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這些直招士官的華麗轉變

看,这些直招士官的华丽转变

近年來,越來越多的直招士官來到軍營,走上戰鬥崗位的他們有什麼感悟?又是如何從民到兵進行“華麗轉變”?讓我們一起走進東部戰區海軍某防救船大隊,去聆聽他們的心聲,看看他們不一樣的風采吧!

看,这些直招士官的华丽转变
看,这些直招士官的华丽转变

覃宏傑,裝備監測計量班長,2007年8月入伍。他是該大隊最早一批的直招士官,學習能力強,專業技術硬,車床、電焊、鉗工,樣樣精通。他多次隨船出海訓練,負責監測各項裝備的運轉情況,細緻感受零部件的內心“傾訴”,保障它們時刻處於良好狀態。

看,这些直招士官的华丽转变
看,这些直招士官的华丽转变

張徵豪,電工班長,2008年8月入伍。入伍後,憑藉大學時的積累,帶著“專業學不好,心裡就沒底”的本領恐慌感,一心撲在學習上,在電路圖中摸索前行。如今,再遇到損壞的設備,張徵豪很少會藉助圖紙,因為那密密麻麻的“神經”早已爛熟於心。手到擒來,讓他成了名副其實的排障“大拿”。

看,这些直招士官的华丽转变
看,这些直招士官的华丽转变

王博,信息網絡維護技師,2011年8月入伍。寫代碼、編程序,他是位IT男。入伍後,面對大隊網絡基礎設施薄弱,管理人員少等現實問題,王博在網絡建設上“大展拳腳”。他利用在軟件開發專業方面積累的經驗,完成了某通信網絡的鋪設、搭建,更新完善了內部網絡使用流程;自主研發了請休假系統、人員管理系統、網絡考試系統等功能性軟件,圓滿完成多項重大任務中通信保障工作。

看,这些直招士官的华丽转变
看,这些直招士官的华丽转变

劉洋,主機兵,2009年8月入伍。主機是艦艇的心臟,為艦艇馳騁大洋提供動力。劉洋在高溫高噪的機艙內,一待就是9年,曾經有一個“特戰夢”的他,默默無聞的奉獻在水線以下。他說,縱然夢想與現實差距很遠,但他早已愛上了這份職業。聽機器的轟響,聞柴油的馨香,他完成了從一名學生到主機兵完美轉身。

看,这些直招士官的华丽转变
看,这些直招士官的华丽转变

鄔偉,帆纜班長,2013年8月入伍。鄔偉在一艘新型高速搜救艇上服役,這艘艇晃得最厲害的時候,左右傾斜達到40度。鄔偉抗暈能力很強,全艇一半的人交了“公糧”,但他跟沒事人似的,依然能走上戰位,瞄準目標,精確擊發多枚炮彈。

看,这些直招士官的华丽转变
看,这些直招士官的华丽转变

孫志勝,艙段班長,2009年8月入伍。管路交錯、混雜著油汙的艙底,是孫志勝經常“戰鬥”的地方。他主要負責艦艇上冰機、鍋爐、空調等裝備的運行,管理著各個艙段的油水管路。孫志勝說,面對又髒又臭的汙油水,他們硬是用手一點點掏乾淨……

看,这些直招士官的华丽转变
看,这些直招士官的华丽转变

周玲通,警衛班長,2014年12月入伍,是首批定向培養士官(2018年報名工作尚未開始)。擒拿、格鬥是他的強項,經常給戰友傳授“武藝”,相互切磋技能,以提高防暴分隊應急處突能力。

看,这些直招士官的华丽转变
看,这些直招士官的华丽转变

張超,操舵兵,2009年8月入伍。他是一名舵手,執掌著戰艦前行的方向。張超清晰地記得,第一次隨艦船出海,迎來了每名水兵必經的考驗——暈船,胃裡的極度不適,敲擊著他的神經。那一次,張超整整躺了一天。如今,張超已是千錘百煉、遊刃有餘,不再懼怕驚濤駭浪。經過軍旅歲月的洗禮,那曾經稚嫩白皙的臉龐,劃過一縷成熟老練。

看,这些直招士官的华丽转变
看,这些直招士官的华丽转变

劉志磊,新聞報道員,2010年8月入伍。入伍後,他用鏡頭定格精彩瞬間,用鍵盤敲擊多彩生活。筆尖留下一行行溫潤的語言,詮釋著軍人的職責擔當,描繪出軍人的青春奉獻。

看,这些直招士官的华丽转变

向海圖強,是中華民族的時代夙願。作為強軍征程上的一員,直招士官扮演著不同“角色”,書寫著另類人生。他們,踏著新時代的春風,在習主席強軍思想的科學指引下,堅守平凡崗位,履行使命任務,追求非凡夢想……

看,这些直招士官的华丽转变

推薦關注

監 制 | 陳國全

本期編審 | 藍鵬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