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八军是陈诚的起家资本,如何评价这支部队的战斗力?

ST余书涛

陈诚是老蒋的第一心腹,他的嫡系也就是老蒋的嫡系,所以老蒋自然重视,而十八军便是国民党军队五大主力之一,其建军最早,实力也最为强大,而且走出了太多名噪一时的高级将领,是一支真正的王牌部队。

国民党十八军成名于军阀混战时期,壮大于围剿红军时期,建功于抗日大计,兵败于内战淮海战场,所以评价这支部队,还是应该从他的核心人物入手。众所周知,十八军是陈诚土木系发家的资本,陈诚依靠十八军为核心,培养出了大批国民党高级将领,而这批将领则成为了土木系的骨干,他们有罗卓英、方天、黄维、胡琏等等,这些人几乎都担任过十八军军长一职,而十八军的战斗力还是应该从这些军长谈起。



1937年淞沪会战打响,这是抗日爆发后的第一个大规模会战,而时任军长的罗卓英便率领十八军奔赴前线,外御日寇。十八军打响了扬名立万的第一仗——罗店争夺战,此战的惨烈程度我们无法想象,但是被日军方面称为“血肉磨坊”,我相信这是对中国军人无畏牺牲的最大尊敬,当然此战中土木系的的另一号人物黄维还是师长,他率领的六十七师坚守阵地一个星期,这也成为了黄维一生中最引以为傲的一战。

经过罗店一战十八军元气大伤,但这并不能阻挡十八军全体官兵在他们的军史上留下传奇,时间到了1943年,日本妄想速战速决,企图入侵重庆,而长江要塞石牌保卫战打响。石牌是扼守重庆的门户,而重庆为战时陪都,万不得有一点闪失,这一防守任务又交给了十八军,而这次的主角却成为了胡琏,一个黄埔四期的名将。时任十一师师长的胡琏在全国同胞的注视下连写五封诀别信,在石牌于日军展开了东方的“斯大林格勒”之战,而十八军用15000名将士的鲜血换来了石牌之战的胜利,至此,十八军达到巅峰,当然,十八军也迎来了胡琏时代。



胡琏这个人物呢,他打仗善变,排兵布阵都极具章法,尤其以狡猾著称,毛主席评价其为“狡如狐,猛如虎”。1946年内战爆发,十八军整编为十一师,师长便是胡琏,在他的率领下十一师让中野、华野太多我军将领在其手下吃过败仗,我军高级指战员多次想围歼这支国军主力,但都因为胡琏的狡猾而宣告失败,但是机会在淮海战役打响的时候来了。此时的十八军奉老蒋之命组成了十二兵团,军长为杨伯涛,而兵团总司令是黄维,副总司令则是胡琏,在这场战略大决战中,十八军终于被消灭双堆集,真正意义上的十八军宣告灭亡。



而之后十八军又被重建,胡琏在淮海战场逃生后又担任了十八军的指挥一职,后在古宁头之战中,胡琏指挥十八军大败三野的三个主力团,阻挡住了国民党败退的趋势,所以我认为,十八军的战斗力在胡琏手里达到了巅峰,这位被国民党军史称为“爱才如命、挥金如土、杀人如麻”的黄埔四期生,或许在某一方面便可以代表十八军。

历史是极其公平的,十八军在抗日烽火中浴血奋战却依然军旗高扬,几度灭亡但却不断壮大,因为这是他们保家卫国应得的,但支持老蒋独裁的战争,终归会走向灭亡。


历史之绝唱

“土木系”熟悉国军历史的人都对这一名词耳熟能详。不熟悉的会一头雾水,不知其所以然。它不是哪个大学的土木工程学科。而是一个“拆字游戏”。土木拆开分别是十一和十八,暗指蒋介石的心腹“小中正”陈诚赖以起家的国民革命军第十一师和第十八军。陈诚早年担任十一师师长,稍后任十八军军长同时兼任十一师师长。解放战争中十八军曾经整编为整编十一师不久即恢复十八军编制。十八军在国军中堪称“嫡长子”深得蒋介石的喜爱!这和陈诚有不可分割的关系。陈诚在著名的“保定军校”炮科学习过,又在“黄埔军校”工作过,结识蒋介石并被赏识,由此开始了对蒋介石“忠心耿耿,形影不离”的风云生涯。有记载陈诚为人勤奋好学,干练诚勇,体恤下属,赏罚分明。故官兵作战勇猛,士气旺盛,在军伐混战中屡立战功。被蒋介石逐渐当成“心肝宝贝”,在兵员配置和装备上大大优先于其它部队。继陈诚之后的历任军长也大都继承了这种传统。在抗日战争中出现了许多智勇双全,英勇善战的将领如罗卓英,方天,黄唯,胡琏等。留下了许多可歌可泣的战例,如血战罗店,血战石牌……在解放战争中十八军给解放军制造了相当大的麻烦。但国民党大势已去,十八军就被裹在这褪去的大潮中退去了。


还算正常人

淮海战役在双堆集歼灭黄维兵团一役,国军杨伯涛第十八军118师号称“老虎团”的第33团守大王庄,与中野、华野各一个主力团血战到底,双方刺刀见红,老虎团居然连续发起15次反冲锋,基本全体阵亡无一降者,解放军最后增援的纵队侦察连战后仅余17人。旁边小王庄国军八十五军一个团一直在望远镜里观战,看完直接投降,没得打了。



前几日讨论过国产战争大片《捍卫者》,淞沪会战中国军500多人的一个营死守宝山城七昼夜,在日军飞机舰炮坦克和一个步兵联队进攻下,死战不退,全营牺牲,一查番号,正是第十八军95师姚子青少校所部。

胡琏守石牌都说烂了,国军敢跟鬼子大规模白刃战的部队真心不多,十八军用事实证明他们是肯定敢的。



这就是陈诚十八军的真实战斗力,抛开立场和政治,陈诚大兵团指挥能力虽不是很强,但是带兵练兵绝有一套,所以十八军的战斗力确实不俗,不是因为被围困时久,双堆集肯定能崩中野的几颗牙下来,而十八军一倒,第十二兵团一定崩溃。

陈诚从接掌11师起,就定下“人事公开,经济公开”的内部军规,并且以身作则,中原大战率先攻进济南城,老蒋亲奖大洋五万,陈诚一块不留,全师每人二块,余款建立南通第十八军伤残官兵工厂。所以十八军内部风气较好,赏罚分明,士气较一般国民党军确实要高。



陈诚有便利条件,仰仗老蒋宠信,十八军的训练弹药量是其它部队五倍不止,有军事常识的知道,士兵枪法和战场镇静那是子弹喂出来的,所以十八军实弹射击训练的密度国军第一,军需部长告到蒋介石那里,也是白搭。

陈诚的部队粮饷充足,每逢大战开双饷,第一批换装美式武器的部队之一,只接收黄埔或中央军校的优秀毕业生,最好的师管区补充兵,各种优等资源养他的一个十八军,战斗力自然较强。



整编11师围剿大别山时期,就敢追着中野的一个纵队打,粮弹两缺的大别山部队只能选择避其锋芒,某旅被胡琏整11师偷袭,曾经有次重大失利,鉴于众所周知的原因,只提不叙。

话又说回来,这样的富养个别部队,也滋生了蒋介石嫡系部队的骄狂,以及其它部队的不爽,厚此薄彼的做法,会失去普遍公平和整体战斗力,以及队伍之间的矛盾与不配合,整编74师就是这么挂的。


度度狼gg

怎样评价蒋系十八军——能战而不战,没有比此评价更恰当了。十八军齐编满员,多时近五万人,一色的苏械装备(原德械在沪淞会战耗多了)。在泸淞会战中受重创。至武汉战役后,就走入了保存实力,能战而不战了。这里谈谈宜枣战役大家就清楚了。宜昌原属五战区,两李(李宗仁、李品仙)认为宜昌战略位置十分重要,于是由装备好的陈诚、汤恩伯集团把守。就在战役开始前,蒋怕两李会拿其谪係去牺牲,就把宜昌另立战区——第六战区,陈诚任司令。宜枣战役开始,日派一师团袭宜昌(企图牵制五战区),十八军轻弃宜昌(日军仅伤亡约三百人即占宜昌)。日军占宜昌后,见对枣阳方面的五地区部队没牵制作用,炸毁宜昌所有设施后又弃之,第十八军不战而执到死猫,十分高兴进宜昌。岂知日军突然明白了宜昌重要性,又掉头复占宜昌,十八军只好举手而送。此役,充分说明了第十八军非不能战.,而是不战。却说日军占宜昌后,建机场,轰炸机在宜昌起飞,有足够的航程轰炸重庆,造成重庆军民,付出了重大伤亡。第十八军要是“杂牌”,指挥官逃不了军法,蒋介石对其谪係视军法如儿戏可见一斑。后日军为扩大对宜昌周边的占领,在一个叫石牌的地方,用一个联队与十八军打了一仗。十八军战士表现十分英勇,歼敌二千余人。说明十八军是能战的,只是不战而已。战士是英勇的,只是当官的怂而已。至于有人把石牌之战比作斯大林格勒保卫战,就靠吹了。


安平144796971

这个部队战斗力还是不错的!抗日战争时期,在宜昌石牌保卫战,胡琏长官打退日本进攻部队!重庆有惊无险,日本没有了进攻陪都的资本。解放战争时期,长期和刘邓大军周旋,最后才在黄维手里被围,其实单靠中野还是打不动的。可是,华野出动了部队帮助中野吃掉了黄维兵团。黄泛区让机械半机械化部队战斗力下降,加之战场起义,失去了部分技术兵器,总之一句话,被更强大的解放军消灭了。


高中理科入门

陈诚的十八军是陈诚的起家之本。他的得意门徒是我的乡党胡琏,十八军战斗力十分强悍,毛主席曾说过胡琏"猛如虎,狡如狐?"解放战争中,胡琏的军队在和我军华野的作战中,毫不吃亏,我军卓越的将领粟裕在和胡琏的对峙中,从不敢大意。淮海战役前,十八军从大别山一路追击刘伯承的中野,蒋介石将他的心腹黄维安排在十八军,任司令,胡任付司令,胡以待奉老母为由愤然离去,十八军在徐淮战场被中野包围,蒋介石親自接见胡琏,将胡琏空投自淮海战场,无奈天不助蒋,无力回天。在华野,中野的进攻中,十八军寿终就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