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底前聊城30%村要完成農村集體產權制度改革

2018年底前聊城30%村要完成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

20日上午,聊城市農業委員會主任陳長華來到市長公開電話受理中心,現場接聽市民來電,並就聊城農村集體產權制度改革重點工作及進展情況進行了介紹。

陳長華說,全面開展農村集體資產清產核資,重點清查核實未承包到戶的資源性資產和集體統一經營的經營性資產以及現金、債權債務等,查實存量、價值和使用情況。2018年,聊城市全面開展清產核資,9月底前基本完成,建立農村集體資產管理信息系統。

合理確認集體經濟組織成員身份。成員身份確認是農村集體產權制度改革的關鍵環節。要統籌考慮戶籍關係、農村土地承包關係、對集體積累作出的貢獻等因素,協調平衡各方利益,合理確認集體經濟組織成員身份,做到全面、準確、不遺漏。

發展壯大農村集體經濟。鼓勵各地充分利用各類集體資產、生態環境和人文歷史等資源、集體積累和政府幫扶資金等,發展符合地方規劃和群眾需求的相關產業,探索發展壯大集體經濟的有效途徑。到2018年底,村集體經營性收入3萬元以上的村達到5000個,力爭消除“空殼村”;到2019年底所有村集體經營性收入達到3萬元以上;到2020年村集體經濟收入實現較大幅度提升。

陳長華介紹,聊城市產權制度改革工作的總體目標是在今年全面推開農村集體產權制度改革工作,年底前要完成30%的村(社區);2019年底完成70%的村(社區);2020年底基本完成改革任務,成立新型集體經濟組織;2021年開展改革掃尾工作,基本建立起符合市場經濟要求的農村集體經濟運行新機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