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紅色故事,憶崢嶸歲月!膠東“井岡山”,激勵官兵前進的精神家園

“衛治極山東之東,三面環海,一城負山,形勝險要甲於天下,蓋海防一重地也”,威海之名從此始興。威海,這個名字就緣于軍事,是“威震海疆”的意思。

聽紅色故事,憶崢嶸歲月!膠東“井岡山”,激勵官兵前進的精神家園

一座城

延展一段故事

漫上心頭的是

崢嶸歲月裡的初心不改

深入人心的是

自始至終的一往無前

聽紅色故事,憶崢嶸歲月!膠東“井岡山”,激勵官兵前進的精神家園

威海是紅色政權建立較早的地方之一,1931年,威海誕生了第一個共產黨組織。1937年7月7日,日本帝國主義以製造盧溝橋事件為起點,發動了全面侵華戰爭。

第二天,中國共產黨向全國發出通電,指出只有實行全民族抗戰,才是中國的出路,號召全國人民、軍隊和政府團結起來,築成民族統一戰線的堅固長城,抵抗日本的侵略。

同年12月24日,中共膠東特委在威海組織和領導了威震膠東的抗日武裝起義——天福山起義。

這是山東省首次黨領導下的抗日武裝起義,創建了膠東第一支抗日武裝—山東人民抗日救國軍第三軍,天福山由此成為膠東的“井岡山”。

聽紅色故事,憶崢嶸歲月!膠東“井岡山”,激勵官兵前進的精神家園

怎堪山河破碎,在這片紅色土地上,一批批革命前輩拋頭顱灑熱血,為中國的生存奮鬥不息,不畏流血犧牲。

聽紅色故事,憶崢嶸歲月!膠東“井岡山”,激勵官兵前進的精神家園

參加過“9·3”閱兵的文登籍貫的張玉華將軍便是天福山起義的領導人之一。

在起義之後,起義部隊被編為山東人民抗日救國第三軍第一大隊,張玉華任一中隊指導員,在襲擊縣城的戰鬥中,

張玉華在受傷的情況下,仍然揹負著身負重傷的戰友突出包圍。

張玉華老將軍生前曾提到自己的“三個母親”:第一個是我的生母,我非常孝敬她,她活到87歲走了;第二個是養育我的人民,從小到現在,都是勞動人民在養活我;第三個是培育我成長的黨,是黨指引我走上革命道路的,靠著黨的培養教育,我才有了今天。

老將軍這一生,都在始終如一的踐行對黨和人民的莊嚴承諾。

聽紅色故事,憶崢嶸歲月!膠東“井岡山”,激勵官兵前進的精神家園

紅色基因滋潤了這片土地,紅色故事在大家口中流傳。

作為革命老區,武警威海支隊在踏尋先輩足跡的基礎上,傳承紅色基因,深入挖掘紅色文化資源,感悟每位革命烈士的先進事蹟和不朽精神。

聽紅色故事,憶崢嶸歲月!膠東“井岡山”,激勵官兵前進的精神家園

一面面豐富翔實的史料刊版、一座座栩栩如生的詩史雕塑、一件件珍貴而滄桑的革命文物

真實地將那一幕幕烽火鏖戰、浴血拼搏的場景重現在我們眼前,彷彿看到一個個鐵骨錚錚的烈士誓死護國的場景,那種為強我中華、為抗日救國不惜犧牲、在艱難逆境中勇於奮進的“天福山精神”令我們肅然起敬。

聽紅色故事,憶崢嶸歲月!膠東“井岡山”,激勵官兵前進的精神家園

“紅色基因就是要傳承。中華民族從站起來、富起來到強起來,經歷了多少坎坷,創造了多少奇蹟,要讓後代牢記,我們要不忘初心,永遠不可迷失了方向和道路。”

在今年的兩會期間,習近平總書記在參加山東代表團審議時這樣強調。

今天,戰火硝煙雖已散盡,但是天福山起義締造出的“天福山精神”,成為激勵我們不斷前行的強大精神動力。

聽紅色故事,憶崢嶸歲月!膠東“井岡山”,激勵官兵前進的精神家園

只有不斷賦予紅色文化時代內涵,才能增強紅色文化的生命吸引力。

實踐中,支隊始終堅持把紅色文化資源融入到營院整體規劃,搞好政治環境建設,積極組織開展“看紅色影片、讀紅色書籍、辦紅色板報”等活動,讓官兵深刻感悟紅色文化的深刻內涵。

聽紅色故事,憶崢嶸歲月!膠東“井岡山”,激勵官兵前進的精神家園

依託紅色教育資源,樹起紅色文化地標,開闢主題教育陣地,組織官兵走出學習室,在參觀見學中傳承先輩遺志,切身體驗革命先輩的高尚情懷和偉大信仰。

這些紅色活動如流動的江水,在官兵們駐步感悟中緩緩注入他們的心中,激盪起官兵傳承紅色基因、擔當強軍重任的豪情壯志。

聽紅色故事,憶崢嶸歲月!膠東“井岡山”,激勵官兵前進的精神家園

紅色基因當代傳,強軍戰旗凱歌旋。發揚紅色傳統,做好紅色傳人。將革命精神的傳承灌輸到每名官兵身上,讓紅色基因注入每名官兵的血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