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片繁榮海上頭,從來喚作小杭州,東南山水甲天下——溫州

一片繁榮海上頭,從來喚作小杭州,東南山水甲天下——溫州

溫州,文化燦爛的東甌名鎮,公元前192年是東甌王騶搖的都地。

公元323年建郡,為永嘉郡,傳說建郡城時有白鹿銜花繞城一週,故名鹿城。

公元675年始稱溫州。歷史上以手工業發達著稱,是青瓷發源地之一,造紙、造船、絲綢、繡品、漆器、鞋革等在我國曆史上均有一定地位。南宋時被闢為對外通商口岸,有“一片繁榮海上頭,從來喚作小杭州”之稱。溫州是南戲故鄉,14世紀中葉溫州著名劇作家高明的《琵琶記》被譯為多國文字,在世界上廣為流傳。溫州人傑地靈,代有名家,南宋時以葉適為代表的永嘉學派和以“永嘉四靈”為代表的江湖詩派,近現代的孫詒讓、夏鼐、夏承燾、蘇步青等,在我國思想史、文學史、科學史上都具有重大影響。

行政區域

溫州市現轄鹿城、龍灣、甌海、洞頭4區,瑞安、樂清2市(縣級)和永嘉、平陽、蒼南、文成、泰順5縣。全市有66個街道、93個鎮、26個鄉,5405個建制村,152個居委會、235個城市社區。溫州市人民政府駐地鹿城區。

2017年末全市戶籍人口824.5萬人,常住人口921.5萬人。

一片繁榮海上頭,從來喚作小杭州,東南山水甲天下——溫州

地理環境

溫州市位於浙江省東南部,東瀕東海,南毗福建,西及西北部與麗水市相連,北和東北部與台州市接壤。全境介於北緯27度03分-28度36分、東經119度37分-121度18分之間。全市陸域面積12083平方公里。海域面積約11000平方公里。

境內地勢,從西南向東北呈現梯形傾斜。綿亙有洞宮、括蒼、雁蕩諸山脈,泰順的白雲尖,海拔1611米,為全市最高峰。東部平原地區,人工河道縱橫交錯。

主要水系有甌江、飛雲江、螯江,境內大小河流150餘條。溫州陸地海岸線長355公里,有島嶼436個。海岸線曲折,形成磐石等天然良港。

◎ 氣候特徵

溫州為中亞熱帶季風氣候區,冬夏季風交替顯著,溫度適中,四季分明,雨量充沛。年平均氣溫17.3-19.4攝氏度,1月份平均氣溫4.9-9.9攝氏度,7月份平均氣溫26.7-29.6攝氏度。冬無嚴寒,夏無酷暑。

◎ 自然資源

溫州土壤肥沃,河流湖泊眾多,海洋資源豐富,是江南“魚米之鄉”。糧食作物以水稻為主,經濟作物主要有柑橘、茶葉、枇杷、楊梅、甘蔗等160餘種。

一片繁榮海上頭,從來喚作小杭州,東南山水甲天下——溫州

海洋魚類有帶魚、黃魚、鰻魚等370餘種、貝類有430餘種。沿海灘塗養殖面積達6.5萬公頃,養殖蟶、蚶、蝦、蟹、蛤等。用材林有松、杉、櫟等280餘種。

一片繁榮海上頭,從來喚作小杭州,東南山水甲天下——溫州

非金屬礦產資源有明礬石、花崗石、石英石等,其中明礬石礦儲量佔全國儲量及產品質量、花色品種均居全國前列。

一片繁榮海上頭,從來喚作小杭州,東南山水甲天下——溫州

溫州港口岸現有生產性泊位240個,其中萬噸級以上深水泊位19個,最大靠泊能力10萬噸級。

一片繁榮海上頭,從來喚作小杭州,東南山水甲天下——溫州

溫州以東近海大陸架盆地蘊藏著豐富的石油和天然氣資源。泰順縣烏巖嶺亞熱帶常綠闊葉林原生植被,是浙南的綠色寶庫。

溫州,素有“東南山水甲天下”之美譽,境內名山秀水眾多,風光旖旎。國家級重點風景名勝區有雁蕩山、楠溪江、百丈漈-飛雲湖;國家級自然保護區有烏巖嶺、南麂島;省級風景區有仙岩、瑤溪、澤雅、濱海玉蒼山、洞頭、寨寮溪、百丈漈等9處,還有茶山、岷崗、天柱寺等12個市級景區和11處縣級景區。風景區陸域總面積達2279平方公里,佔全市陸域面積20%。全市還有5個國家級森林公園,8個省級森林公園。是太平洋西岸最適宜於人類居住的區域之一。

風景名勝

◎雁蕩山風景名勝區

位於樂清市東北,總面積450平方公里。雁蕩山古負盛名,是國務院首批公佈的國家級重點風景名勝區。主峰百崗尖海拔1150米。靈峰、靈巖、大龍湫為全山風景中心。大龍湫瀑布高達190米,直瀉龍潭。2004年雁蕩山被命名為國家地質公園,2005年初被命名為世界地質公園。

一片繁榮海上頭,從來喚作小杭州,東南山水甲天下——溫州

◎楠溪江風景名勝區

位於永嘉縣境內,是國務院公佈的國家級重點風景名勝區。楠溪江干流全長145公里,江流蜿蜒曲折,兩岸綠林蔥鬱,呈典型河谷地貌景觀。風景區沿江分佈,有臺灣水青岡、銀杏、華西楓楊等多種國家重點保護珍貴樹種。大若巖山麓江濱村寨風貌獨特,保存有宋代以來的亭臺樓閣、廟觀祠殿牌樓等古建築。

一片繁榮海上頭,從來喚作小杭州,東南山水甲天下——溫州

◎百丈漈-飛雲湖風景名勝區

位於溫州西南部,飛雲江上游90公里的文成縣境內,是國務院公佈的國家級重點風景名勝區。由峽谷景廊、百丈飛瀑、天頂湖、劉基故里、朱陽九峰、白雲庵、銅鈴山峽、巖門、雙龍灣、飛雲湖、溪等主要景區組成,景點、景觀達1862處。景區面積達558.8平方公里。

◎南麂島海洋自然保護區

位於溫州以東近海海域,是我國建立的第一個海島海域生態系自然保護區。由23個海島、14個暗礁、55個明礁組成,總面積20106公頃,海域面積19071公頃。區內貝藻類豐富,是中國海域的重要貝藻類基因庫。有海洋貝類403種,約佔我國貝類總數的20%;海洋藻類174種,約佔我國藻類總數的20%。

一片繁榮海上頭,從來喚作小杭州,東南山水甲天下——溫州

◎烏巖嶺自然保護區

在溫州市泰順縣境內,總面積18861公頃。分佈著各種植物2150種,佔全省植物種類的一半,其中有重點保護植物21種,有國家二、三級重點保護的伯樂樹、香果樹等,號稱“生物種源天然基因庫”。區內有國家重點保護動物50多種,其中黃腹角雉為全球瀕危物種和國家一級保護動物。是我國東部地區保存最好的亞熱帶常綠闊葉林之一。

一片繁榮海上頭,從來喚作小杭州,東南山水甲天下——溫州

◎森林

溫州市森林覆蓋率為60.03%。擁有國家級森林公園5個,分別是雁蕩山國家森林公園、玉蒼山國家森林公園、花巖森林公園、龍灣潭森林公園、銅鈴山國家森林公園。省級森林公園13個。

◎溼地

溫州東部平原地區有眾多連片溼地,那裡草長鶯飛,水網密佈,是寶貴的都市“氧吧綠肺”。其中最著名的三垟溼地民間稱“南仙垟”,比鄰市區中心,面積13.6平方公里,河道縱橫,星羅棋佈,間有161個形態各異的泥洲。這片溼地自古盛產“甌柑”、“黃菱”和淡水魚蝦,又是各種候鳥、留鳥棲息覓食絕佳之處。

◎島嶼

溫州沿海有大小島嶼215個、明暗礁469個。其中最著名的是甌江口外海域的洞頭列島,號稱“百島之縣”,宛若明珠灑落東海,其中最攝人魂魄者當數半屏山,當地歌謠唱到:“半屏山、半屏山,一半在大陸,一半在臺灣。”

市花市樹

市樹榕樹

榕樹(小葉榕)是溫州市樹。榕樹在溫州市有悠久的生長曆史,樹姿雄偉,枝繁葉茂,四季常青。1985年2月,溫州市民以投票表決方式,評出小葉榕為市樹。1985年7月10日,溫州市第六屆人代表常務會第14次會議通過“關於命名溫州市樹、市花的決定”,決定指出:命名榕樹、茶花為市樹市花,能反映溫州自然風貌和溫州人民朝氣蓬勃,奮發向上精神,有利於激發人民愛國愛鄉之情。

一片繁榮海上頭,從來喚作小杭州,東南山水甲天下——溫州

◎ 市花茶花

山茶花是溫州市的市花。溫州是我國山茶花的主要原產地之一。溫州的氣候條件十分適宜山茶花的栽培生長,山茶花的品種約有200餘種。溫州人工栽培選育山茶花的歷史悠久,園藝品種繁多。著名省級風景名勝區仙岩大羅山的一株山茶花--金心茶,迄今已有1200餘年的樹齡。山茶花在溫州的栽種十分普遍,園林、景區、家庭多有栽種。1984年9月,溫州在全市範圍內開展評選市花活動。1985年2月,溫州市人民政府通過新聞媒體號召市民投票確定市花。1985年7月,溫州市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14次會議審議了市人民政府的報告,正式命名山茶花為溫州市市花。

一片繁榮海上頭,從來喚作小杭州,東南山水甲天下——溫州

名優特產

溫州居民,自古喜食海鮮。生食海鮮,是溫州人飲食的一個重要特點。遠古四五千年前,已有吃蛇蛤、喜生吃海鮮的記述。生食海鮮,最具特色的是吃江蟹、牡蠣肉,現仍是溫州的風味菜餚。生食江蟹,要活蟹,洗淨切碎,拌以糖醋、姜、椒即可供食。

炒粉幹

在溫州地區,炒粉幹算是最常見的小吃,街頭小吃、排擋、餐館或是酒店都可以看到炒粉乾的身影。

燈盞糕

溫州小吃燈盞糕。據說,清光緒年間溫州有姓陳的兄弟二人,在市區東門陡門頭路亭制賣一種形似燈盞的點心,形似燈盞,獨具風味,一時名聲大振,便被稱為“燈盞糕”。

一片繁榮海上頭,從來喚作小杭州,東南山水甲天下——溫州

豬油糕

豬油糕是把一個糯米糰,攤成薄薄的,放在豬油裡煎到外皮稍脆時就可以吃了,吃時撒上些白糖,然後用粽子葉包著,豬油糕簡單而古樸。

雙炊糕

雙炊糕是瑞安的特產。雙炊糕的特點是:細、軟、韌、香、甜其中一道工序,需要將糯米與鐵砂一起炒制,這樣做成的雙炊糕才更香,之所以叫“白糖雙炊糕”,是因為需要用糯米粉加白糖,經過兩番炊制而成。

長人餛飩

1930年前後,樂清人陳立標經營餛飩,注重質量,餛飩皮薄,用鹼得當,餡心新鮮,蓋料講究,有紫菜、蛋絲、肉鬆、酒浸蝦米等。所煮餛飩,湯清見底,形似花朵,美味爽口。因陳立標個子很高,人稱長人餛飩。

一片繁榮海上頭,從來喚作小杭州,東南山水甲天下——溫州

矮人鬆糕

矮人鬆糕為溫州有名的特產,因創制人谷進芳矮小而得名。此糕選用純糯米,過水磨成細粉,拌以醃漬了幾天的豬臀肥肉丁,並配以上等桂花和白糖拌勻,炊熟成板,切成方塊即可。

一片繁榮海上頭,從來喚作小杭州,東南山水甲天下——溫州

楠溪江麥餅

楠溪江麥餅,把麵粉和好,裡面放入梅菜,肥豬肉,包好,擀成薄薄的,放進爐中烤就可以了。和麵、做陷、包的時候皮的厚薄和烤的時間和火候都是十分講究的,正是這一步步的精工細作才會有鬆脆弱、噴香的美味麥餅。

魚丸

並不是一個丸子,而是珊瑚一般的,或者說像樹杈更合適。以其風味佳,有特色,同縣前湯圓店麻心湯圓一起被認定為“中華名閒食”。

牛雜

牛雜是蒼南縣江南片區主要龍港一帶的小吃,歷史比較悠久,主要挑選牛屁股最有韌性肉切成丁放入鍋中加入十幾味香料包慢慢煮一天以上,以醬色為主,越煮越有嚼勁久煮不爛,乘熱加醋、辣椒粉,配上蔥,是溫州地區為數不多以酸辣為主的小吃。

清明餅

溫州民間,農村現仍保留農曆一年到頭都講“吃”的習慣。如二月二,吃芥菜飯;三月,吃清明餅兒;清明節前,鄉村戶戶磨糯米粉、採清明草做餅。清明草俗稱綿菜,清明季節,會萌生出綿綿白毛細葉。採摘葉頂,洗淨搗爛和之糯米粉,餡以豬肉丁、筍絲、蒸熟而食。吃芥菜飯和清明餅都有清熱解毒之效。

溫州名人

溫州人傑地靈,代有名家。南宋時以葉適為代表的永嘉學派和以“永嘉四靈”為代表的江湖詩派,近現代的孫詒讓、夏鼐、夏承燾、蘇步青等,在我國思想史、文學史、科學史上都具有重大影響。

◎溫州部分傑出歷史人物

謝靈運(385~433年), 公元422年出任永嘉太守,是中國文學史上山水詩派的開創者,他創作的山水詩傳世名篇,多為讚美溫州山水。

王十朋 (1114~1171年),溫州人。 南宋建炎二十四年高宗親擢為狀元,著有《梅溪集》及《杜陵詩史》等 ,其事蹟、思想在溫州影響較大。

葉 適(1150~1223年),溫州人。南宋哲學家,倡導“務實而不務虛”,批評“高談者遠述性命,而以功業為可略”,主張“黜虛從實”,修實政、行實德、實事實功,是永嘉學派之集大成者。

劉 基(1311~1375年),字伯溫,文成南田人。明朝開國功臣,傑出的政治家、軍事家和文學家。

孫詒讓(1848~1908年),溫州瑞安人。清經學家、文字訓詁學家,所著《契文舉例》,為最早考釋甲骨文的著作,另著有《名原》、《古籀拾遺》、《古籀餘論》、《墨子間詁》、《周禮正義》、《尚書駢枝》、《札迻》、《籀廎述林》等書,堪稱大師。

夏承燾(1900~1986年) ,溫州人。著名詞學家,畢生致力於詞學研究和教學,是現代詞學的開拓者和奠基人。國學界稱其為一代詞宗。

夏 鼐(1910~1985年),溫州人。考古學家、社會活動家,中科院院士。曾先後獲得英國學術院通訊院士、德意志考古研究所通訊院士、瑞典皇家文學歷史考古科學院外籍院士、美國國家外籍院士、意大利遠東研究所通訊院士、第三世界科學院院士等榮譽稱號。被譽為新中國考古學奠基人。

蘇步青(1902~2003年),溫州人。我國傑出的數學家、教育家、詩人,著名的社會活動家,中科院院士。曾任復旦大學校長、全國政協副主席。


一片繁榮海上頭,從來喚作小杭州,東南山水甲天下——溫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