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峰阁更名琅琊阁了!那要不要再请个少阁主?

随着电视剧《琅琊榜》热播,近日,安徽滁州琅琊山悄然把“会峰阁”更名为“琅琊阁”。让这个以欧阳修名篇《醉翁亭记》闻名的景点火了一把。

会峰阁原名“会峰亭”,始建于明代,在抗战时被烧毁,上世纪80年代重建,并改名为“会峰阁”。阁高24米,分上下五层。

会峰阁更名琅琊阁了!那要不要再请个少阁主?

“会峰阁”的匾额被放在一旁

“黄金周期间,很多游客都来琅琊山点名要找琅琊阁,最后他们找不到都很失望。”

据新京报报道,此前网传“琅琊阁”牌匾下方明文写有“苏轼”二字,但因为“会峰亭”始建于明朝,苏轼是宋代人,落款引争议。

会峰阁更名琅琊阁了!那要不要再请个少阁主?

目前该牌匾已经换下,新牌匾上已去掉“苏轼”二字。

“琅琊”究竟在哪?

电视剧《琅琊榜》是架空历史剧,作者曾表示故事背景既依托历史又超出历史。

那么,历史上哪些地方曾以“琅琊”为名?

琅琊(也称瑯邪、琅邪等)作为地名出现,最早是在山东。

春秋时期,齐国有“琅邪邑”,位于现在的山东青岛市琅琊台西北。此后的很长一段历史时期中,涵盖今山东临沂以及青岛、诸城、日照一带地区,以琅琊郡(府)为名。

1925至1928年,山东省政府还曾在临沂、日照、郯城、莒县、沂水、费县、蒙阴7县之上置琅琊道。

六朝时,南京也设过“琅琊郡”,前后持续了两百多年。

会峰阁更名琅琊阁了!那要不要再请个少阁主?

而安徽滁州琅琊山古称摩陀岭,唐大历六年(771年),滁州刺史李幼卿搜奇探胜,听闻传说琅邪王司马伷曾率兵驻此,因此命名为琅琊山。

除了“琅琊阁”,还有哪些地名曾被抢?

香格里拉

20世纪30年代,美国作家希尔顿在《消失的地平线》一书中描绘了一块永恒宁静的土地——香格里拉。

1995年开始,四川、西藏旅游局一直有意将“香格里拉”纳入其麾下,但云南迪庆州率先便响亮地打出了“香格里拉”的品牌,迪庆旅游被命名为“香格里拉之旅”,昆明到中甸的飞机也被称作“香格里拉航线”。

此后,川、滇、藏三地为冠名该地名争议不断。

花木兰故里

争议始于上世纪90年代初始,主要有武汉黄陂、河南商丘、陕西延安等说法,多方就地名问题援引史学典籍,并展开了多次激烈论战。

直到2005年11月11日,河南省虞城县申报的“木兰传说”被文化部正式确认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从而结束了“木兰故里”长期以来的争论。

今年7月,贾玲在综艺节目中表演小品《木兰从军》,演了一个贪吃,胆小,有些花痴的胖妞木兰。中国木兰文化研究中心要求贾玲及节目组公开道歉,称“严重伤害了国人尤其是木兰家乡人民的感情”,曾引发热议。

此外,诸葛亮故里等也遭多地“争抢”。甚至连“西门庆故里”,都曾遭山东阳谷县、临清县和安徽黄山市争夺。

改名有多大用?

除了更名“会峰阁”为“琅琊阁”,安徽省琅琊山旅游发展有限公司更抢先注册了琅琊阁商标。

对于更名能带来多大的效益,网友们并不看好,并以“前例”为证:

《阿凡达》票房大卖时,张家界以电影曾在此取景为由,把景区内著名的“南天一柱”改名为“哈利路亚山”。

会峰阁更名琅琊阁了!那要不要再请个少阁主?

几年过去,《阿凡达》热潮褪去,“哈利路亚山”这样的名字,不再具备旅游号召力,沦为不伦不类的符号。

对于改名,人民日报评论则认为:

打开滁州的文化“琅琊榜”,既有欧阳修留下的《醉翁亭记》《丰乐亭记》等千古名篇,又有以凤阳花鼓为代表的皖东文化。守着丰厚的历史文化资源不加挖掘和弘扬,却硬到虚构的电视剧里拉郎配,真的值得吗?

营造声势毕竟只是辅助手段,文化内涵和历史底蕴才是致胜王道。

也正因为这样,有人调侃:既然要借电视剧的热度,“琅琊阁”建起来了,要不要再请一个少阁主呢?

综合自新京报、新华网、人民日报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