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宝轮寺,悠久的历史,建文帝曾避难于此,又名“龙隐寺”!


宝轮寺位于 磁器口过街楼对面,背依白岩山,面对嘉陵江。宝轮寺后面原有一石岩,名曰“白岩”,故镇亦名曰“白岩镇”。位于重庆市古镇磁器口过街楼对面,背依白崖山,面对嘉陵江,因建文帝曾避难于此,故又名“龙隐寺”。

现存寺内“大雄宝殿”的四个汤金大字是我国佛教协会主席赵朴初所题。该寺历史悠久,民间传说其为唐代的尉迟恭所建,有人认为其始建于西魏年间。

据《巴县志》记载其始建于宋真宗咸平年间,但不管怎样,它至少已愈1000余年的历史。传说明朝建文皇帝朱允炆被其四叔燕王朱棣逼迫退位而辗转流落到磁器口时,曾在此挂单隐居。

故此寺庙过去又称龙隐寺。原寺庙大门前有“龙隐禅院”大匾,可惜已被毁掉。因建文帝曾在此隐居,过去的磁器口也曾称为龙隐镇。

建文帝的到来,宝轮寺的佛光更加耀眼,上至井口,下至李子坝均可见。昔日,古刹殿宇层层,林木茂密,百鸟争鸣,苍松翠柏覆盖庙。内有殿宇16座,佛像372尊。可惜殿宇毁于明末战火,只留下大雄宝殿一座。抗战期中,后殿幸存的一些禅房,也遭日机轰炸重庆时炸毁。

原大雄宝殿内,存有一尊如来佛像,为清代中期塑像。大佛面目慈祥,嘴角微微向上,体躯高大,盘膝而坐。造型既庄严又伟岸,栩栩如生。只要你进大殿拜佛,望之就有普渡众生,佛法无边之感,顿生敬仰,崇尚之情。虽历尽沧桑,佛身依然金光夺目,使人赞叹古代宗教雕塑艺术家技艺之高超。

民间传说,在大雄宝殿的古佛下面有一个流米洞。可供寺内僧人米粮,可惜后来出了一个有贪念的僧人,想多接米而使流米洞不再流米出来了。还有传说大佛下的洞子直通嘉陵江九石缸河滩,若从这洞中放入鸭子,不久即可看到鸭子从河滩之中游出。


宝轮寺,范围大,占地广,由白岩到马鞍山直到童家桥,庙宇相连,到处都是佛像金身,庄严肃穆,石壁刻有五百阿罗汉栩栩如生。马鞍山内有尊睡佛,睡得安详,睡得舒服。有人见其睡像,在其壁上题诗一首:“你到睡得好,一睡万事了,大家都来睡,国家那个保?”宝轮寺分大雄宝殿、川主殿、观音阁、天王殿、药王殿、禅房和藏经楼等。

大雄宝殿的殿柱是两人合抱的马桑木,其柱子直径一尺大小。而大雄殿的建筑组合末用一颗钉。殿中盘龙抱柱,凤舞龙飞。最奇的是两柱基石,一柱凸出地面尺许,一柱凹下几寸,两柱平衡,无歪斜之势,真可谓巧夺天工,堪称一绝。

佛爷座像前有一井,名曰“放生井”,其井底直通江边“九石缸”。每年农历四月初八佛爷生日,好善乐施之人,买来鸭子鱼虾、王八乌龟入井内放生。放生之物必在“九石缸”出现。宝轮寺寺顶飞檐翘角,其瓦远看无异样,近看背光滑,阳光一照光彩耀目,雨后阳光一射,如一道彩虹横跨宝轮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