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低调推出“亲属卡”,阿里没干成的事腾讯能干成吗?

文/东方亦落

微信低调推出“亲属卡”,阿里没干成的事腾讯能干成吗?

用户可赠送给父母各一张,赠送给子女两张,最高额度三千元,他们消费你买单。该功能目前处于内测阶段,开放给部分用户体验。

微信低调推出“亲属卡”,阿里没干成的事腾讯能干成吗?

看到这个功能,笔者想起了2018年春晚上多次被提到的淘宝“亲情帐号”。该功能于今年2月1日在淘宝上线。简而言之就是用户通过添加亲情帐号,可以绑定家中的长辈、子女与配偶,实现全家人的便捷支付和沟通。

微信低调推出“亲属卡”,阿里没干成的事腾讯能干成吗?

再往前可以追溯到2014年,支付宝借阿里上市的契机开通了“亲密付”功能。用户可为父母、配偶、子女等开通此功能,在100元~20000元范围内自由设置额度,为亲人的消费买单。

微信低调推出“亲属卡”,阿里没干成的事腾讯能干成吗?

为何这些企业们热衷于开通亲情帐号?其实亲情是最割舍不断的情谊,对于互联网企业而言也是很好的盈利点。儿时父母承包了我们的衣食住行,如今儿女长大,他们却老了,所以现在我们可以对他们尽孝了,这些亲情帐号功能都是在顺应与放大这种情感。

亲密付算是这类功能里开通较早的。本身支付宝已经有“请人代付”的功能,亲密付简化了付款环节,在功能方面也有一些实质性的提升。能够在一定程度上降低网络支付的使用门槛,帮助新用户提升支付成功率。

在年轻网民的眼里,手机支付是再简单不过的操作了,但对于我们父母与祖父母那一辈而言,网络支付绝对是难题,许多中老年人有着旺盛的购物需求,却卡在支付环节不得实现。所以亲密付的实质就是通过交易绑定提高亲友间消费行为的分享和交流,提升应用打开率,从而获得更多利润。

然而从后来的状况来看,亲密付并未普及开来。但阿里似乎并未“死心”,今年推出的淘宝亲情帐号可以证明这一点。

据民政部统计,截至去年,全国60岁以上人口数量高达2.3亿,其中手机使用比例超出80%,而智能手机不在少数。根据阿里统计,去年在淘宝的“剁手大军”中,全国50岁以上的用户网购人均消费约5000元,人均购买的商品数达44件,购买力相当惊人。

微信低调推出“亲属卡”,阿里没干成的事腾讯能干成吗?

对于企业而言,这其中潜藏着巨大的商机。亲情帐号不仅可以代替买单,成员间还可随时沟通交流,在增加了用户粘性的同时,也强化了阿里的社交功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