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訪:習近平總書記到過的火普村、三河村發生了這些變化

“想不到我們這麼偏的地方,總書記還牽掛著,還專程前來看望我們。”5月底的涼山,還有些微涼,聊起幾個月前的經歷,昭覺縣解放鄉火普村幼教點輔導員張牛牛心頭卻依然興奮。

今年2月11日上午,習近平總書記驅車2個多小時,從西昌市來到位於大涼山深處的昭覺縣三岔河鄉三河村、解放鄉火普村,走進彝族貧困群眾家中,看實情、問冷暖、聽心聲,同當地幹部群眾共商精準脫貧之策。

“ 總書記來了,我們更有幹勁了 ”

總書記跟自己握了手,張牛牛覺得特別溫暖,特別感動。

回访:习近平总书记到过的火普村、三河村发生了这些变化

下午時分,昭覺縣三岔河鄉中心校室外活動的孩子們。

難掩興奮的還有三岔河鄉三河村吉好也求的妻子馬海子呷。她說,以前只在電視上看到過總書記,想不到他來到村裡,還進了自己的家。

“總書記看到吉好也求家掛了不少臘肉,很高興,覺得彝族同胞能吃飽飯吃好飯了。”站在吉好也求家的院子裡,三河村駐村第一書記張凌回憶說。

總書記來了,當地百姓得到莫大鼓舞,精神面貌為之一新。“總書記來涼山看望了我們,並多次關心涼山的發展,我們受到鼓舞,幹事更有勁了,精神面貌蓬勃向上。”在5月30日舉行的“大學習、大討論、大調研”聚焦涼山教育扶貧座談會上,普格縣教育局副局長馬玉蓮聲音洪亮地說道。

幾個月來,當地的變化,張凌、火普村駐村第一書記馬天和三岔河鄉中心校副校長羅瓦則都看在眼裡。

回访:习近平总书记到过的火普村、三河村发生了这些变化

《中國教育報》聯合本報走進昭覺縣採訪

羅瓦則說,到鄉里來重走習總書記走過的路的人一撥接著一撥,援助也增多了。遠在哈爾濱的人來到鄉里,資助學生,捐贈校服。中央電視臺少兒頻道來學校專門錄製節目,展示大涼山孩子們的成長。

火普村是易地扶貧搬遷的新村,村裡通了公路,一些彝族村民住進了新房,一些新房即將竣工。硬件上去了,馬天計劃規劃鄉村旅遊業,在村幼教點的前後山上建觀景臺,辦農家樂,讓遊客觀看大涼山的索瑪花,重走習總書記走過的地方。

“ 轉變觀念,才有出路 ”

沿著公路走進火普村,迎面而來的是,村民熱火朝天地建設新居,是村委辦公點外惹眼的大棚。

“黑棚裡栽種的是高山草莓,1.7畝;白棚裡栽種的是羊肚菌,5.1畝。都已經引種成功,並賣出了4萬多元,預計今年可以賣出9萬多元。今年,準備擴大規模到50畝。”聊起村裡如今的經濟狀況,馬天如數家珍。

去年,村裡成了涪火生態種養殖專業合作社,集體經濟從無到有。建立大棚,引進20頭西門塔爾牛(已經產了3頭仔),公豬一頭,買了餐具租給過紅白喜事的村民。……情況順利的話,到年底集體經濟達到三四十萬沒問題。明年,合作社將引進藜麥,栽種反季節蔬菜,收入又將攀升。

回访:习近平总书记到过的火普村、三河村发生了这些变化

彝族同胞熱火朝天地建設新家,幹勁十足。

然而,可觀的收入背後,是觀念轉變的艱難。剛到村裡,張凌和馬天看到的是讓人揪心的生存環境和意識。家家戶戶都沒廁所,雞鴨滿屋跑,村民不講個人衛生,經常不洗手臉,屋裡的板凳還是多年前政府工程下發的。天晴去走訪,臭氣熏天;下雨天去走訪,常常被糞水衝得沒法下腳。

不轉變觀念,發的救助和補貼幾天就會花光。面對村民的吵嚷和拿傳統習俗來當盾牌,馬天決定先從黨員幹部帶頭,轉變不文明的習俗,遏制攀比花銷之風。

除了通水,建文化室、醫務室等,他不分白天晚上找幹部聊,走訪村民,評比明星黨員和村民,硬是通過一帶二,二帶三的方式,在村裡樹立了新風尚。村中風氣為之一變,村民的精神面貌也發生了根本變化。

“轉變觀念才有出路。”馬天舉了一個教育現象,以前當地村民覺得,孩子上不上學無所謂,現在呢,義務教育階段入學率達到95%以上。甚至有家長將娃娃送到西昌唸書,自己也跟著租住陪讀。

“ 一村一幼”,成為大涼山邁向文明的階梯

時近中午,火普村村委會辦公點所在的幼教點,29名孩子跟隨者兩位輔導員一起拍著手做遊戲。

火普村還有另一個幼教點,考慮到孩子們上學的近便,去年,村上借用村委辦公點的文化室又新建了一個。

孩子們的午餐是免費的營養餐,有牛奶、麵包和火腿腸。教學上,張牛牛最開心的是,每天老師都能教學生一些新東西:教他們養成勤洗手,不隨地吐痰等行為習慣。每天上學進班前,兩位輔導員都會檢查每雙小手;教他們學說普通話,為以後的學習打下牢實的語言基礎。

“我們小時候沒有幼教點,上小學了才開始學漢語,學習上處處是困難。”張牛牛回憶說,那時候只能跟著父親去放牛。

村民居住更為分散的三河村則有3個幼教點,而三岔河鄉全鄉共有7個教學點,180多名學生。“我上大學了,還不敢在公開場合說普通話,現在的孩子普通話說得溜圓。”羅瓦則笑著說,外邊來人了,與幼教點孩子交流,完全沒有語言障礙。

“學前教育是涼山教育短板中的短板。”在“大學習、大討論、大調研”聚焦涼山教育扶貧座談會上,雷波縣教育局局長蘇鄭清說,“一村一幼”計劃在短短几年中,就把學前教育抓起來,孩子們從小過好語言關,將民族地區教育推向前進。

這項提升民族地區教育質量的工程正是發軔於昭覺縣。昭覺縣教育局副局長爾古打史介紹,2013年開始,昭覺推行“9+1”義務教育模式,即小學、初中和學前教育1年,目的是為了讓彝族學生在小學前過好語言關。

“以前漢語不過關,孩子們底子薄,入學年齡偏大,聽不懂老師講的內容,成績差是自然的事。而且,越往後越影響學習積極性,導致輟學率攀升。”爾古打史說,昭覺“9+1”經驗被省上發現,在涼山州推行。

回访:习近平总书记到过的火普村、三河村发生了这些变化

中午放學時分,三岔河鄉中心校校園內嬉戲的孩童。

去年,省委、省政府決定將“一村一幼”計劃支持範圍由彝區13個縣擴展到民族自治地方51個縣(市),省級財政按照每個行政村2名輔導員,每人每月2000元標準。放眼涼山州,已經有3000多個幼教點,正在接納更多的孩子。

“家門口就能上好學,還有免費午餐,家長們十分放心,紛紛將孩子送到幼教點,騰出手來搞產業。”馬天說。

“一村一幼”成了大涼山地區孩子們邁向文明的階梯。張凌說,孩子們回到家裡,發揮小手拉大手的作用,帶動父母改變行為習慣,跟著說普通話。這推動著村民移風易俗,改掉過去的陋習。

馬海子呷沒念過書,沒有文化讓她吃盡苦頭。現在,除了最小的女兒還沒到上學年齡,其餘的都在學校。聊天中,她說,一定要讓孩子們讀下去,“能讀大學最好。”

涼山州教育局局長遊開軍說,“涼山教育系統的精氣神起來了,”接下來還要大力推動寄宿制,減少大涼山孩子們上下學時間,保證教育質量。

“我一定要好好唸書。”吉好也求在三岔河鄉中心校上六年級的兒子吉好有子說,習爺爺來家裡時讓他好好學習,他一定不會辜負習爺爺的教誨。

文/圖丨何文鑫 何元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