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肥紫蓬山加強建後管護 重點解決小型水利工程三大“頑症”

合肥紫蓬山加強建後管護 重點解決小型水利工程三大“頑症”

紫蓬山吊橋

近年來,合肥市肥西縣小型水利民生工程建設得到全面發展,但如何加強建後管護,確保小型水利工程長期發揮效益,是各地面臨的一大難題。合肥市肥西縣紫蓬山管委會從實際著手,重點解決工程建後管護工作中凸顯的三大“頑症”,確保工程建得好、管得好、用得好。

明晰工程產權,解決“權屬不明”症

在不改變所佔土地權屬前提下,明確劃分小型水利工程基礎設施產權歸屬。個人投資修建的小型水利工程,其產權歸個人所有,出資人即為產權人;受益戶共同出資興建的小型水利工程,其產權歸受益戶共同所有,由受益戶協商推選產權人代表;水庫、主幹渠道、專用灌溉引水渠道及泵站歸開發區所有,其產權人為紫蓬山旅遊開發區管理委員會;農村集體經濟組織的水塘,歸各該農村集體經濟組織使用村(社區)集體所有,其產權人為所轄村(社區)村(居)委會。所有水庫、塘壩、渠道、河溝、泵站,各用水戶享有使用權。

選定管護模式,解決“無人問津”症

在分類明晰小型水利工程產權和管理權的基礎上,根據該區地理位置和水利設施分佈實際情況,採取三種管護模式:一是協會式管護模式,通過組建農民用水戶協會,依據協會這個民間社會團體,出臺一系列規章管理制度,把一切水事權利義務移交給協會。二是受益戶共管模式,即由受益村組、受益戶共同協商推選水利設施管護人員。三是購買服務管護模式,對於轄區內重點種植區的溝渠、泵站等水利工程,通過政府購買服務,競標聘用專業管護公司,採用市場化、專業化運作方式,落實工程管護責任。管委會與各管護主體簽訂公共服務協議,並負責對安全及運行管護責任落實情況進行檢查考核,確保小型水利工程健康運行,長期發揮效益。

健全管護制度,解決“機制缺失”症

通過制定《紫蓬山旅遊開發區小型水利工程改造提升建後管護制度》,全區用水戶及管護人員要嚴格執行,服從全區經濟發展大局、水利發展規劃和防汛抗旱指揮調度要求,接受紫蓬山農業發展管理局的監管。依法開展水利基礎設施維護、管理活動,堅持“誰受益,誰主管”的原則,節約用水、科學用水,提高水的利用率。農發局全面負責轄區內小型水利工程的運行、調度、管理、維護。各用水單位統一服從防汛抗旱調度,不得擅自更改工程功能,特別是蓄水、引水工程,必須確保工程安全。目前全區14座小型水庫、3座小型泵站、15條溝渠、7口五萬方塘壩及200多口當家塘都已明確了管護主體,共簽訂管護合同39份,明確管護員96人,義務管理員145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