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在任正非肩膀上的神祕貴州女人 憑什麼能勝任華為董事長

站在任正非肩膀上的神秘貴州女人 憑什麼能勝任華為董事長

第一神秘的商界女性談論起華為,人們首先可能會想到那個神秘、火爆、永遠也採訪不到的“軍人總裁”任正非,然而在華為多年持續快速的成長中孫亞芳卻也功不可沒。任孫二人一內一外,一唱一和,配合默契,最終形成了華為“左非右芳”的管理格局。作為華為公司的董事長,孫亞芳在媒體面前曝光的頻率還是比較多的,在許多華為公司的活動中,都能看到這位華為女強人的身影。然而,業界對她的瞭解似乎並不比任正非多多少。但今後,她的神秘感或將會同華為公司一樣,隨著國際化加快將會漸漸淡去。孫亞芳是財富、福布斯等評選的“商界女性”榜單上的常客。包括她在內,這些優秀的職業女性,來自於不同的國家和行業,在改變公司全球商界形象的同時,也在改變著世界。

任正非的華為,董事長卻是孫亞芳。這個被人們稱呼為“華為女皇”、“華為國務卿”、“任正非接班人”的女人,既不是華為的創始人,也不是創業元老,它為何能穩坐華為董事長的位置?

毫不誇張地說,華為30年發展史是一部波瀾起伏的變革史。中西雜糅的變革理念、因時因勢的變革方略、漸次推進的變革節奏、領導者的變革勇氣與謀略,以及永不停息的自我批判精神等,使華為從原始積累期的混亂與活力並存走向規範化與秩序化,進而帶來華為的全球化成功。

作為華為創始人,任正非即使再低調也不得不被反覆提起,但這個世界500強企業的董事長竟然不是他,而是孫亞芳。孫亞芳被人們稱呼為“華為女皇”、“至尊紅顏”、華為的“國務卿”、“任正非接班人”等,在華為地位可見一斑。這個既不是企業的創始人又不是元老級別的人物,為何能穩坐華為董事長的職位?

站在任正非肩膀上的神秘貴州女人 憑什麼能勝任華為董事長

從無到有的“董事長”

1989年在弱小的華為危難之時,仍在機關任職的孫亞芳為華為帶來“天使”貸款,幫華為度過生死難關。是獨具慧眼還是江湖義氣我們不得而知,但不可否認,此舉為日後孫亞芳在華為的威信與地位增加了砝碼。據說由於強大的運籌協調能力,孫亞芳多次在危難之時為華為帶來“救命糧”。

除此之外,果斷的決策能力也是她領導氣魄的充分體現。1992年前後,華為現金流出現嚴重問題,員工幾個月沒發工資,士氣低落。此時華為突然收到一筆貨款,對於款項的用處連任正非也說不準。此時孫亞芳站了出來拍板決定:先發放員工的工資再說!士氣提升的華為,問題被一個個擊破,成功走出了困境。

孫亞芳出眾的大局觀、跨文化溝通協調和細節管理能力在實踐中被逐漸呈現,她對華為的市場營銷和人力資源體系建立居功至偉,並且與任正非價值觀的吻合、追求的高度一致,使她成為任正非最為信賴的參謀。

在華為,本來是沒有董事長這個職務的。1998年前後,由於華為過於低調加之市場營銷、早年的股權、貸款等問題的集中爆發,導致外界多有微詞,華為一時間壓力山大。

在這一敏感紛亂的時期,任正非提議孫亞芳做董事長,負責公司一切對外事務協調。而任正非本人則做副董事長兼總裁,主抓研發。任正非稱此舉是“有自知之明”,所以要“耐得住寂寞,甘於平淡”。

在中國企業中男女搭檔的例子不少見,如海爾集團、巨人公司、海信集團等等。這些女性的共同特點,一是忠誠感強,第二角色定位很清晰,第三執行能力很強,做事很細緻,彌補了男企業家很多的缺陷。女性的英雄情結低、威脅性更弱,懂得妥協和讓步,孫亞芳正是這樣的“女二號”。

她給人的感覺是氣定神閒,在驚濤駭浪中生活慣了的人,可以擁抱變化處事不驚,這是她的魅力所在。在對外事務上,孫亞芳風度和口才俱佳,說話“和風細雨”、舉止優雅。在任正非不願出面或不方便出面的場合,她就會不失時機的擔任“特使”,調和任正非意志中的黑白灰,實現人與事的完美均衡。

孫亞芳在董事長位子上的作用,一個明顯的事實是,華為與外界的關係日益親善。華為要走向世界,一味的低調和沉默自然是行不通的。比如,在與美國思科的大官司中,華為就十分巧妙地調動了媒體的情緒,獲得了很大的輿論支持,在低調與曝光之間找到了自己的平衡點。思科官司的勝利為華為贏得了最難攻下的美國市場的入場券,初步形成了華為的國際矩陣。

在華為,副總裁們可以走馬燈似的調換,惟獨任正非與孫亞芳的合作近二十年沒有變。孫亞芳不是英雄李一男,甚至並沒有真正具體地主管過某一塊核心業務,但她所具有的開放視角和未來格局不得不令眾多男性高管折服。有人甚至誇張地說,華為任何人都可以走,只要確保“左非右芳”這個最核心的管理結構穩固存在,華為就有未來。

市場、研發和人力資源3個部門被視為對華為最強的三個法寶。任正非在宣佈孫亞芳任董事長時說過,他認為孫亞芳的最大功績是建立了華為的市場營銷體系。這也是令對手最膽寒的,與對手在技術上差不多的情況下,華為總能通過市場獲得更大的優勢。孫亞芳在華為大部分時間主管人力資源和市場,華為嚴密的市場組織體系,被打上了孫亞芳工作中的風格和烙印。

相互融通的任孫二人作為半路出家加入華為的孫亞芳,與任正非照相呼應,穩穩坐上華為的第二把交椅,在公司內部被稱其為一人之下,萬人之上。

據說在華為的公司級文件,抄報的一欄只有兩個人以“任總”、“孫總”相稱,其他副總裁都要出現姓名,任正非在公開場合都是以“孫總”稱呼孫亞芳。而且任正非在極其感性的《我的父親母親》一文中這樣寫道:“接到紀平的電話,說我母親上午10時左右,從菜市場出來,提著兩小包菜,被汽車撞成重傷,孫總已前往昆明組織搶救。”文中提到的“紀平”是華為主管財務的常務副總裁,和任正非一起創業的華為元老之一,任正非直呼其名。而稱孫亞芳為“孫總”,足可見對孫亞芳的另眼相待。任正非脾氣暴躁卻也視野開闊,對新事物的觀察和學習能力極強,時常覺得屬下難以領會他的意圖,並習慣性地罵屬下“笨得像豬一樣”。

唯獨孫亞芳總是在第一時間便能夠體會到任正非的意思,對孫的觀點也倍加推崇。任正非的許多經典文章和講話都曾流傳到社會,並被大量引用。而在任正非的文章和講話中,則多次引述孫亞芳的話和觀點。孫亞芳對任正非思想的影響和理解,在華為絕無二人,這或許也是企業高層管理的最佳狀態。

站在任正非肩膀上的神秘貴州女人 憑什麼能勝任華為董事長

女首領的多元人格

到底有沒有絕對“小綿羊”的女性領導者?在一定意義上我們可以肯定的說:“沒有”。領導者的氣魄、頭領的開拓性、決策者的堅定,使領導者無論男女都必然呈現堅毅果敢的一面,對品質的堅持和對成功的追求使他們必然會不放過細節,眼裡不揉沙子。

儘管孫亞芳一直以溫婉的形象呈現於大眾眼前,呈現著她與軍人出身的任正非甚至截然相反的細膩與溫柔,但在一個狼性的公司怎可能有綿羊頭領?女性細膩的一面下,必然藏著一顆堅毅的心。

行事低調,吹毛求疵,女性的細膩使她追求精益求精;決策高效,嚴厲果敢,睿智的眼光讓她運籌帷幄,最終造就了一支中國一流的華為團隊。華為的市場員工都知道,你如果沒打領帶,在展覽會上被孫總看見,你的下場可就慘了,她暴風驟雨般的批評,根本就讓你找不到機會開口。

但是,女性的嚴苛不需要被放大甚至妖魔化,可以控制好自己的情緒,寬嚴相濟才是一個有個性的領導,也才是一個豐富的有生命寬度的個體。懂得在什麼時候“狠”,更明白在什麼時候“收”是非常強大的智慧,它構成了一個有彈性、有韻味和節律的生命。

2015年,孫亞芳率領團隊到南斯拉夫洽談合資項目,為了給客戶留下有實力的印象,她開了總統套房。但精打細算的她,晚上讓員工們打地鋪,早上收好以後見客戶。孫亞芳的行為,讓員工見識了她和員工艱苦奮鬥、同甘共苦的情景,也明白了狠和收的藝術。

孫亞芳在以色列考察後的一篇文章廣為流傳,通過以色列民族命運的娓娓道來,通過哭牆、宗教文化衝突與融合,孫亞芳對生活、事業的執著追求躍然紙上,其骨子裡的領導氣魄、宏大的視野格局和艱苦卓絕的奮鬥之心歷歷在目。在參加一些國際通信技術大會時,孫亞芳的英語演講曾震驚四座,大家驚訝於她這個年紀還在堅持學習。

如所有的華為人,孫亞芳保持著永恆的危機意識,保持著執著的進取精神和對崇高價值信仰的孜孜不倦的追求。她不要成為英雄,她想做的是成就他人的成功,成就華為集體的榮耀,在自我的“收”與“放”之間,方顯大氣與包容。在溫婉與嚴苛之間,在黑與白之間,呈現平衡的藝術,也呈現這個女性別樣的人生色彩。

在各大財富榜單上,孫亞芳一直是經久不衰的常客,而且多次位居中國女性商界精英第一人。《財富》雜誌發佈“2017年全球最具影響力商界女性排行榜”,孫亞芳位居第七。她的低調神秘,與華為掌舵者任正非如出一轍,而她也因此更吸引公眾關注。

有人說,日後孫亞芳必然面臨更多的媒體關注,因為其被視為是任正非的接班人之一。《財富》雜誌也曾經評價說“實權足以讓她登頂”。對華為而言,孫亞芳不是舵手,但她是那個不可或缺的護航者。結局無需論,只要我們知道一路走來,華為國際市場開拓的辛酸不易和累累戰績,我們知道這個低調且志存高遠的企業願景,知道他們在企業發展和管理上的探索和啟迪,知道這些奇蹟締造者身上閃著什麼樣的光,足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