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国“高考”连考7天 哲学一科要考4小时

6月18日,法国高中毕业会考开考,学生们首战第一科是长达4小时的哲学考试。

法国“高考”连考7天 哲学一科要考4小时

跟中国类似,法国“高考”也是分科进行,不过是分了三科(文科、理科以及社会经济科)。不管是哪一科,都要考哲学、数学、第一外语(LV1)、第二外语(LV2)等基本科目。 LV1,LV2(第一、二外语)可以选中文、英语、西班牙语、意大利语等。考题均围绕着所选方向而设计。

4小时的哲学考试

高考考哲学,是法国教育的一大特色。很多国家都在高中开设哲学课程,但把哲学设为大部分学生必修、且分值比例如此巨大的科目,全世界仅法国一家。法国高考的第一天,就考哲学,类似于中国的高考作文。一般会给考生2、3个话题,选择一个进行创作,考试时间长达整整4个小时。

数十万考生都要在4个小时里奋笔疾书,回答‘劳动的价值’‘权利和利益的关系’,甚至‘我是谁’这种宏大而终极的哲学命题。

法国“高考”连考7天 哲学一科要考4小时

经历过法国高考的中国考生表示,哲学这门课可称为“法国高考作文”。当然,法国老师也会教学生该怎么写。

有考生表示,如果4个小时里写不够4张纸,可能没法拿到10分以上的分数了(法国卷面总分20分制)。而且重点是,哲学也是有标准答案的。

这个考试有多难?

如果以分数记,的确很难。满分 20 的考试,19、20 分几乎不可能拿到,达到 12 分的及格线就已算高分。多数学生即便通过会考,考上大学,哲学考试的单科成绩仍是不及格。

但另一方面,其答题方法又非常老套,和 GRE 作文乃至古代八股文没什么两样:先要解释并深化命题,然后引用著名哲学家观点从正反两面加以阐述,结尾再升华主题。

启蒙运动的遗产

事实上,高中会考的哲学考试,不过是整个法国教育制度极端重视抽象理论、轻视实用技能的缩影。他们的信条是,‘越是涉及抽象高深的理论知识,越能够测定高品质的才能’。

而这种理念,根植于法兰西共和国的血脉之中。它们共同源于 18 世纪的启蒙运动和法国大革命。

启蒙运动是现代法国的起点,不仅为法国带来了整整一代哲学家、思想家,普及了自由平等的理念,而且还树立了一道求知的纲领:崇尚理性。

贵族沙龙里的哲学和数学,正是在这一时期作为‘纯粹理性’的象征,获得了至高的学科地位。一切实用性知识皆屈居其下。

在这种观念的引导下,大革命后的国民制宪议会制定了一套人人平等的教育标准,其中,“学哲学”首次成了法国人民的基本权利。

全民学哲学的理想,最终由拿破仑变为现实。他将中学教育纳入国民教育体系,教师成为国家公务员,而哲学,作为当时观念中最重要的基础学科,成为 12 岁以上的男孩们的必修课程,也是中学会考的第一科。

法国“高考”连考7天 哲学一科要考4小时

历年哲学(Philosophie)文科题目

尊重一切生灵是道德义务吗?(2015)

为了获得幸福我们是否应该什么都做? (2014)

科学是否仅仅局限于用来验证事实?(2013)

是否所有的信仰都是与理性相悖的?(2012)

历年哲学理科题目

证明是否是认知的必须?(2016)

艺术品是否总是蕴含着某种寓意?(2015)

政治是否可以不受真相的约束?(2015)

历年哲学社会经济科题目

《21世纪英语教育》综合整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