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教孩子的60個人生智慧

1.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禮記》)


2.凡事豫則立,不豫則廢。(《禮記》)

3.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學,不知道。(《禮記》)

4.學然後知不足,教然後知困。(《禮記》)

5.物以類聚,人以群分。(《周易》)

6.滿招損,謙受益。(《尚書》)

7.為山九仞,功虧一簣。(《尚書》)

8.良藥苦口利於病,忠言逆耳利於行。(《史記》)

9.知恥近乎勇。(《禮記》)

10.窮則變,變則通,通則久。(《周易》)

11.禮尚往來,來而不往非禮也。(《禮記》)

12.一葉障目,不見泰山。兩耳塞豆,不聞雷霆。(《鶡冠子》)

13.口惠而實不至,怨災及其身。(《禮記》)

14.敏而好學,不恥下問。(《論語》)

15.溫故而知新,可以為師矣。(《論語》)

16.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論語》)

17.君子坦蕩蕩,小人常慼慼。(《論語》)

18. 發憤忘食,樂以忘憂,不知老之將至云爾。(《論語》)

19.以直報怨,以德報德。(《論語》)

20.君子求諸己,小人求諸人。(《論語》)

21.巧言亂德,小不忍則亂大謀。(《論語》)

22.道不同,不相為謀。(《論語》)

23.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貧而患不安。(《論語》)

24.均無貧,和無寡,安無傾。(《論語》)

25.學而不厭,誨人不倦。(《論語》)

26.愛之慾其生,惡之慾其死。(《論語》)

27.名不正,則言不順;言不順,則事不成。(《論語》)

28.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雖令不從。(《論語》)

28.見賢思齊焉,見不賢而內自省也。(《論語》)

29.見義不為,無勇也。(《論語》)

30.道聽而途說,德之棄也。(《論語》)

古人教孩子的60個人生智慧

31.博學而篤志,切問而近思,仁在其中矣。(《論語》)

32.益者三友,友直,友諒,友多聞,益矣。(《論語》)

33.過而不改,是謂過矣。(《論語》)

34.君子謀道不謀食,君子憂道不憂貧。(《論語》)

35.君子有三畏:畏天命,畏大人,畏聖人之言。(《論語》)

36.人無遠慮,必有近憂。(《論語》)

37.君子喻於義,小人喻於利。(《論語》)

38.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順,七十而從心所欲,不逾矩。(《論語》)

39.與善人居,如入芝蘭之室,久而不聞其香,即與之化矣;與不善人居,如入鮑魚之肆,久而不聞其臭,亦與之化矣。(《孔子家語》)

40.歲寒,然後知松柏之後凋也。(《論語》)

41.君子博學而日參省乎己,則智明而行無過矣。(《荀子》)

42.三人行,必有我師焉。(《論語》)

43.敏於事而慎於言。(《論語》)

44.逝者如斯夫,不捨晝夜。(《論語》)

45.既來之,則安之。(《論語》)

46.有則改之,無則加勉。(《論語》)

47.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論語》)

48.三軍可奪帥也,匹夫不可奪志也。(《論語》)

49.己所不欲,勿施於人。(《論語》)

50.仁者見仁,智者見智。(《周易》)

51.君子愛財,取之有道。(《增廣賢文》)

52. 聽其言而觀其行。(《論語》)

53.與朋友交,言而有信。(《論語》)

54. 吾日三省吾身。(《論語》)

55.篤信好學,守死善道。(《論語》)

56.擇其善者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論語》)

57. 知者不惑,仁者不憂,勇者不懼。(《論語》)

58.惻隱之心,人皆有之;羞惡之心,人皆有之;恭敬之心,人皆有之;是非之心,人皆有之。(《孟子》)

59.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孟子》)

60.天時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孟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