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剪刀手爱德华》故事背景

《剪刀手爱德华》故事背景

《剪刀手爱德华》故事背景

· 创作背景 ·

灵感来源

导演蒂姆·伯顿生于加利福尼亚州的伯班克。这个鬼才式的人物由于拥有封闭、孤独的童年生活而习惯沉浸在自己的小世界里,只用绘画表达生活和对世界的看法。

《剪刀手爱德华》故事背景

蒂姆·波顿

《剪刀手爱德华》这个故事的灵感就是起源于他十多岁时画的图画,他的画表现了孤独和难以和他周围人沟通的心境。波顿小时候时常感到寂寞,并很难得到持久的友谊。他说,“我常感到人们特意让我处于孤独之中,我也不确切为什么会有这个想法。”

《剪刀手爱德华》故事背景

剪刀手爱德华形象手绘

剧本制作

在《甲壳虫汁》前期制作时,波顿就让卡罗琳·汤普森去写剪刀手爱德华这个电影的剧本。波顿对汤姆森的小说《First Born》印象深刻,讲述的是一个流产胎儿的故事,波顿认为这和爱德华有同样的心里状态,有异曲同工之处。

创作风波

《剪刀手爱德华》故事背景

《剪刀手爱德华》剧照

当两位编剧编写故事的时候,他们从环球影业的恐怖片如《钟楼怪人》《歌剧魅影》《科学怪人》《黑湖妖潭》《金刚》等得到了很多启发。波顿最初想把电影做成歌剧的形式,可是后来又打消了这个想法。

· 选角风波 ·

爱德华的角色

《剪刀手爱德华》故事背景

罗伯特·史密斯(左)和爱德华(右)

发明家的角色

电影中发明家的角色是专门为文森特·普赖斯而写的,波顿小时候就开始看普赖斯的电影,并在他们完成《文森特》(Vincent)电影之后成为好朋友。

《剪刀手爱德华》故事背景

文森特·普赖斯剧照

· 故事之外 ·

因为电影《剪刀手爱德华》,25岁的约翰尼·德普与当时17岁的薇诺娜·瑞德谱下刻骨之恋。热恋中的德普在手臂上刺下了“永远的薇诺娜(Winona Forever)字样。正如爱德华注定无法得到金的爱,影片中的爱情悲剧在现实中重演,订婚3年的他们最终却因薇诺娜家人的阻拦而黯然分手。伤心的德普一度借酒消愁并把手臂上的刺青洗去若干字母,变成了“永远的酒鬼(Wino Forever)”。

《剪刀手爱德华》故事背景

约翰尼·德普和薇诺娜·瑞德

《剪刀手爱德华》故事背景

约翰尼·德普和薇诺娜·瑞德热恋照片

约翰尼·德普与薇诺娜的恋情持续4年,成为好莱坞的一段传奇恋爱,但最终错过了彼此,令人唏嘘感叹。美国时间2015年2月2日51岁的德普和28岁的艾梅柏·希尔德在洛杉矶举行了婚礼。

《剪刀手爱德华》故事背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