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小僧爆雷前,有哪些蛛丝马迹?

唐小僧爆雷前,有哪些蛛丝马迹?

不要有侥幸心理

文 / 领投哥

唐小僧雷了,终于雷了。领投哥不想做事后诸葛亮,今天我想仔细和大家做个复盘,我们一起来看看,唐小僧在雷之前,都有哪些蛛丝马迹。

01 平台负面缠身

唐小僧运营公司为资邦元达(上海)互联网金融信息服务有限公司,成立于2014年10月,注册资本2.6亿元,法人为陶蕾。资邦元达的股东分别为资邦金服网络科技集团有限公司(持股99%)、资邦(上海)投资管理有限公司(持股1%)

事实上,唐小僧此前就饱受争议。2017年1月20日,资邦金服获央企战略重组发布会在京召开,所谓的央企瑞宝力源,实际控股公司瑞宝国际,不仅被多家媒体报道是个“假国企”,瑞宝力源董事长刘琅也因涉嫌传销被捕。

唐小僧爆雷前,有哪些蛛丝马迹?

负面新闻

看下这篇新闻,2017年8月8日就发布了,网上对此事的报道随处可见。如果投资人能够重视这个信息,应该可以避免踩雷的悲剧。

毕竟一个平台的股东信息太重要了,股东背景是我们判断平台的第一要素,如果以后任何平台在这一点上出现问题,我们都要毫不犹豫的撤出。

02 平台持续高额返现

唐小僧与雅堂金融、钱宝、联璧金融并称业界四大高返平台,目前前三个都雷了。

数据显示,唐小僧曾经推出投100元,3天返50元的活动(年化6083%);还曾经推出投1.3万元,37天返500元(年化37.94%);投2000元,16天返90元(年化102.66%)等高成本返佣。

领投哥没有找到当时具体的返利页面,但如果把上面的数据折算成年化收益(见括弧),简直要惊掉下巴!尤其是那个投100返50,还只要3天,简直比卖白粉还暴利。

唐小僧2015年5月5日上线,2016年3月交易额破百亿,2017年1月成交规模突破了400亿元。要知道中国第一家P2P拍拍贷,干了11年也才1050亿交易额,唐小僧一年半就干了400亿,这是火箭么?

据统计唐小僧的签到活动复投收益率可达44%,这么高的收益哪个资产端可以负担得起?唯一的逻辑就是不断借新还旧,一旦资金链断裂,谁接棒谁买单。

03 资产端不合规

唐小僧之前一直宣称自己不是P2P,而是P2F。翻译成人话就是,借款端是金融机构。

唐小僧爆雷前,有哪些蛛丝马迹?

资产端不合规

从上图可以看出,唐小僧的资产端主要是两个金交所。问题是金交所的模式早已被监管禁止。在2017年12月13日发布的《关于做好P2P网络借贷风险专项整治整改验收工作的通知》(俗称57号文)中,明确规定:

对于与各类地方金融交易所进行合作的网贷机构,应当停止合作,存量合作业务逐步转让或清偿,最终于本次专项整治结束之前完成。

也就是说,唐小僧的这种模式,早在2017年年底就被监管叫停了,但是很多投资人要么不知道,要么不以为然,最后终于付出了代价。

04 存在线下理财端

唐小僧爆雷前,有哪些蛛丝马迹?

线下理财

唐小僧母公司资邦金服旗下,有41家财富公司,这些都是线下理财端。此前领投哥在《为何线下理财打死也不能投?》一文中,给大家分析了线下理财的弊端。

监管要求P2P不能有线下门店,这不是没有道理的。仔细计算下,线下理财的高昂成本,根本无法覆盖收益,最终只能是庞氏骗局。善林金融、旌逸集团,都是这个路子。

05 至今没有银行存管

唐小僧至今没有上线银行存管。

虽然说银行存管,不能保证平台的安全性,但存管是备案的前提条件,如果一个平台想合法合规经营,不可能不上存管。

但唐小僧就不上,你就不能不怀疑其动机了。所以今后,凡是没有银行存管的平台,一概不投。

如果再往深究,银行存管还有很多猫腻。什么联合存管,直连存管,存管属地化,存管白名单。这些都需要投资人慢慢研究。

如何判断一个平台有无银行存管?别看宣传,自己亲自注册平台,现在要求开通银行存管,必须去银行的第三方页面,只要你没看到这个页面的,都不合规。

此前有些平台,为了用户体验,把开通存管的流程包含在平台注册的流程中,让用户感知不到。这么做是不合规的,早晚都要改。

06 明知有问题,就想捞一把

看了以上分析,我想任何一个理性的投资人,都不会投唐小僧。那为何他还能做到750亿的成交额呢?

我在领投哥的投资人群中问大家,一个朋友说之前差点满仓唐小僧。为何?“朋友游了两轮没问题,给介绍的。

我特别害怕这句话,在之前《投资P2P的两大心理误区》一文中,我特别指出普通人投资P2P的两个倾向——只投本地平台+朋友推荐。

这两点真的很要命。朋友投没事,不代表你投没事。你觉得他收益高,想进去捞一把,万一你出不来呢?

所以,投资P2P千万不能有侥幸心理,老老实实做好研究工作是第一步。

总之,通过如上分析,可以看到唐小僧这颗雷本来是可以避免的。如果上述种种违规、负面你都看不到,那你真的不适合投资P2P,老老实实把钱存银行去吧!

特意选了一张游泳的封面图,小时候看见小朋友在池塘中洗澡就心里痒痒,总想着溜进去。因为没大人管,我们把它叫野浴。我因为一次野浴被老爸狠批了一顿,老爸只用指甲挠了挠我的腿,就发现了我野浴的秘密。长大后才知道后怕,如果当时一不留神,恐怕就再也见不到20年后的太阳了。

所以投资P2P也是如此,不要被眼前的诱惑迷住。一定要擦亮眼睛,并且听监管爸爸的话,否则真容易血本无归。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