这一点,宽凳科技已经成为自动驾驶领域内的一匹“黑马”,备受汽车行业及自动驾驶领域合作伙伴的关注与期待,同时也赢得了资本的青睐,A轮融资由IDG资本领投,成为资本、澜亭资本等跟投。华兴Alpha任此次融资的独家财务顾问。

纯视觉技术+众包取代激光雷达测绘

现在大多数图商普遍采取利用车载激光雷达,对道路、路面标识等进行激光扫描并构造地图,其高昂的设备价格、不便于分享的数据模式导致该技术方案精致却低效、更新慢,并存在失真“隐患”,不足以回应市场需求。

宽凳科技自主研发的纯视觉技术方案取代激光雷达,刘骏表示:“用车队画一条路和建立一张全国道路网完全是两码事。”毕竟靠公司自己车队采集或者通过购买等渠道获得的数据,不可能覆盖所有行驶场景。“现阶段,最大的物联网采集地图车队也就拥有100多辆车。一旦通过众包的形式,我们将获得百万甚至千万级的车辆道路数据。可以想象这当中形成的数量级之差。”

无人驾驶背后,有哪些精英在全力支持?

所谓“众包”,即是通过与主机厂等合作,车辆在使用地图产品的同时反馈新的道路数据,以此建立新的地图模型,路况出现任何变化均可以立刻完成更新。

随着自动驾驶技术的发展,留给地图创业公司的任务量也会越发庞大,竞争也会更加激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