纠结的兴趣班:看看国外的孩子都报了几个班

Hi,大家好,我是天天用英语的小珠。

如果有任何幼儿英语、小学英语、初中英语的问题,

都可以给我留言,24小时之内肯定回复,你的关注和转发,将是对我们最大的鼓励,O(∩_∩)O谢谢。

01

“你的孩子在上什么兴趣班?”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起,“兴趣班”成了很多父母见面聊天绕不过去的坎。

而报班的理由,也无外乎以下几种:

培养兴趣、挖掘潜能、打好基础、增加未来竞争力……

于是,我们很容易看到这样的情况:孩子不是在上兴趣班,就是在去兴趣班的路上。

日前,上海世界外国语小学幼升小面试现场,一个6岁女娃的一家人都跟着来了,阵势浩大。

纠结的兴趣班:看看国外的孩子都报了几个班

外婆说:“现在小孩的读书牵扯到一家人的希望啊”。

小孩上的是双语幼儿园,别看才读幼儿园,早就已经每天都有功课了。

但是,这还不够,小女孩又在学校报名参加了六门课外兴趣班,如拼玩识字/公文数学/逻辑思维/画画/芭蕾舞/爵士鼓…

纠结的兴趣班:看看国外的孩子都报了几个班

外婆说,孩子有时也想要偷懒不上课,但是和她说道理,她还是很听得进的。

“只有学习长大后才能比别人有更多本事,

本事是靠自己努力和学习得来的,

那才能成为一个很棒的人。”

有网友表示,这早就是常态了,朋友的小孩每晚都有课外班,基本就没有周末,连四线城市的4岁小孩都这样啊~

@一许墨一:我同事四岁小孩在我们这个四线城市也学了轮滑,吉他,美术,街舞四样,我觉得挺好的啊。明明这叫赢在起跑线,为什么会觉得是剥削孩子童年呢,有些小孩学这些也很开心啊,而且节假日同事也经常带孩子出去玩…

02

培养孩子有一技之长,父母的初衷是好的,但是就怕有些家长不了解孩子的兴趣点,给孩子报了一堆特长班,最后孩子没有培养出特长,却对本来感兴趣的事情失去了兴趣。

部分家长会说,孩子刚开始还挺愿意去,但是学着学着就说“没兴趣”“不想去了”……

这时候,你需要读懂孩子的潜台词,到底是真的没兴趣,还是在学习过程中遭遇了挫折。

对孩子来说,兴趣班只是看起来很美,一旦开始正式学习,就难免遇到困难。而逃避困难是人的本能,这时候,“没兴趣”便成了最好的借口

究竟如何发现孩子的闪光点呢?

在这方面,马伊俐的育儿观给了我们很好的启发。

马伊琍:观察孩子兴趣+执着点

女儿三四岁的时候,马伊俐就带她去试听了油画课,但因为发现老师会帮孩子修改作品,就放弃了;还有带女儿学轮滑、往家里购置了钢琴……

接触下这个、体验下那个,为了给孩子找到合适的兴趣班,看上去精明果断的马司令也是奔波的不要不要的。为了能更好的了解和观察,她都亲自带着孩子去听课。

直到幼儿园的芭蕾舞自选课上,马伊俐才发现了女儿和舞蹈比较投缘。

虽然一开始,小爱马还是班上的“后进生”,而马伊俐却更看重女儿的兴趣+执着,觉得有进步就好、要用发展的眼光看孩子:

纠结的兴趣班:看看国外的孩子都报了几个班

妈妈的支持、加上自己的努力,小爱马终于在2017年的拉丁舞国赛上一鸣惊人

,这才引起了网友的一片赞叹:低调又努力,马伊琍还真是虎妈无犬女!

纠结的兴趣班:看看国外的孩子都报了几个班

每个孩子擅长的东西不同,家长们需要耐心观察,并给予鼓励。其实大多数普通孩子遵循的顺序都是:不是有兴趣才做好,而是做好了才有兴趣!

正确的做法是:根据孩子的情况,选出他最可能做得比别人好的事情,然后绞尽脑汁让他学得会,做得好,做得比一般人好,做得比谁都好,兴趣自然就出现了。

简单地说,就是:发掘孩子的长处,而不是听从孩子的兴趣。

03

说到这里,很多人会说,国内的父母太焦虑了,天天嚷着不要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你看国外的孩子根本就是玩着长大的,哪里有这么大的压力啊。

事实果真如此吗?

其实在美国,孩子参加很多兴趣班是相当常见的情况,因为整个小学阶段学习都比较轻松,孩子有大把时间可以参加各种类型的兴趣班,一为开拓视野,二也是为了让孩子在尝试中找到自己真正的兴趣点。

纠结的兴趣班:看看国外的孩子都报了几个班

美国人口普查局公布的一份调查统计,美国6-17岁的孩子,10个有6个会定期参加至少一项课外活动,而其中最热门的项目是艺术。

1.但是跟国内相比,他们上兴趣班有一个最大的不同在哪里呢?好像他们心态会更加放松一些

下面这个例子可以很好的佐证这一点:

一位美国妈妈有一天非常骄傲地跟朋友们说:我的女儿今年6年级了,她去参加一个私校的面试,她表演了长笛,可能会拿到音乐奖学金。

然后朋友们就问她,她的长笛学得怎么样?

她说孩子的长笛已经过了一级了。

6年级才刚考过一级,这对于很多中国孩子来说简直太easy了,不少孩子7.8岁可能已经达到了这个水平。

在国内,父母更热衷于让孩子尽快考级,拿到一个个漂亮的证书,以便升学时有更多优势。

2.是专而精,还是多而全?

中国家长喜欢“广撒网”,但是每个活动都投入得很浅,时间上坚持的长度也相对较短。

基本上一个中国妈妈听同事朋友推荐有好的课外活动,不出一周自己家的孩子就会出现在“试听课上”。

而美国家庭如果发现了孩子的天赋后,就会选择抛弃一些弱项,而把集中让孩子专攻某一方面。

纠结的兴趣班:看看国外的孩子都报了几个班

比如一个美国家庭发现孩子有足球天赋,那可不是报一个足球兴趣班那么简单。在家庭条件允许的情况下,爸爸可能会天天陪儿子踢足球,专门去外州请教练;甚至自己掏腰包买机票出食宿让孩子去其他国家参与训练。

3.尊重孩子选择,不鼓励他们做自己不喜欢的事情。

纠结的兴趣班:看看国外的孩子都报了几个班

在选择兴趣班这件事上,美国的家长会充分尊重孩子的意愿,他们认为孩子是独立的个体,不会强迫他们去学不愿意学的东西。

美国家长也给孩子学钢琴,学乐器,这大多是因为孩子真的喜欢,他们绝对不会强迫孩子去学。

“我了解到国内父母热衷给孩子报奥数班,进行各种考级,美国的孩子一般不上奥数班,我在的宾州没有奥数班,我知道加州有,因为加州有很多中国妈妈(哈哈)

4.比起才艺,更加注重孩子体育锻炼

美国孩子课余时间会进行各种体育锻炼,比如踢足球,打排球,游泳,打棒球等等,家长以自己的孩子从事体育运动为荣,而且他们在体育运动方面花的时间,远远超过我们的想象。

他们会花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参加体育比赛,而且,家长见面了互相聊的话题也是各自的孩子在进行什么体育运动,参加了什么比赛,孩子们也非常享受体育运动带来的快乐。

由此我们可以看出国外爸妈给娃选择兴趣班的目的,大多还是和升学无关,提高自身的素质、修养、爱好是主要目的,更加“兴趣”驱动.

看来无论是因为挖掘孩子兴趣还是让孩子拥有一技之长,看来兴趣班都是父母必然的选择。

毕竟马云爸爸也说,人工智能的时代,从长远看,必须得让孩子学点琴棋书画才不会被人工智能所取代。

那么,对于孩子的兴趣班,你有啥心得吗?欢迎留言与我们分享~

纠结的兴趣班:看看国外的孩子都报了几个班

• END •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