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6月初 佛山共移送環境犯罪案件31宗 刑拘72人

2月~6月初 佛山共移送環境犯罪案件31宗 刑拘72人

“危廢貯存場所設置不規範,沒有粘貼危廢警示標識。”6月初,順德區環境運輸和城市管理局聯合公安等部門突擊檢查樂從沙邊爛西丫工業區,現場發出6份環境監察意見書,擬立案查處企業2家。

這只是佛山今年以來諸多環保聯動執法行動中的其中一例。2014年10月,佛山在全省率先設立環保警察。今年5月,進一步打通環保執法聯動機制,佛山推出環境保護聯動執法機制,集市委政法委、市環保局、公檢法、法制局、紀委監察委等七部門之力,再度加碼佛山打擊環境違法犯罪的力度。

“以鐵的決心、鐵的制度、鐵的手腕抓好環境治理。”在2018年佛山市生態環境督察暨環保聯動執法動員電視電話會議上,市委書記魯毅強調。僅今年2月~6月初,全市共移送環境犯罪案件31宗,刑拘72人,佛山正以千鈞之拳直擊環境違法犯罪。

環保警察讓執法更有底氣

“以前經過河涌時都要捂著鼻子,河涌時紅時黑。現在水裡都能養魚了。”南海區丹灶鎮山美村村民陳伯說的是環山溝,以前上游的著色廠通過私自鋪設的暗管偷排汙水。環保部門曾予以三次處罰,企業主依舊我行我素。直到佛山環保警察介入,才使環山溝告別水質呈酸性的歷史。

上述事件發生在3年前。2014年10月,為加強環境違法犯罪打擊力度,佛山在全省率先設立環保警察。“與環保監察人員相比,警察有刑事執法權,可以依法強制扣押、刑事拘留。環保警察在場,我們執法都多了幾分底氣。”佛山市環保局相關負責人介紹,過去環保部門以行政執法為主,執法中常出現阻礙執法、抗拒執法的情況;另一方面,企業違法成本偏低、行政執法手段有限等問題客觀上造成了“企業無賴、環保無奈”的現象,陷入“汙染—罰款—再汙染—再罰款”的怪圈。

在設立環保警察之前,一般是環保部門調查發現涉嫌犯罪才移送警方偵查。環保警察成立之後,刑事調查同步進行,證據蒐集、案件認定以及違法人員抓捕、審查,變得更加迅速高效。

設立僅僅一年,全市經環保警察查處立案的環境汙染案件就達55宗,刑事拘留犯罪嫌疑人95人,同比上升44%;逮捕90人,同比上升67%;移送檢察機關起訴90人,同比上升58%,極大震懾了惡意汙染環境的違法企業。

然而,環保警察在執法合作中也帶來一些問題,主要表現為缺乏專職環保警察隊伍,辦案的專業性和連續性難以保障; 涉刑環保案件的辦案模式仍是程序遞進而不是聯動執法,削弱了偵查機關在事前預防中所應起到的關鍵性作用。

如何增強聯動執法隊伍的專職專業性?環保辦案如何改串聯為並聯?佛山環保執法需要探索新的招數。

環保聯動執法改串聯為並聯

今年6月初,在南海大瀝鎮荔莊新區米蘭公寓,犯罪嫌疑人劉某終於被抓獲。作為大瀝鎮奇槎鋪前工業區內一家電鍍企業的負責人,劉某被舉報涉嫌非法排汙。經調查,這家企業主要從事金屬電解加工,但未辦理相關營業證照及環保手續,加工廢水未經處理,由地面流入廠內下水道,再通過暗管流入市政管網,最終進入佛山水道。

被查後,劉某和環保、公安部門玩起了“躲貓貓”。最終仍然被民警識破行蹤,抓個正著。這樣的場景,自佛山5月強力推進環保聯動執法工作以來,頻頻在五區上演。

針對環保警察以往存在的機制缺陷,為進一步打通環保執法聯動工作機制,今年5月3日,佛山市委、市政府聯合印發《佛山市環境保護聯動執法工作方案》,提出加強環境犯罪偵查力量、建立聯席會議制度、健全聯合辦案機制、完善信息共享機制、健全案件移送機制、規範案件移送標準、健全監督檢查機制七大工作機制。

新的機制將環保執法改串聯為並聯——集市委政法委、市環保局、公檢法、法制局、紀委監察委等七部門之力,合力打擊環境違法犯罪行為,而同步配套的七大工作機制使並聯更加順暢。

新的機制也讓環保執法隊伍的專職專業性得到確保——根據部署,市公安局每年要安排6人以上民警與環境保護局執法人員共同組成環保警察聯合執法隊伍,各區也相應成立專門的環保警察隊伍,專人專職專業打擊環保違法犯罪行為。

不必再聞著臭味睡覺了

舉一綱而萬目張。新環保聯動執法機制的確立,讓打擊環境違法犯罪有了更加有力的支撐。

今年6月初,順德區環境運輸和城市管理局聯合公安、消防、安監等部門,突擊檢查樂從沙邊爛西丫工業區。某傢俱廠在沒有通過環評驗收的情況下,擅自擴建生產,也沒有依法設置危廢貯存場所,被擬立案查處。

昨日,定居南海的陳杰成時隔兩年,重返禪城區南莊鎮梧村西圍工業園。兩三層高的廠房排成一排,光著膀子的工人扛著木材進進出出,摞成整齊的方塊,一家不鏽鋼工廠內傳來轟鳴的切割、焊接聲。“廠房還是老樣子,但空氣質量好了不少。”2014年,他跟隨堂哥陳超離開湛江老家,到這裡當一名不鏽鋼拋光工人。宿舍離廠房不過幾百米,“粉塵飛揚,塑料廠的臭味時不時飄過來”。之後,他離開工廠,而堂哥繼續留在這裡。

就在半個月前,禪城區環保局聯合禪城公安局凌晨突擊檢查梧村西圍工業園。一家塑料加工廠正在直排廢氣,被抓個正著。陳超笑著說:“終於不用聞著刺鼻的塑料味入睡了。”

而在三水,5月以來,三水區組織環保聯動執法,開展專項排查整治,鐵腕打擊各類涉固廢、危廢違法行為。一個月來,全區共計檢查涉固廢、危廢企業273家,責令整改62宗,立案16宗,其中涉嫌環境汙染犯罪6宗,取締關閉違法企業14家,由公安機關刑事拘留17人。

聯動執法打擊汙染犯罪,也受到了市民的由衷歡迎。就在3天前,禪城區環保部門聯合公安部門展開執法,對佛山市豆磨坊食品有限公司的違法生產車間進行了停電查封。“做得好,以後再也不用忍受酸臭味了。”旁邊化纖廠的門衛老金爽快地說,執法行動為老百姓除掉了汙染源頭,很好。

綠色發展大家談

這4年來,我見證著佛山的環境持續向好發展。從古至今,環境與經濟都不是相悖的關係。小到一所學校,綠化面積增加了,更適合學生求學、生活;大至一個城市,環境更是經濟發展的重要命脈。綠色發展之路,才是一條真正的可持續發展之路。——廣東東軟學院學生小楊

我老家在湖北,十多年前我就到佛山的工廠打工謀生。從防治汙染這一方面來看,佛山是一座很有擔當的城市,不怕糾正錯誤,不包庇企業的過失,敢於指正,並嚴於管理。改變過去的習慣,陣痛是一時的,但對企業的長遠發展而言,是勢在必行的。——獅山鎮居民梁先生

我在梧村西圍工業園開了5年便利店。早幾年前,這裡的揚塵特別厲害。今年,不時看到環保、公安部門過來檢查,好幾家違法企業被關停了,空氣質量也開始好轉。——南莊鎮梧村居民王姨

來源|佛山日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