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全國還有多少愛新覺羅氏?

唐朝草民

分幾個小問題來答好了

1.目前全國有多少愛新覺羅氏。

清帝退位之後,大部分愛新覺羅後裔都和其他滿族後裔一樣改用漢姓了,所以絕大多數愛新覺羅後裔的身份證上並不姓愛新覺羅,可能姓任何漢姓,比如說金、王、趙、肇、愛,等等。如果不以身份證上的愛新覺羅作為標準,那麼目前愛新覺羅氏的後裔可能有五萬人上下。

有些網文說愛新覺羅後裔有40萬人,這個數字是不可信的。這個數字最早是用《愛新覺羅宗譜》在冊人口“20萬”加上自然增長算出來的。問題是,《愛新覺羅宗譜》那個在冊人口,指的是從入關前到1937年為止,包括已故人口的所有人口綜合,而不是1937年在世的人口。所以用那個“20萬”推理出來的40萬,是絕不可能的。

根據宗人府紅名檔,1937年最後一次修撰《玉牒》的時候,在世的皇族男性一共只有2萬人左右,而且是包含了宗室和覺羅兩部分。如果我們以1:1的比例計算女性,那麼男女一共約有4萬人。這4萬人,涉及到解放前的戰亂,後來的各種運動及政策,所能留下來的血統,大致也就是5萬人前後而已,何況女性的愛新覺羅後裔多數不能將姓氏傳遞給子女。

2.身份證上還姓“愛新覺羅”。

這裡需要指正的一點是,我國目前身份證上姓“愛新覺羅”的確實是有的,大概不超過100人。他們並不是“保留了原姓”,而基本都是改革開放之後“改回原姓”的。僅就我所知的,從新中國建國開始,身份證上就寫姓氏為“愛新覺羅”的,並且目前還流傳有後裔的,一位都沒有。

今天身份證上還姓“愛新覺羅”的,主要有兩種人。一種確實是愛新覺羅後裔,在新中國建國初期一般改用了漢姓,改革開放之後因為各種原因,回覆了愛新覺羅姓氏。其中以書畫界居多,主要和賣字賣畫有關係。另一種是壓根兒不是愛新覺羅後裔,趁著改革開放之後政策放寬的一個時期,出於某種目的,自己把自己身份證上的姓氏改成了愛新覺羅的。這種在現在社會中很是不少。

3.關於愛新覺羅啟星“並未改名”。

對於愛新覺羅啟星我不想多說,只簡單提幾點。其一,根據我瞭解的情況,她上大學之前似乎不姓愛新覺羅。其二,根據我瞭解的情況,她父系並不是愛新覺羅後裔,有說法認為,她的外祖母是一位說不出自己支系的愛新覺羅後裔,但是這位外祖母的姓氏是如何傳遞給她的,也是一筆糊塗賬。也有說法認為她外祖母也與愛新覺羅一姓無關。

多餘的不說了。


橘玄雅

目前,愛新覺羅氏大致有30—40萬人。僅舉10位名人參考:


1、溥儀之弟愛新覺羅·溥任;

2、恭親王后代愛新覺羅·毓嶦;

3、天津市文史館書畫組成員、天津市老年書畫
研究會會員愛新覺羅·毓宜;

4、北京新時代國際傳媒廣告有限公司簽約畫家愛新覺羅·恆山。

5、敦親王奕宗後代愛新覺羅·恆鈦;



6、演員愛新覺羅·啟星;

7、歌手愛新覺羅·啟笛;

8、中國書法家協會會員、北京文史研究館館員愛新覺羅·啟驤;

9、長春工業大學副校長愛新覺羅·恆瑩;

10、世界文化藝術研究中心特約顧問編委,中華人物大典,中華人物辭海,當代文化卷特約顧問編委,中韓文化藝術中心特聘美術師(教授)愛新覺羅·啟祥。


清朝滅亡之後,為了避免被歧視,愛新覺羅氏後代紛紛改漢姓,多數改姓金,少數改姓肇。咸豐、同治、光緒、宣統四個皇帝均無子嗣,因此如今的愛新覺羅後裔應為道光後代。

有個特別的現象,愛新覺羅後代職業多為書畫家,藝術造詣極高,據統計有100多位書畫名家。當代著名書法家啟功先生就是代表。


啟功,本姓愛新覺羅,是雍正帝九世孫,他的高祖父是乾隆皇帝同父異母的弟弟弘晝,即和親王,也就是說啟功是和親王一支。但啟功先生卻從來不承認自己姓愛新覺羅,只說姓啟名功,有人曾給他寫信“愛新覺羅啟功”收,他連看都不看拒收。老先生曾言“不吃祖宗飯,不做八旗子弟”真正有本事的人是不靠家族圖名牟利,就像王羲之落款時從不寫上自己是琅琊王的後代,但書聖的地位卻是自己掙來的。啟功說他給百家姓增加一個姓氏:啟。


愛新覺羅這個姓氏隨著時間的流逝,已經沒有當初榮辱的色彩了,如今愛新覺羅氏的後代多達幾十萬人,純正血統很難保障,漸漸與普通人無異。真是應了那句話,“舊時王謝堂前燕,飛入尋常百姓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