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月二龙抬头——万物非天不生,非春不动

二月二龙抬头——万物非天不生,非春不动

自古有云:二月二,龙抬头。人们在这一天,吃龙鳞饼,食龙须面,由于担心伤了龙目,这一天是不能够动针线的……

其实,龙抬头,并非传说中的龙,结束了冬眠,自地心深处苏醒,仰头望天。

远古的人们发现青龙七宿之中的角宿,在某一天的凌晨,出现在地平线时,正值春天来临之际。因此,后人们视它的出现为春的先兆。

二月二龙抬头——万物非天不生,非春不动

极目远眺,拂晓之际的地平线,弥漫着晨气的天地之交接处,缓缓地,缓缓地冒出“龙角”,正是“二月二,龙抬头”的时刻。

自古有言:日月右行、星辰左转,凡二十八宿及诸星,皆循天左行,一日一夜一周天,观星者仰头观星时,发现星宿在夜空的位置,每天都不同。

代表着东方的青龙七宿之中的角宿,即龙角,有二颗星,黄道在这两颗星之间穿过,行星常会在这两颗星附近划过,如同神仙们由此而入达天庭,因此这两颗星又被称为天关或天门。

春秋时期的《国语》中载有:“夫辰角见而雨毕,天根见而水涸。”

即当清晨的天空出现角宿时,雨毕;当氐宿出现时,则是地上水流涸滞之时。

氐,这个字,犹如树木的根,当拂晓的天空出现氐宿时,如同树木因缺水干枯而露出树根,此时,正是人世间天气转凉,进入寒露的时节。

二月二龙抬头——万物非天不生,非春不动

每年农历二月初二的晚上,青龙七宿开始从东方崭露头角。

远眺东方的地平线,会发现角宿是最先出现的,大约一个时辰之后,亢宿——龙的咽喉,也升至地平线上,大约一个月左右,再次远眺东方的地平线,会发现整个“龙头”已经“抬”起来了,赫然就在眼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