區塊鏈加速工業4.0,供應鏈與資金安全問題通通搞定

工業4.0、區塊鏈兩大科技領域技術正火紅,前者是從產品、製程到供應鏈的翻轉再定義;後者則是針對比特幣(Bitcoin)交易而創造,但潛力早已遠遠超越加密貨幣本身。研調機構ABI發佈最新報告,討論區塊鏈對工業4.0可能帶來的幫助,ABI認為,隨著工業物聯網興起,製造業陸續導入虛實整合系統;如今,再加上區塊鏈推波助瀾,可望加速實現工業4.0的各種想象。

簡單來說,區塊鏈以分佈式賬本技術為基礎,能記錄各種交易階段和資產的所有權信息,包含土地所有權、貸款、身份、物流清單等等;加上區塊鏈具備去中心化、高透明度、安全和效率等優勢,能簡化多方交易與作業的處理流程,為所有利益關係人,創造安全、公正的平臺。

目前已開始在各種產業中被嘗試採納應用。現階段有9成北美和歐洲的銀行正在摸索區塊鏈技術,世界經濟論壇預估,到了2017年,全球GDP的10%將被儲存在區塊鏈中。

區塊鏈加速工業4.0,供應鏈與資金安全問題通通搞定

區塊鏈解決工業4.0初期問題:供應鏈透明度、資安隱憂

若和工業4.0相較,兩者都廣泛利用關鍵技術,像是自動化、連網、數字化,透過數據分析和判讀、智能系統等,實現人工智能。ABI認為,區塊鏈技術中的智慧合約(Smart Contract)、去中心化自治組織(Decentralized autonomous organizations,簡稱DAOs),可以幫助解決工業4.0的初期問題。

舉例來說,科技產品的供應鏈分工愈來愈精細,牽涉其中的供貨商眾多,物流環節複雜,供貨商為掌握合約內容,需耗費很大的工夫,而區塊鏈技術能提高供應鏈的透明度,並落實課責制。因此,目前區塊鏈技術已用於追蹤原物料源頭、證明真實性和來源,避免產品召回等問題,藉此加快物流速度。

又像是企業為了打造工業4.0的智慧工廠,需要傳感器技術、自動化設備、軟件、人工智能和智能機械等,其中,涉及了巨量的工業數據和資安問題,這也是區塊鏈技術的另一切入點。

舉例來說,軟件供貨商SAP日前嘗試推出了首款區塊鏈即服務(BaaS),整合了早期的區塊鏈應用,並將其嵌入雲端平臺中,結合物聯網以及機器學習等技術,將區塊鏈創新轉化實際商業效益。

區塊鏈加速工業4.0,供應鏈與資金安全問題通通搞定

區塊鏈具科技潛力,摩根大通董事長也看好

「比特幣是場騙局」、「比鬱金香泡沫更糟糕」,這是摩根大通董事長戴蒙(Jamie Dimon)在去年最讓人印象深刻的評論。

近期他則表示,雖然不看好比特幣,但卻認為加密貨幣背後的區塊鏈技術(Blockchain)相當值得支持,看好區塊鏈是具有潛力的科技技術,且「貨真價實」存在,因此摩根大通相當支持這項技術。

區塊鏈加速工業4.0,供應鏈與資金安全問題通通搞定

過去一段時間,在比特幣耀眼的鋒芒下,一般人較少花時間注意區塊鏈的應用,但區塊鏈才是改變你我未來生活的關鍵,與其說區塊鏈是一種革命,倒不如說是一種「漸進式的改變」,套用區塊鏈技術並不會讓人感受到明顯地不同,但卻會慢慢成為未來世界的基礎,因此世界未必需要比特幣,但絕對可以藉助區塊鏈的優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