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敏:关于改善农村公路交通安全的一些思考|农村交通管理

郭敏:关于改善农村公路交通安全的一些思考|农村交通管理

导 语

讨论农村公路交通安全问题

应先了解问题产生的特点及消除的方法

农村公路的问题要放在我国快速城镇化背景下来讨论。农村公路的诸多交通安全问题,有些是内部因素导致的,但更多的还是因为外部经济力量输入到农村,机动化与传统农业生活产生了一定冲突造成的。这种冲突,有的是因周边城市扩张或农村公路逐步成为地区客货运通道造成的,这些是经济城市化带来的;还有的是外来居民或富裕村民与原住村民的交通方式存在冲突或者说是交通工具机动化与使用者自身理念未更新导致的冲突,这是人的城市化带来的。

因此,讨论农村公路交通安全,首先并不在于改造、建设了多少交通设施或者道路材料更新等问题,而在于了解这些冲突产生的特点,以及掌握减少或消除冲突的方法

。图1是美国NHTSA对交通事故死亡上报系统(FARS)里的2001-2007期间数据进行的一项研究,这项研究用数据阐述了城市对农村公路交通安全的影响:离城市越近,道路就越危险危险与城市距离有关。城市化带来了农村公路的冲突,而农村公路并没有做好解决冲突的准备,导致距离愈近冲突愈激烈。因此,在农村公路交通安全管理上,需要对农村公路进行分类管理,理出每一类农村公路冲突产生的原因和特征,这样才能对症下药。

郭敏:关于改善农村公路交通安全的一些思考|农村交通管理

农村公路交通安全管理的第一步

是对农村公路进行分类

在我国现有标准体系中,农村公路没有形成更详细的分类,因此,农村公路分类难以说清楚,需要重新进行研究,以形成合理的分类方法。同时,农村公路的归类也需要随着区域发展的变化,实时更新,以调整对策。公路分类需要考虑这些因素:农村公路所经地区的人口数量和平均收入、农村公路与城市的距离、农村公路使用者情况、现有公路的技术等级、货运数量和货类等等。基于我国条块分割的行政管理特点,对农村公路进行分类,不能仅局限于那些已归档登记为农村公路的道路,还要对整个路网进行分析,将周边的城市道路、国省道一起纳入分析。毕竟,安全或者危险的蔓延,并不会止步于道路名称的不同。

所以,农村公路交通安全管理的第一步是对农村公路进行分类,了解辖区内农村公路的特点。

改善农村公路交通安全

应坚持“看得见、看得清、停得住”原则

农村公路存在的风险,仍然可以用人、车、路、环境这四个要素来描述。简单来看,农村公路的特点与其他道路相比,要考虑牲畜过境、酒后骑车或酒后开车多且难以约束、用路者随意性大且差异较大、紧急医疗救助困难等特点,农村公路的每一个特点都需要一系列的研究。但是,农村公路交通安全管理更为重要的还是管理能力和力量的缺失。由于管理成本较高,大部分交通行业专业力量目前还不能有效的延伸到农村,最多只是跟随项目飘过,缺乏长期的智力支撑。农村公路的改善,需要吸引专业人员进入,用专业分析的方法来实现,形成低成本长效的管理机制。不过本文重点讨论的是路的因素,关于体制机制问题可以留待考虑。

农村公路交通安全风险涉及的道路因素有很多。由于农村公路道路线形往往是历史原因逐步形成的,再加上资金缺乏、流量较少,往往会存在一些不足之处,尤其是

视距不足,这一点在许多农村公路都存在;也有许多事故是因为速度过快或交叉口不明显造成的。这些道路线形在农村公路上并非不可接受,问题不在于线形太差,而在于缺乏专业的手段去改善农村公路。无论采用什么方法改善,仍然应该用“看得见、看得清、停得住”的原则去评估改善结果

下面结合农村公路常见的一些道路问题来进行解释:

1

视距不足,可采用必要的线形诱导和宁静化措施改进

问题:农村公路经常会因为各种原因存在视距不足的问题。山区农村公路往往因为投资有限,没有对路侧岩石进行合理有效的处理,导致其遮挡视距;平原地区的农村公路,也存在因周边农作物或树木遮挡影响视距的问题;丘陵地带结合地形起伏的农村公路,也会导致视距不足。在农村公路上,由于流量稀少,且使用者通常为本地人,即便视距不足有时也不会迫使驾驶人减速,这样就会形成多种类型的事故。如,在连续弯道上,驾驶人对看不见的路线走向会形成一种经验性的推测,一旦出现与推测不一致的走向就容易形成翻车或驶出路肩的单车事故。在一些特定季节,驾驶人也容易遇到突然出现的人或者牲畜,因刹车不及造成事故。图2为视距不足的交叉口情况

郭敏:关于改善农村公路交通安全的一些思考|农村交通管理

▲图2:视距不足的交叉口

改善建议:针对农村公路存在视距不足的问题,如果要求对线形进行大的调整,需要大量投资,也会使投资聚集在某一处,而使其他农村公路无法得到改善。在视距不足的路段,采用必要的线形诱导和宁静化措施控制车速,仍然可以进行速度控制,大大减少风险。在人或者牲畜出现较多的区域,可以

做必要的物理隔离,如水沟、护栏等,以阻止并引导人或者牲畜从交叉口进入。

农村公路的改善,切忌只围绕公路本身来做。使用者的连续出行链不会被农村公路的安全理由打断,因此,在改善农村公路时,要为使用者找到适合自己的出行链。

2

交叉口和道路接入不明显,应按要求设置相应的交通控制设施

改善建议:无论流量大小,无论在农村还是城市,交叉口应该按照要求进行设置,该有的线形变化和交通控制原则仍然需要遵循,该使用路权控制设施的都应按照要求设置。在我国鲜少在农村公路上设置信号灯,这固然是由于种种现实困难造成的,但对农村公路来讲,并没有不能设置信号灯的理由。

对农村公路交叉口的改造,要像对其他道路交叉口改造一样重视。

郭敏:关于改善农村公路交通安全的一些思考|农村交通管理

▲图3:交叉口不明显,且主次道路不清晰,路权不明

郭敏:关于改善农村公路交通安全的一些思考|农村交通管理

▲图4:交叉口应该按照要求进行设计

郭敏:关于改善农村公路交通安全的一些思考|农村交通管理

图5:保证交叉口的视距,应保证交叉口的照明

3

路侧设计不安全,可推广宽容性设计理念

问题:我国农村公路经常会因为用地的局限,致使在路侧采用填土墙或水沟来收边,这种设计方式容易导致轮胎陷入水沟或被卡在水沟里,造成翻滚等事故,同时,也会对行人、非机动车使用者带来伤害。

郭敏:关于改善农村公路交通安全的一些思考|农村交通管理

▲图6:因用地局限,农村公路路侧往往采用填土墙或水沟来收边

改善建议:宽容性设计在我国的推广,目前还停留在高等级道路上,但是,

农村公路也同样需要宽容性设计的理念。农村公路的填高一般不高,且周边农地、林地偏多,是宽容性理念实践的较好场所。因此,在资金条件允许的情况下,逐步形成农村公路宽容性设计的样本并推广,是目前切实可行的思路。

郭敏:关于改善农村公路交通安全的一些思考|农村交通管理

▲图7:农村公路的填高一般不高,是宽容性理念实践的较好场所

郭敏:关于改善农村公路交通安全的一些思考|农村交通管理

▲图8:农村公路周边农地、林地偏多,适宜推广宽容性设计理念

4

路边摊、加油站等导致的混乱问题,需采用必要的接入管理

问题:在一些村镇附近,农村公路两侧会有停车场、加油站、餐厅、杂货店等,尤其在一些乡村景点、农家乐附近,

交通的复杂程度并不亚于城市,然而,其管理却很薄弱;也有一些地区的农村公路,由于风景较好,会做些绿道,吸引大量的人群前去度假锻炼身体。这些地区往往是城市化影响较大的地区。路边沿线形成大量的商业,在未作接入管理前,往往会形成直进直出,连续的店面会形成沿线大片的开敞空地。这些开敞空地承担了进出交通流、停车、行人进出、购物吃饭等,场面一般会比较混乱

改善建议:改善这些区域的存在的问题,需要进行必要的接入管理。接入管理方法很多,一般会控制车流进出的位置,只允许一进一出,开口在支小路上。行人的管理也是大头,进出的通道、停车区、商业交易场所要做明显易识别的标记,这样容易引导行人按照安全的路线行走或交易。总体来讲,就是需要逐步核对每处场所的特点,按照安全的要求,用专业的方法进行改善

此外,农村公路还存在的一种现象,即紧急医疗救助困难。对许多交通事故的受害者来讲,有时这是致命的。不过,这个问题不仅仅存在于农村公路,还存在农村的生活中。如何结合农村情况,结合路网的延伸,做好紧急医疗救助,是个漫长的过程。

文 / 公安部道路交通安全研究中心特约专家、浙江省交通规划设计研究院教授级高工 郭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