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南“大水網”破解用水難題

在“供水網”的規劃建設上,該縣全面盤點全縣水體資源、用水需求,結合實際編制四期水利扶貧工程,分步建設,依託已建或即將建成的三星水庫、雙河口水庫、過水灣水庫、利民水庫、枹木寨水庫、林家溝水庫等骨幹水源工程,及其他13個補給水源工程,規模化建設9座大型水處理廠,並將全縣劃分為6個供水區、26個供水點,構建起覆蓋城鄉、互聯互通的“骨幹供水管網”。同時,用好用活農田水利、飲水安全、維修養護等中央和省級配套項目,採取PPP模式撬動社會資本;通過水源互通,合理有效調配全域水資源,實現資源和資金的大整合。目前,一期水網已建成並試運行,二期水網有序建設,三期水網建設及四期水網升級、智慧建設已完成項目審查。

建立權責分明、高質量、高效率的“管水網”體系,按照屬地管理原則實行三級庫長制,由各級黨委主要領導擔任,各級庫長對水庫在本轄區內的管理保護負直接責任,同時,在各庫區就近優先吸納貧困群眾作“護庫員”,對庫區進行日常維護管理。在水源的保護上,劃定供水水源保護區,設立“水源地環境治理基金”,將全縣劃分為6個供水區域,設28個供水站,每個供水區成立指揮中心和區域水務中心,每個供水站成立巡邏隊和服務搶修隊,並配備專業質量檢測員。此外,在政府把握資源資產主導權的前提下,供水服務實行企業化運作,充分放活經營權。

在“用水網”的建設上,思南充分利用大數據、大智能,不斷提高用水服務質量和水平。在每個供水區建立“智慧水務管理中心”,搭建安防管理服務平臺,對水源地、重要設施、管道節點等重點區域進行實時監測控制,有效進行質量管理、隱患排查、資源調配。同時,採取差別化定價模式,對居民生活用水、商業經營用水、工廠生產用水等實行分類水價,促進節約用水、提高水資源利用效率;在入戶管口安裝智能水錶,變人工抄表為數據“跑路”;開通服務熱線,受理開戶申請、設施報修、信息諮詢、監督舉報等來電;採取“線上線下結合”,在集鎮設立管理中心服務窗口、自動終端繳費機,開通線上繳費通道,並定期組織人員進村入寨集中服務。

目前,思南全縣已實現6個鄉鎮水網互聯,日供水達2萬噸,20餘萬居民用上符合國家衛生標準的自來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