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銀區加強城市黨建引領基層治理

白銀區以全省開展黨支部建設標準化為契機,以黨建引領基層治理為抓手,以提升黨組織組織力為重點,注重區域統籌、融合聯動、共駐共建、協調發展,著力構建共建共治共享的城市基層黨建新格局。

區域統籌“強堡壘”。圍繞深化黨建引領奔小康行動,制定印發《白銀區開展“基層組織建設提升年”活動實施方案》、《關於加強城市基層黨建工作的實施意見》等文件,聚焦“一年打基礎、兩年見成效、三年保長效”的目標,優化組織設置,夯實社會治理基礎。以街道社區黨組織為核心,街道組建“大工委”,社區建立“大黨委”,有機聯結單位、行業及各領域黨組織,引導、協調和調動各方力量,共同參與城市建設和管理。全面推行“網格化”管理,在小區業委會、物業公司、商鋪門店建立黨組織,將黨組織觸角延伸至院落樓棟、居民家庭,不斷健全“社區大黨委——小區(網格)黨支部——樓組(樓棟)黨小組”三級架構。構建基層“組織+”模式,深化推進商務樓宇、各類園區、商圈市場等領域黨建,努力形成城鄉融合、資源共享、開放互動的區域化基層黨建新格局。

融合聯動“活細胞”。針對城市居住群體複雜、主體多元、需求多樣等特點,以社區黨組織為核心,將轄區內的黨員全部納入網格黨支部,凝聚社區在職黨員、駐區單位、非公和社會組織黨員力量,通過開展“星級黨員評定”、“在職黨員進社區”等活動,設崗定責,搭建多元共管平臺。實行轄區黨員分類管理,建立在職黨員社區表現檔案和“三張清單”,落實“三雙模式”,定期雙向反饋志願服務情況;對離退休黨員,社區黨組織主動聯繫,督促落實“三會一課”制度、參加社區活動;對流動黨員實行“雙聯雙管”(黨組織與黨員、黨組織與黨組織雙向聯繫,流入地日常管理、流出地跟蹤管理),切實增強黨員的組織歸屬感。依託白銀智慧黨建雲平臺,組織黨員開展網絡學習、網上互動,不斷創新黨員幹部學習教育方式方法。

共駐共建“夯基礎”。按照“區域統籌、集約共享、問題聯解”原則,以街道黨委為核心、社區黨組織為基礎、區域內黨組織為依託,開展黨員教育聯管、社區建設聯動、經濟發展聯促、生態文明聯創、社會維穩聯防、“草根”組織聯建的“六聯建設”,構建上下聯動、協同共治、整體推動的黨建工作責任新機制。建立區域化黨建工作聯席會議機制,圍繞推進基層組織建設、三城同創、掃黑除惡專項鬥爭、全域無垃圾整治、調解社會矛盾糾紛、開展公益性活動等社會性、群眾性、公益性事務,共同回應群眾訴求,化解社區矛盾,促進社會和諧。堅持“一事一諾一評議、一年一季一評議”工作機制,完善居民代表會、民意徵詢會、民主聽證會、民情懇談會、居委監督會等民主協商議事平臺,暢通民意表達機制、完善居民自治體系,推進基層治理水平全面提升。

協調發展“惠民生”。緊扣區委工作大局和中心任務,組織動員基層黨組織和廣大黨員在實施“三大戰略”、“四大行動”、“九大工程”中發揮先鋒模範作用,以黨建引領三城同創、棚戶區及城中村改造、大氣汙染防治、全域無垃圾示範創建等工作,不斷提升居民幸福指數。堅持以社區黨組織為核心,以政府購買服務為牽引,建立以社區為平臺、社會組織為載體、社會工作者為骨幹的“三社聯動”體系,積極培育生活服務、公益慈善、文體活動、專業調處等4類社會組織,為廣大居民提供專業化、人性化、多樣化的服務。因地制宜拓展 “民情流水線”、居家養老、“百姓說事”、“六園”社區、“微心願、微服務”、“黨員認崗先鋒行”、“愛心一元”儲蓄等服務載體,充分激發基層治理的內生動力。(李璽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