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丽大荔应该让更多人知道”|央视《中国影像方志》大荔拍摄纪实

6月11日,在洛河与渭河交汇的地方,一场脱胎于《沃土荔人》的实景演出在这里精彩上演。沙滩为舞台,树林当背景,在慷慨激昂的梆子戏中向渭洛两条母亲河致以敬意。伴随着表演,一旁的摄影师开始忙碌:选角度,抢镜头,无人机在渭洛上空盘旋,一场场演出变成了一帧帧画面。

“美丽大荔应该让更多人知道”|央视《中国影像方志》大荔拍摄纪实
“美丽大荔应该让更多人知道”|央视《中国影像方志》大荔拍摄纪实
“美丽大荔应该让更多人知道”|央视《中国影像方志》大荔拍摄纪实“美丽大荔应该让更多人知道”|央视《中国影像方志》大荔拍摄纪实
“美丽大荔应该让更多人知道”|央视《中国影像方志》大荔拍摄纪实

这是央视十套《中国影像方志》栏目组在大荔拍摄的最后一个镜头。从5月17日到6月11日,摄制组历时二十余天,分别就大荔历史文化、现代农业、非遗保护等各个方面进行走访拍摄,全面真实记录大荔经济社会、历史人文、生态文明、产业发展等,为大荔留下了一部影像历史资料。

为拍摄好《中国影像方志.大荔篇》,摄制组做足了功课。从拍摄立项开始,主创人员就通过各种方式收集整理了大量资料,在5月初,栏目导演还专程到大荔用一周时间走访了史志、文化、旅游、农业等部门专家干部和熟悉相关情况的人员,并到实地进行考察,制定详细的拍摄方案。

“美丽大荔应该让更多人知道”|央视《中国影像方志》大荔拍摄纪实“美丽大荔应该让更多人知道”|央视《中国影像方志》大荔拍摄纪实
“美丽大荔应该让更多人知道”|央视《中国影像方志》大荔拍摄纪实“美丽大荔应该让更多人知道”|央视《中国影像方志》大荔拍摄纪实

5月17日,纪录片正式开始启动拍摄。在近一个月的时间里,摄制组一行人走在大荔的每个角落:丰图义仓、阿寿面花、小坡冬枣、中垦乳业、黄河湿地、魏长城遗址等地都留下了他们的身影,这些地方场景和故事分别按照《传承记》、《当代记》、《粮仓记》等章节来表现。为将各个“记”联系起来,主创人员进行了精心构思,凝练出一个核心词,围绕核心词讲述故事,通过故事讲各个方面联系起来,最终让看似没有关联的事务形成一个有机整体,让纪录片更具有真实性、故事性和人文色彩。

“美丽大荔应该让更多人知道”|央视《中国影像方志》大荔拍摄纪实“美丽大荔应该让更多人知道”|央视《中国影像方志》大荔拍摄纪实
“美丽大荔应该让更多人知道”|央视《中国影像方志》大荔拍摄纪实“美丽大荔应该让更多人知道”|央视《中国影像方志》大荔拍摄纪实
“美丽大荔应该让更多人知道”|央视《中国影像方志》大荔拍摄纪实“美丽大荔应该让更多人知道”|央视《中国影像方志》大荔拍摄纪实

在拍摄中,拍摄组克服了许多困难,每天在外拍摄时间都在12小时以上,晚上还要整理拍摄素材并计划第二天拍摄,加班熬夜贯穿拍摄始终。特别是拍冬枣期间,在枣棚里一呆就是一整天,短短几个镜头反复找最佳视角,做到让每个镜头无可挑剔、完美呈现。

“20多天的拍摄让我感受到美丽大荔的魅力,看到这里勃勃生机,希望通过我们的节目让更多的人知道大荔、看到大荔,领略大荔之美。”节目导演祝捷说。

“美丽大荔应该让更多人知道”|央视《中国影像方志》大荔拍摄纪实“美丽大荔应该让更多人知道”|央视《中国影像方志》大荔拍摄纪实
“美丽大荔应该让更多人知道”|央视《中国影像方志》大荔拍摄纪实“美丽大荔应该让更多人知道”|央视《中国影像方志》大荔拍摄纪实
“美丽大荔应该让更多人知道”|央视《中国影像方志》大荔拍摄纪实“美丽大荔应该让更多人知道”|央视《中国影像方志》大荔拍摄纪实
“美丽大荔应该让更多人知道”|央视《中国影像方志》大荔拍摄纪实

据了解,完成拍摄取景后,《中国影像方志》栏目组将开始着手后期制作,预计十一前后在央视十套播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