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績最重要?不!那遠遠不及孩子健全的人格來得重要

很多媽媽在孩子長大後,會抱怨他懶惰、不知道打理個人衛生。可是孩子小的時候,卻連個小襪子都沒讓孩子自己洗過。

一提到孩子的教育,絕大多數家長想到的都是「開發智力」、「報興趣班」、「一年級前背300首唐詩」、「目標清華北大」……似乎不這麼做,孩子就無法成才,就必定被社會拋棄。

但是,太多太多的案例提醒我們:只關注成績,是對家庭教育最大的誤解!

退一步說,即便小時成績不好,長大了尚可以用勤奮、善言語、人緣好來彌補;但是反過來,要是從小性格、言語、交往、人品都欠佳,即便成績再好,孩子也走不遠。

成績最重要?不!那遠遠不及孩子健全的人格來得重要

什麼才叫健全的人格修養呢?

關鍵點一:培養孩子幽默、樂觀的心態

無論學習還是生活,孩子的精力都是有限的,他能夠專心完成的事情就那麼多。

有些孩子「不夠堅強樂觀」,遇到學習、生活上的麻煩時,很容易著急、焦慮。而「著急」、「焦慮」的情緒,則會消耗掉孩子大量的精力,使得孩子無心幹正事了。

例如,有的孩子一次考試考砸了,就把自己關在屋裡哭、生悶氣,不想學習、不想說話、不想吃飯,這種狀態甚至會持續好幾天。

這時候,培養孩子樂觀積極的情緒,讓孩子學會坦然面對學習、生活中的小挫折,是成長的第一步。

培養樂觀情緒的一個比較好的辦法,就是培養孩子的幽默感,用輕鬆詼諧的對話氣氛,減輕壓力、加油鼓勁兒。

比如,孩子數學沒考好,爸爸可以一把拉過孩子,笑嘻嘻地說:兒子,你這數學水平有點遺傳你爹我呀!當年我也考過25分,被數學老師攆到操場、趴在地上改錯題,哈哈!但是,你爹我還是有點骨氣的,我慢慢趕上來了,我跟你說說我是怎麼辦的吧……

成績最重要?不!那遠遠不及孩子健全的人格來得重要

關鍵點二:讓孩子學會感恩,懂得包容

不懂得感恩的孩子,永遠不會成長,因為他內心沒什麼責任感和擔當,做事情缺乏內在的持久動力。

當一個孩子逐步成年後,支撐他在種種困難中繼續學習、工作的,往往是心中那股「回報父母」、「對家人負責」的信念。而那些對家人、朋友都持無所謂態度的人,總容易輕言放棄,得過且過。

那麼,如何才能培養起孩子的感恩之心呢?最好的辦法,就是讓孩子體驗你的辛勞——做家務。

有教育機構的研究表明,小時候常做家務的孩子,在入學後的成績水平、工作後的工資水平上,普遍要比不做家務的孩子高很多!

所以說,把拖把交給孩子,他才知道拖地原來也會腰痠背痛,以後就不嫌你拖地礙著他玩遊戲了;把髒襪子交給孩子,他才知道自己的襪子原來這麼臭,以後就不會往地上一扔就走了;把書包留給孩子自己收拾,他就不會總是做事邋遢、無章了。

成績最重要?不!那遠遠不及孩子健全的人格來得重要

關鍵點三:養成正確的金錢觀

我的侄子上初中了,有點近視,要配眼鏡了。他爸爸突發奇想,要鍛練下孩子的金錢管理能力,就把信用卡給孩子,讓他自己去配眼鏡,還囑咐要講價。

半天之後,侄子帶著眼睛回來了,一副眼鏡花了2000塊……明擺著就是被忽悠了。

他爸爸氣憤地帶著孩子找眼鏡店理論,鬧了半天,也沒什麼結果……

其實,孩子從小認識到「多少錢能賣多少東西」、「賺錢不太容易」還是很必要的,不但能避免孩子亂花錢、被騙,還能讓孩子學會做歸納、做計劃。

有人說孩子越早認識、學會使用錢,長大後就越能賺到錢,不無道理。

讓孩子練習正確認識、使用錢的好地方,就是超市。每次去超市購物前,跟孩子一起列列清單,然後到了超市按清單採購,既能節省時間,還能減少孩子很多「無理要求」,畢竟你可以理直氣壯地告訴孩子:清單是咱倆一起制定的吧?一開始咱沒打算買這個玩具,而且錢帶的也不夠對吧?你真想要,咱可以下次購物的時候寫進清單裡,但是這次確實不行……

成績最重要?不!那遠遠不及孩子健全的人格來得重要

關鍵點四:好好說話,培養良好的溝通習慣

一個孩子給人的第一印象,可能是外貌、衣著,但是真正令人印象深刻並感興趣的,其實是孩子的言談舉止。

如果一個孩子面對新的夥伴、同學時,能主動、熟練使用禮貌用語,表現得熱情一點,就能很好地取得對方信任,從而結下好人緣。

如果一個孩子在跟人交往時,言談舉止裡都很尊重別人,就同樣能贏得別人尊重和幫助,無論學習上還是生活上,都會相對順利一點,要知道團隊合作永遠比單幹要好得多。

成績最重要?不!那遠遠不及孩子健全的人格來得重要

關鍵點五:讓孩子學會必要的自我保護,珍愛生命

沒有什麼事情,比孩子的健康和生命安全更重要,隨便一起安全事故、暴力事件,都能讓一個原本滿懷期望的家庭破裂。

特別是在青少年侵犯、校園暴力非常嚴重的今天,交給孩子一些自保和應對突發事件的小技巧,特別重要。

比如,出了家門不要讓任何人碰你的隱私部位,如果真發生了,回家一定要告訴媽媽;如果有不認識的同學喊你到校門外,一定不能聽他們的,並且及時告訴老師和家長;過馬路的時候,綠燈不亮,即便大家都走,你也不能隨大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