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支軍隊把1萬多匹戰馬全吃光,皇帝送他們3個字,讓他們羞愧難當

在幾千年歷史中,有一個問題一直深深困擾著歷代中原皇帝,幾乎哪個皇帝都為這個問題頭痛不已。這就是西北邊陲的遊牧部族對中原的侵犯騷擾。秦始皇、漢武帝為對付匈奴大動干戈,唐太宗為對付吐谷渾、薛延陀殫精竭慮,宋朝的局面更是糟糕,同時面對遼國、西夏、金國的圍攻,最終北宋滅於金國人的鐵蹄下,而南宋則在元朝騎兵攻擊下灰飛煙滅。

一支軍隊把1萬多匹戰馬全吃光,皇帝送他們3個字,讓他們羞愧難當

按理說,遊牧部族的經濟實力與人口數量、疆域面積等硬指標,都全面落後於中原王朝,綜合國力都不是一個數量級,為何能對中原王朝造成如此之大的威脅?很簡單,他們有一項中原王朝無可比擬的優勢。因為他們世代居住水草豐美的大草原,盛產成千上萬匹駿馬,使得他們的軍隊清一色以騎兵為主,出色的機動性和衝擊力,使得他們在面對中原步兵為主體的軍隊時,往往能佔盡上風。

一支軍隊把1萬多匹戰馬全吃光,皇帝送他們3個字,讓他們羞愧難當

為了剋制遊牧民族的騎兵優勢,歷代中原王朝都很注重戰馬的購置與儲備,把戰馬作為一項提升軍隊戰鬥力的重要戰略物資來對待。漢朝之所以能擊滅匈奴,唐朝之所以能掃滅北疆眾多遊牧國家,與他們建立了一支強大的騎兵隊伍有莫大關係。只要擁有並保持足夠多的戰馬數量,建立一支能征慣戰的騎兵常備軍,中原王朝面對遊牧部族的挑戰,就能底氣十足。

一支軍隊把1萬多匹戰馬全吃光,皇帝送他們3個字,讓他們羞愧難當

然而,話又說回來,很多時候,決定戰爭勝負的不是一兩件武器裝備,而與操縱武器的人更加密不可分。光有足夠的馬匹和騎兵,如果將士素質低下,士氣低落,不忠不義,照樣也打不了勝仗。五代十國時期,就曾發生過這樣一場大戰。契丹人與後唐軍隊在山西晉安寨會戰。後唐擁有強大的騎兵和大量戰馬,但最終卻一敗塗地。

一支軍隊把1萬多匹戰馬全吃光,皇帝送他們3個字,讓他們羞愧難當

清泰三年五月,後唐出動大軍,攻擊太原軍閥石敬瑭。石敬瑭抵擋不住,卑躬屈膝向塞外的契丹人求援,以奉上幽雲十六州為代價,換來契丹皇帝耶律德光出動大軍,與他共同對抗後唐。後唐大軍在契丹人猛攻下措手不及,退守晉安寨。耶律德光乘勝追擊,把晉安寨團團包圍起來,想把後唐大軍來個一網打盡。

一支軍隊把1萬多匹戰馬全吃光,皇帝送他們3個字,讓他們羞愧難當

《舊五代史》記載,此時晉安寨中,後唐大軍實力仍然很雄厚,擁有“部曲五萬人,馬萬匹”,只要指揮得當,處置得宜,即使不能擊敗敵軍,自保突圍毫無問題。但此時後唐軍中,除了主帥張敬達忠心耿耿鐵心抗敵,其他武將卻都心無鬥志,各懷鬼胎,為自己的前途打起了小算盤。結果張敬達組織數次突圍出擊,因部下無心戀戰,屢戰屢敗,從此龜縮不出。

一支軍隊把1萬多匹戰馬全吃光,皇帝送他們3個字,讓他們羞愧難當

從當年九月十六開始,到閏十一月十一,近四個月時間裡,五萬大軍坐吃山空,糧草很快被消耗一空。人馬都已斷糧。士兵們為了充飢,開始屠宰戰馬。營寨中粗鹽調料也早已吃完,清水煮馬肉大家也吃得狼吞虎嚥。五萬張嘴吃起來那是山呼海嘯,一萬多匹戰馬,有的被宰殺吃肉,有的餓死後分食,最後居然“馬盡食殫”,“殺馬而食,馬盡”。戰馬生生給吃完了,士兵們人心惶惶。楊光遠為首的幾個漢奸武將,趁機發動兵變,把張敬達殺死,可恥地帶領全軍投降了契丹。

一支軍隊把1萬多匹戰馬全吃光,皇帝送他們3個字,讓他們羞愧難當

契丹皇帝耶律德光,接見楊光遠等降將,瞭解到這些情況後,既好氣又好笑。耶律德光是個很有幾分幽默感的皇帝,《資治通鑑》和《新五代史》,都活靈活現記敘了當時的場面。耶律德光對楊光遠等降將說:“汝輩亦大惡漢。”稱他們這些人是“大惡漢”。楊光遠等人愕然不解,不知這三個字的意思,只能望文生義,認為“大惡漢”是誇讚他們兇悍善戰,“猶為謙言以對”,趕緊謙虛了一番,免不了“哪裡哪裡”那一套。

一支軍隊把1萬多匹戰馬全吃光,皇帝送他們3個字,讓他們羞愧難當

耶律德光不緊不慢,說出了這三個字的含義:“不用鹽酪,食一萬匹戰馬,豈非惡漢而邪?”你們連鹽巴調料都沒有,就那麼清湯白水的吃了一萬匹戰馬,還不是窮兇極惡的大惡漢嗎!楊光遠等降將,這才明白過味兒來,敢情人家是在笑話咱們吃相難看吶!一時間眾降將“大慚伏”,個個羞愧難當。楊光遠等一批敗家子,就這樣把後唐苦心儲備的一萬匹戰馬吃掉,有這樣不爭氣的武將,後唐戰馬再多也難逃覆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