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这么多熊孩子?怎么教育他们?

不听话、不讲理、不文明、没礼貌、爱打人等等不好的标签大概都是贴在熊孩子身上的。我们也总是对熊孩子心存厌恶,尽量远离。那什么样的家庭会纵容出熊孩子呢?

怎么这么多熊孩子?怎么教育他们?

@蛋蛋 我家的才十八个月,被熊孩子从一米五高的滑滑梯上推下来,我儿子还坐在底下,他就呼啦下去了!直接把我儿子撞飞了!我是没你包子,我直接喊家长,家长不管,我直接一巴掌拍上去了!

@88我一个人带孩子,宝宝还在哭,其实我真的很想揍那死孩子一顿,我平时脾气还是很火爆的,就是看了那个摔死婴儿案例之后,收敛很多,只得忍着带娃走了。不想发生大的冲突,毕竟外面变态很多!小不忍则乱大谋啊!

@人人 七八岁的死小孩把球狠狠往我家十五个月大的娃脸上扔,脸都扔红了,我妈说了他之后他居然作势还要扔!我说:"你再扔一次试试看?!"差点脱口而出:"再扔把你手弄断!"阿弥陀佛,我可是一向温柔待人的,但是遇到熊孩子也控制不住啊!神烦!!

@1234现在女熊孩子也特别多,不管男女孩,现在有太多孩子都惯的不成样子了,惯也得叫孩子分清是非吧,黑白对错不分,这样的孩子教出来跟能吃能睡能拉的畜生有什么区别?

都当自己是小霸王吧,太可悲了,到哪估计都不受待见!

物质条件越来越好,熊孩子却越来越多。上一辈都是吃过苦的,这一辈,恨不得把所有最好的东西都给孩子。现在的老师也是特别难做,孩子都被宠溺的,毫无规矩,一副天不怕地不怕的模样,老师怎么说都不听,还动不动就搬家长过来审讯老师。

小妞幼儿园就有个熊孩子,全班同学基本上都被他打过了,家长们都去学校反映,老师跟熊孩子的家长说:你家孩子老是打人,这可不行啊。谁知,那个家长来句:我家孩子打人肯定是有原因的吧,肯定是其他小朋友惹他了。我瞬间明白了,为什么这个孩子打人屡教不改了。都说:熊孩子的背后一定有个熊家长,确实有几分道理。全班同学都被打,难道是全班同学都惹他了?有的孩子就是在家养成了打人的习惯,在家打父母,父母不教育,不管,在外打其他小朋友,家长纵容。你觉得是你孩子打了别人,自己没吃亏,不需要教育,那你就等着以后孩子对你拳打脚踢吧,社会也会不待见这种熊孩子。

怎么这么多熊孩子?怎么教育他们?

前几天闹得沸沸扬扬的一个新闻,严书记的女儿在班里老是欺负其他同学,老师想把她的座位和其他同学分开,结果严夫人让学校开除老师。就这样的父母,试问你的孩子将来能有多大出息,你能给她金山银山,却没给她一个好的品格,以后无论走到哪都是个让人头疼的孩子。

好多妈妈吐槽,孩子越大越熊了,以前只是顽皮爱搞破坏,如今对象不是物品了,转为人。看到小伙伴比较老实,就爱打他欺负他,肿么破?

@玩具熊:我家小宝在幼儿园老是抢其他小朋友的玩具,还经常把小朋友们打哭,小朋友妈妈都来投诉,好头疼。

@乖乖妈:我家那小崽子更郁闷,不仅爱打人,还爱咬人,不知道哪里学来的?

@多多妈:你们说的是男孩子吧,我家那个女娃也是这样,做不成一个安静的女子不说,学人家打人是要变成小太妹的节奏吗?好忧伤。

可能有些家长还会沾沾自喜,说这样总比被人欺负的强啊。其实,这样真的好吗?孩子很容易被其他小朋友贴上“凶恶”、“厉害”、“坏孩子”的标签,很可能在幼儿园里失去同伴,甚至被孤立,久而久之对孩子的心理发育会产生负面影响。

那么,遇到爱打人的熊孩子,有时候会一个头两个大,教育不听,打也不是,究竟如何教育他呢?

第一:分析孩子打人的原因一般来说,0-3岁的孩子如果喜欢打人,大多数是无恶意的,这其实是宝宝的手敏感期,他们热衷于用口、手、脚探索世界,认识事物,于是就出现了无意的打人行为。

但是随着孩子的成长,如果家长发现孩子已经养成了通过打人来泄愤或者通过打人来争夺玩具的习惯,孩子的这种行为,父母有必要加以引导。

3~6岁之间的幼儿大多都处于‘自我’的阶段,与人的沟通能力较差,想要某件东西或者不想将自己的东西分享给他人时就会以肢体动作来代替,从而产生攻击性行为。有些家长不管三七二十一,直接就打骂孩子,吓唬孩子,一边说着“不许打人”一边打孩子,这会让孩子怎么想?所以,家长们一定要杜绝“以暴制暴”,既然不允许孩子打人,自己也不能打孩子。

怎么这么多熊孩子?怎么教育他们?

正确的做法:询问孩子为何打人,让孩子说出事情的原由,然后再跟孩子好好讲道理,不要一味地使用暴力,因为孩子已经有了一定的自我意识,父母越是暴力对待孩子,其叛逆心理就越强,反抗父母的决心就更大。所以,孩子犯错父母应先找原因,再对症下药解决问题。

第二:教孩子正确管理情绪如果孩子以打人作为宣泄情绪的方法,那这显然是不对的。你要好好跟他讲道理,告诉他这样做是不应该的,不是好孩子的做法,然后引导他通过一些正当的方式去管理情绪。

正确的做法:父母应该教孩子正确的发泄方式,比如向父母或朋友、老师倾述自己心中的不愉快;到空旷的地方大喊;可以给宝宝看一些关于管理情绪的绘本,例如《生气汤》《菲菲生气了》等等,让他能寓教于乐,在学习中明白什么是对什么是错,这样远远比打骂他来得更有效哦。

第三:给孩子树立良好榜样父母永远是孩子的第一位老师,家庭中夫妻的作风会直接影响孩子的成长。关系越好越和睦的家庭,教育出来的孩子必然是温和的,反之,在暴力的环境下成长的孩子就会有攻击性行为。

正确做法:父母要为孩子树立一个良好的榜样,以身作则,绝不要用暴力解决问题,对孩子给予更多积极的关注和尊重,鼓励孩子的正确行为,能让孩子更愿意倾听、学习和改变。一旦发现孩子打人一定要及时阻止,并好好教导孩子,避免极端教育方式助长孩子的叛逆心理。

第四:多关注孩子陪伴孩子有时候孩子犯错只是为了引起父母的注意,并不是真的想要打人。如果是这样,那么就说明父母就要好好反思自己,是不是缺乏对孩子的关爱,平时对他忽视不理,导致孩子产生这种负面的想法。

正确做法:不管工作再忙,家长们都要多多陪伴孩子,关心孩子,不要让他觉得孤独,要给予他更多的关爱,填满他内心的空缺,不让坏情绪影响了孩子。

如果你不希望你的孩子成为过街老鼠,人人厌恶,看见想远离的人,那就开始撕掉她身上的熊孩子标签,让她成为一个受欢迎的人。

熊孩子闯祸的新闻数不胜数,他们对社会和他人已经造成了危害,你现在不教育他,以后社会会狠狠的替你教育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