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山王母池记

博山王母池记

樵岭前居原山之阳,羊栏河之源,以炎天无暑气著称。冬令来游,其趣与夏日迥然。

至王母池,听同来的朋友说,山间小溪系季节性间歇泉流,故眼前瀑布呈瘦瘦的一线,景致如此,真后悔大冬天里跑进山里讨冻受,可朋友倒说寂凉之中有珍奇,热闹场里无意思。

博山王母池记

循尺余山间石径进峪,果然饶有兴趣。刚刚为曲折的石阶攀得吁吁喘,忽就面临一处似刀削一样的石壁,高几丈许,腰际隙缝有岩柏横空而出,下垂藤萝枯茎,石壁根为二十步方圆大小的静水拥抱,水仅尺把深。水底鱼草清晰可辨。微斜的日光正西射水面,又反映到那墙一样的石壁,于是那褐色的岩石便有了些黄黄的波筋在烁烁然。

往里去山势愈高险,峪底岩石也怪异至极,泛着一色清幽,色泽莹润,或“若牛马之饮于溪”,或“若熊罴之登于山”。又前行数步,转过山弯,见群石丛中傍右侧山边又兀起一石,傲然而立,高三、四丈,藤萝蔓延,苔藓斑驳,呈峥嵘之状,若在夏秋两季,浓绿成荫,此石岂不是一扇有生命的屏风?又过一转弯,只见两旁险石怪木夹峙,逼向天空的林树在空中相抱,头顶之上天光高远,山峪间则忽地朦胧起来,其幽谧处着实有些令人怵然。穿过石林,峪内略呈豁然,但豁然之后又是深一层的幽谧,深一层的诱惑,深一层的别致。看山深处的形势脉络,怕是山高水长,非有几日功夫不能穷尽。

博山王母池记

这时,朋友赶上说该是返回的时候了。只好割爱而归,至此我恍然,若是起初不能进峪,仅至瀑布而止,深山里那情景,那气氛,就难以领略了。由此我又想,凡事总是复杂的,越是实质,往往潜之越深,万不可以其表象而揣度其全部内涵。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