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垣曲“一线带富”工程进入收获期

中国报道讯(石永科 张光平)6月2日,望着地里趴着的那些圆滚滚的西瓜,刘红杰嘴角露出一丝微笑。

这种微笑是农民面对收成时独有的微笑。“今年又是一个丰收年。”一年前,作为垣曲县华峰乡政府的一名干部,刘红杰还在办公室做文秘工作,如今,他却如经验丰富的瓜农,走到西瓜地里,娴熟地拍拍这个,敲敲那个。

山西垣曲“一线带富”工程进入收获期

和刘红杰这样,放着好好的公务员不当,却“不务正业”地投入到农村创业的年轻人,在垣曲县还有40多位。

王拥斌也是其中一位。之前,他是垣曲县安全监督管理局的一名职工,现如今,他是一位地地道道的蒜农,在历山镇种植了120多亩大蒜,解决了周围村庄的闲散劳动力,增加了当地贫困家庭的收入。

对于刘红杰、王拥斌他们来说,之所以成功完成这次角色身份的转换,源于一年前垣曲县实施的“一线带富”工程。

山西垣曲“一线带富”工程进入收获期

“农村缺人才、缺项目、缺资金、缺技术、缺信息的系统性脱贫困境,仅靠农村自身是解决不了的,必须依靠外力去带动、去促进。按照多渠道、多元化的精准扶贫新路径的要求,探索实施‘一线带富’工程。”垣曲县委书记杨彦康结合垣曲实际,指出精准帮扶必须要有精干的力量,要重点解决“谁来扶”的问题。

“在发挥好‘三支队伍’作用的同时,通过鼓励党员干部到农村一线兴办实体,吸引带动贫困群众脱贫致富,为脱贫攻坚注入新鲜血液,在‘谁来扶’上做足文章,在群策群力、合力攻坚上下大力气。”

山西垣曲“一线带富”工程进入收获期

为了破解“谁来扶”,垣曲县创造性地提出了党员干部创业扶贫策略,出台了《关于开展党员干部创业扶贫暨“一线带富”工程的实施意见》,号召全县党政机关、事业单位、社会团体中有管理经验、经营能力或专业技术,自愿从事农业创业的党员干部,通过承包、租赁、入股、合作等多种形式,创办领办家庭农场林场、农民合作社、农业企业、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并开出了优惠的条件,即创业时限暂定为5年,创业期间原身份不变,组织人事关系保留,按照在岗对待,职务、职称晋升不受影响,工资福利待遇不变。

这一政策甫一出台,便在垣曲大地引起巨大反响,该县46名党员干部积极响应,迅速从办公室走向田间地头,投入到农村创业扶贫、一线带富的热潮中。

那时候,华峰乡党委、政府为了增加农民收入,准备大力发展冷拱棚西瓜产业。瞅准这个时机,刘红杰积极响应号召,参加了“一线带富”工程,联合文智元于2017年4月牵头成立了垣曲县绿满园种植专业合作社。

山西垣曲“一线带富”工程进入收获期

“不辱政府使命,做好创业文章,谱写带富篇章!”在合作社成立当天,刘红杰和文智元便把这句话深深地刻在了心里。

于是,他们先后10余次到运城、闻喜、夏县考察学习,多方联系指导各村与芮城华中农业科技有限公司签订冷拱棚建设合同,并与技术比较成熟的夏县精品瓜业协会签订了农资配送协议、瓜苗育苗协议、西瓜技术服务协议,在各村扶贫资金不到位的情况下共筹集拆借资金27万元用于购买农资和种苗预定,组织各村贫困户技术培训20余次,参训贫困人口达500人次。从2017年元月项目筹划到西瓜成熟,合作社一班人马每日田间地头指导各村西瓜栽植及田间管理,保障了冷拱棚西瓜产业从建棚、施肥、整地、农资配套、技术培训到田间管理、市场销售等环节的顺利实施。

山西垣曲“一线带富”工程进入收获期

当年,冷拱棚西瓜项目便初见成效。2017年,各村累计销售甜蜜蜜西瓜83余万斤,各村种植贫困户户收益达到5000-10000元,部分贫困户通过栽植蔬菜收益达到12000元,通过种植西瓜脱贫的贫困户56户,直接参与经营的贫困户都得到了实实在在的收益。

更为重要的是,他们的冷拱棚西瓜产业项目开创了大棚西瓜在塬上栽植的先河,不仅提高了种植户的经济收入,参与经营的贫困户通过西瓜产业真正实现了脱贫,而且辐射带动了周边乡镇的冷拱棚西瓜种植。2018年,长直、皋落、古城、英言、蒲掌等乡镇通过来绿满园种植专业合作社考察学习,建立了种植示范基地,预计2018年全县甜蜜蜜西瓜产量为110-150余万斤,产值达到200余万元。

山西垣曲“一线带富”工程进入收获期

个人创业的成功,更代表项目建设的成功——从去年4月份发文实施,到今年4月,垣曲县实施“一线带富”工程正好一周年。经过一年的努力,该项目也进入了收获期,涌现了更多像刘红杰、王拥斌一样的脱贫带头人:县农委工作人员侯华南在长直乡鲁家坡村投资领办了集休闲观光、采摘体验于一体的丰果种植专业合作社,带动周边4个村50户贫困户53人到合作社就近务工;县财政局工作人员高原平、白润贤投资创办东山农业有限公司,在新城、皋落、古城3个乡镇发展谷子种植1万亩,建成年产小米2000吨的现代化生产线一条,带动贫困户59户、251人种植谷子;县卫计局工作人员谭政文投资创办绿科茂有限公司,带动贫困户31户、120人发展规模养猪……目前,该县已创办种植、养殖及农副产品加工企业等实体39个,总投资5000余万元,提供就业岗位1200余个,涉及贫困户718户、1638人,人均增收3900余元。

然而,挑战与机遇并存。因为市场低迷,今年的大蒜、西瓜市场行情都不好,价格偏低,没有销路。这几天,眼见着西瓜进入采摘期,刘红杰跑遍了运城、夏县等地,积极对接市场,联系客商,以保障全乡西瓜销售渠道通畅。

山西垣曲“一线带富”工程进入收获期

“坑谁都不能坑农民,大蒜卖不了,村民的工钱不能拖,没钱了借钱都得给!”这几天,王拥斌雇了周边村的贫困户和留守妇女100余人抢收大蒜。虽然大蒜市场不好,王拥斌依然车接车送,中午还管饭吃,每天收工时发当日工钱,从未拖欠村民一分钱。当地百姓都了解他的难处,心里充满了感激,称赞他“扛下了农民的愁,让老百姓能当天领到工钱。”

困难不可怕,可怕的是没有战胜困难的精神。在采访中,我们能真切感受到垣曲县“一线带富”工程中每一位参与者浑身都充满着积极向上、迎难而上、带领村民致富的豪情和勇气。

也许,这才是“一线带富”工程在收获期取得的最大收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