濃粽飄香,看習近平如何用優秀傳統文化“穿針引線”

“競渡深悲千載冤,忠魂一去詎能還。 國亡身殞今何有,只留離騷在世間。”這一首北宋張耒的詩《和端午》,讓人感受到了作者的悽清悲切、情意深沉。端午節,這個紀念偉大詩人屈原的節日,已不知不覺到來了。習近平曾在多個場合引用屈原的名句:“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昭示未來,寓意深刻,強調繼承和發揚優秀傳統文化的重要性。端午節這天,按照習俗,家家戶戶都要吃粽子、喝雄黃酒、插艾條……各地還會舉行龍舟大賽,都與悼念屈原有關。習近平曾說:“文化是一個國家、一個民族的靈魂。”那麼今天,就在這濃粽飄香的節日裡,看習近平如何用優秀傳統文化“穿針引線”。

繼承優秀傳統文化,續傳統命脈之魂

中華民族具有5000多年連綿不斷的文明歷史,創造了博大精深的中華文化,為人類文明進步作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經過幾千年的滄桑歲月,把我國56個民族、13億多人緊緊凝聚在一起的,是我們共同經歷的非凡奮鬥,是我們共同創造的美好家園,是我們共同培育的民族精神,而貫穿其中的、更重要的是我們共同堅守的理想信念。

——2013年3月17日,習近平在第十二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一次會議上指出

泱泱中華,歷史悠久,文明博大。中華民族在幾千年歷史中創造和延續的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是中華民族的根和魂。

——2014年12月20日,習近平在慶祝澳門迴歸祖國15週年大會暨澳門特別行政區第四屆政府就職典禮上的講話

我們從哪裡來?我們走向何方?中國到了今天,我無時無刻不提醒自己,要有這樣一種歷史感。

——2015年11月3日,習近平在第二屆“讀懂中國”國際會議期間會見外方代表時對歷史感時強調

當今世界,要說哪個政黨、哪個國家、哪個民族能夠自信的話,那中國共產黨、中華人民共和國、中華民族是最有理由自信的。有了“自信人生二百年,會當水擊三千里”的勇氣,我們就能毫無畏懼面對一切困難和挑戰,就能堅定不移開闢新天地、創造新奇蹟。

——2016年7月1日,習近平在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95週年大會上的講話

凝聚優秀傳統文化,弘揚愛國精神

在中華民族幾千年綿延發展的歷史長河中,愛國主義始終是激昂的主旋律,始終是激勵我國各族人民自強不息的強大力量。不論樹的影子有多長,根永遠紮在土裡;不論留學人員身在何處,都要始終把祖國和人民放在心裡。

——2013年10月21日,習近平總書記在歐美同學會成立100週年慶祝大會上的講話

要認真汲取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思想精華和道德精髓,大力弘揚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創新為核心的時代精神,深入挖掘和闡發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講仁愛、重民本、守誠信、崇正義、尚和合、求大同的時代價值,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成為涵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重要源泉。

——2014年2月24日,習近平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三次集體學習時強調

愛國主義始終是激昂的主旋律,始終是激勵我國各族人民自強不息的強大力量。

——2017年10月1日,習近平在中華人民共和國68華誕上強調

發揚優秀傳統文化,共創美好中國夢

實現中國夢必須弘揚中國精神。這就是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民族精神,以改革創新為核心的時代精神。

——2013年3月17日,習近平在第十二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一次會議上指出

實現中國夢,是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均衡發展、相互促進的結果。沒有文明的繼承和發展,沒有文化的弘揚和繁榮,就沒有中國夢的實現。

——2014年3月27日,習近平在巴黎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總部的演講

不忘歷史才能開闢未來,善於繼承才能善於創新。優秀傳統文化是一個國家、一個民族傳承和發展的根本,如果丟掉了,就割斷了精神命脈。我們要善於把弘揚優秀傳統文化和發展現實文化有機統一起來,緊密結合起來,在繼承中發展,在發展中繼承。

——2014年9月24日,習近平在紀念孔子誕辰2565週年國際學術研討會暨國際儒學聯合會第五屆會員大會開幕會上的講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