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開放再出發」上海地鐵有哪些不為人知的歷史?首度披露

「改革开放再出发」上海地铁有哪些不为人知的历史?首度披露

【本期編審】藍爸爸

「改革开放再出发」上海地铁有哪些不为人知的历史?首度披露

今年,是改革開放40週年。40年來,上海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新民晚報以迎接改革開放40週年為主題,推出《接力40年——改革開放再出發》系列專題報道。其中,軌道交通的上海速度將作為重要選題之一,從工程建設、運營維護、智慧人文等方面講述了上海地鐵的歷史與發展。

「改革开放再出发」上海地铁有哪些不为人知的历史?首度披露

上海的地鐵夢,始於上世紀60年代初浦東農田裡的多次試驗。改革開放為上海地鐵插上了飛翔的翅膀,幾代地鐵人攻堅克難,創造“豆腐裡打洞”的奇蹟,1993年5月28日圓夢——1號線徐家彙站到錦江樂園站的6.6公里建成通車,上海地鐵從無到有。

世博會前,運營總里程迅速拓展到420公里,上海地鐵從線到網,創造世界軌交建築史的“上海速度”。

如今,上海已有17條軌交線路,總里程673公里,路網規模世界第一,地鐵已完全融入市民生活,不僅是最主要的出行工具,也是滋養情懷、傳遞文明的城市第二空間。

總工程師用襪子擦汗

曾有外國專家評價,上海地質條件複雜,造地鐵就像在宇宙中找支點撬動地球,中國工程院院士、“上海地鐵之父”劉建航帶領團隊找到了“支點”。

「改革开放再出发」上海地铁有哪些不为人知的历史?首度披露

早在1963年,他和同事們在浦東塘橋採取盾構法掘進100多米,完成幾乎不可能完成的任務——“在豆腐裡打洞”。1990年1號線開工時,年過花甲的劉建航任總工程師,解決了盾構穿越市區密集建築群等眾多技術難題。此後十餘年,劉建航退而不休,遇到突發事件,無論白天黑夜,接到電話就往現場趕。

時隔多年,申通集團原黨辦主任金嘉模一直記得劉建航用襪子擦汗的故事。“一天晚上,電話又響了,劉老立刻出發。剛出門,他愛人就在後面喊‘襪子!襪子!天冷,別忘了穿。’他接過順手放進口袋。搶險一夜,劉老滿頭大汗,下意識掏出布擦汗。在場的人都笑了,原來,是雙襪子。”

「改革开放再出发」上海地铁有哪些不为人知的历史?首度披露

忘我,是幾代地鐵人身上共同的閃光點,也是締造上海地鐵建設奇蹟的關鍵密碼。1號線建設關鍵階段,劉建航檢查徐家彙站時發現數據異常,判斷車站連同周邊多棟建築有垮塌危險。劉建航趕快叫停,見有人不聽,他急了,直接跳下基坑,站在挖土機前,保住了車站。

事後,金嘉模問他怕不怕。“劉老說顧不上,上海人想地鐵、夢地鐵,眼看要夢想成真,不能有任何閃失。”從1963年開展試驗到1993年首條通車,“三十年地鐵夢,夢想成真”,當時成了幾乎所有媒體的頭條標題。

「改革开放再出发」上海地铁有哪些不为人知的历史?首度披露

客流紀錄停在八年前

2003年5月,上海地鐵十週歲,有1、2、3號線三條線路,運營總里程65公里。那年,有10年地鐵站務經驗的馬珏成了人民廣場站第11任站長。“當時,地鐵不再是新鮮名詞,早就成了市民的老朋友,客流量逐年增加,特別是上海獲得世博會舉辦權後,客流壓力明顯上升。”

「改革开放再出发」上海地铁有哪些不为人知的历史?首度披露

在人民廣場站廳的冷光燈下,馬珏當了近10年站長,見證地鐵網絡快速發展。2002年五一前後,上海地鐵全網客流連續6天超百萬。而到世博會期間,僅人民廣場一個站,日均客流就達70萬人次,極端最高達110萬人次,紀錄至今未被打破。“因為世博會後,線網日益完善,換乘車站越來越多,人民廣場的客流壓力被逐步分擔。”

馬珏初到人民廣場站時,8號線一期已開始建設,上海即將出現首個三線換乘的樞紐站。面對越來越擁擠的換乘通道,她未雨綢繆,歷時半年,帶團隊統計高峰運營情況,分析數據報表,精選設計方案,大膽提出“順時針”換乘新方案,得到專家認可,緩解了客流壓力。

「改革开放再出发」上海地铁有哪些不为人知的历史?首度披露

“我當站長那些年,人民廣場站是全上海客流量最高的車站,不過後來讓位給世紀大道了。”馬珏笑著解釋,隨著地鐵運營里程的遞增,三線換乘車站早就突破兩位數,還出現了世紀大道和龍陽路等四線換乘車站。

洋快餐裡吃出金點子

上海2002年底獲世博會舉辦權,軌交建設迎來全新機遇。2004年9月30日明確目標:世博會前建成400公里,而當時全市已有里程還不足100公里。

大決戰全面展開,2007年最高峰時,同時施工116座車站,推進100個盾構,在世界軌交史上絕無僅有。“最終在世博會開幕前,完成11條線路、420公里運營里程,歸功於不怕苦不怕累的建設者們。”金嘉模感慨地說。

「改革开放再出发」上海地铁有哪些不为人知的历史?首度披露

有一次,金嘉模在10號線一期工地碰到項目負責人宋博。“他剛從地下巡查完回地面,簡直就是泥人,下半身全裹滿了泥漿。”他顧不上衝洗,馬上坐下來研究施工方案,令金嘉模動容。“10號線一期建設遇到過不少難點,都挺過來了,我為他們驕傲。”

還有些麻煩出現在設計階段。比如9號線徐家彙站,設計師原計劃建超大下沉式廣場,聯通周邊商場和地鐵出口,方便疏散客流、聚集人氣。缺點是,徐家彙商城要關3年,大傷元氣。指揮部多次開會,仍不滿意。

「改革开放再出发」上海地铁有哪些不为人知的历史?首度披露

金嘉模說,大家一籌莫展時,好消息傳來——城建設計院副總工程師徐正良帶女兒到徐家彙吃肯德基,在港匯廣場停車。正為車站設計冥思苦想的他眼前一亮,覺得地下車庫可改做9號線站廳和站臺層,立刻拿出尺,反覆測量層高、柱距,發現三層地下空間正合適。

很快,“環港匯廣場”方案出籠,9號線按期通車,徐家彙商圈也保住了。洋快餐裡吃出金點子,看似偶然,其實得益於強大責任心,休息日也處於工作狀態,才可能收穫“柳暗花明又一村”的驚喜。

「改革开放再出发」上海地铁有哪些不为人知的历史?首度披露

請給我一首歌的時間

隨著地鐵建設和運營經驗越來越豐富,一些改變悄然發生——以往,高質量完成“進度”是首要任務,如今更注重提升城市“溫度”,地鐵不僅是市民出行重要空間,也是一座城市的人文展廳。

「改革开放再出发」上海地铁有哪些不为人知的历史?首度披露

自2013年元旦,地鐵音樂角在人民廣場公益開演,每週2場,去年底已滿500場。來自高水準專業院團和接地氣群眾團體的2000餘人參演,觀眾超過6萬人次。這些數字也許有些冰冷,但有一首歌和幾個擁抱,在金嘉模的印象中是滾燙的,曾讓他熱淚盈眶。

「改革开放再出发」上海地铁有哪些不为人知的历史?首度披露

一次,音樂角演出結束時,一名三十多歲、衣著邋遢的流浪漢突然提出,想上臺唱一首《敢問路在何方》。“表演都根據節目表走,要不要滿足這個額外請求?我們被他真誠的眼神打動了。歌聲很動聽,博得滿堂彩。”更讓金嘉模感動的是,一曲終了走下臺,好幾個流浪漢衝上去熱情擁抱。“在這溫情脈脈的空間裡,他們感受到了平等相待的尊重和認同,一定很感謝上海地鐵。”金嘉模瞭解到,他在濟南創業失敗,隻身來滬求職,困境中偶遇音樂角,想借歌訴情。“後來他找到工作,我們請他回來又唱了一次。”

「改革开放再出发」上海地铁有哪些不为人知的历史?首度披露「改革开放再出发」上海地铁有哪些不为人知的历史?首度披露

上海地鐵已成為飽含文化韻味的移動風景線,引進英、美、法、德、匈等國數百首經典詩歌;開行200餘列次文化列車,主題包括“賀友直三百六十行漫畫”“筆尖上的非遺”“張大千和畢加索”“永恆的莎士比亞”等;在站內公共空間開展壁畫、裝置等藝術嘗試,最近,梵高、莫奈等大師作品及妙趣橫生的衍生品空降陝西南路站廳櫥窗,成為“魔都打卡新景點”。

「改革开放再出发」上海地铁有哪些不为人知的历史?首度披露

上海軌交將越來越“聰明”

上海現有7個在建軌交項目:5號線南延伸(東川路站-奉賢新城站)、13號線二期(世博大道站-華夏中路站)、三期(華夏中路站-張江路站),計劃今年內通車;10號線二期(新江灣城站-基隆路站)、14號線(封浜站-桂橋路站)、15號線(顧村公園站-紫竹高新區站)、18號線(長江南路站-航頭站)等項目,有望2020年前開通試運營。

「改革开放再出发」上海地铁有哪些不为人知的历史?首度披露

今年底,本市軌交運營總里程將突破700公里,到2020年形成20條線路、約830公里總里程的超大網絡運營規模,今後還將突破1000公里。上海地鐵去年工作日日均客流1077萬人次,今年3月,全網單日總客流連續三週創新高,最高超過1235萬人次。軌交線網日益完善,智能化程度不斷提升,上海地鐵將越來越“聰明”。

遠程監控所有工地

上海軌道交通遠程監控指揮中心於2016年投入使用,通過採集和分析監測數據,預判、防範風險。申通地鐵集團建設管理中心副總經理史正洪介紹,這種智能化監測手段,已覆蓋所有地鐵在建工地。

「改革开放再出发」上海地铁有哪些不为人知的历史?首度披露

“全球眼”高清監控設備能全天候多角度觀察每個在建工地的情況——誰不戴安全帽,誰操作不規範,都一目瞭然,大大提高施工的規範和文明程度;盾構等設備的實時狀態數據,由眾多機載傳感器實時採集併發回遠程監控中心,稍有異常,便會自動報警,以便及時排除故障;監控中心每天還會收到各類詳細的格式化數據,綜合監測施工進程,保障質量安全。

「改革开放再出发」上海地铁有哪些不为人知的历史?首度披露

“地鐵施工地點分散、距離遠,集中管理難度大。”13號線項目發展有限公司董事長尤旭東透露,13號線在建的多個工地,都引進動態人臉識別考勤系統,工作人員刷臉進出工地,考勤考核效率大增。以往工地考勤,有打卡、驗身份證、指紋識別、在安全帽中鑲嵌芯片等方式,但身份證和安全帽可以借用,工人指紋磨損後辨識度低,人臉識別技術可有效規避這些漏洞。

實時監測車廂車站

2017年底通車的17號線,堪稱上海地鐵的“智能擔當”。它是國內首條完整採用本土企業100%自主研發、自主知識產權和自主品牌信號系統的全自動駕駛地鐵線路。建設中的14、15、18號線,也計劃採用全自動無人駕駛技術,同樣可實現設備自動自檢、列車自動休眠、喚醒、自動出入場、自動折返等功能,大幅提高列車運行效率和可靠度。

「改革开放再出发」上海地铁有哪些不为人知的历史?首度披露

與地鐵信號相關的另一項重點工程,是正在試點的智能在線監測平臺。申通地鐵集團維保公司通號分公司設備管理部副經理陸鑫源介紹,平臺能24小時關注車廂和站點內的設備變化,隨時發現潛在問題,提早排除險情。“它就像地鐵的預警雷達,通過在列車和車站機房設置眾多點位,準確檢測關鍵設備的實時狀態,並依託大數據平臺,進一步分析出設備的亞健康狀態,力爭從‘預防性維護’升級到更先進的‘預知性維護’。”

「改革开放再出发」上海地铁有哪些不为人知的历史?首度披露

陸鑫源說,這個全行業首創的項目,能取代人工巡檢等重複勞動,且效率更高。目前已在13號線全線試點,今年底有望推廣到12、13、16號線等線路。

刷臉進站未來可期

支撐“地鐵快付”系統的,是獨具特色的上海技術:有完全自主知識產權的支付平臺,保證消費全程封閉安全;全球首創“二維碼雙脫機回寫”技術,沒網絡也可使用;將刷票、刷卡、刷手機三種方式集成在同一套讀寫設備裡,方便讀取。

「改革开放再出发」上海地铁有哪些不为人知的历史?首度披露

此外,語音購票、刷臉進站、智能客流監測等多項技術也已完成實驗室測試,有望逐步應用於上海地鐵。不久的將來,用戶不用掏出手機,藉助人臉識別技術,僅靠刷臉就能進站,並完成支付;通過多模態智能語音交互技術,將可實現語音售票,乘客只需要說出目的地,售票機便會自動推薦坐到哪一站;基於視頻識別的智能客流監測技術,則可替代肉眼,觀察車站客流速度、密度、擁擠指數等,再結合運營和氣象信息,預測流量變化,幫助疏導客流、應急調度、防範危險。

「改革开放再出发」上海地铁有哪些不为人知的历史?首度披露

過往誠可憶,未來猶可期。上海地鐵將不忘初心,砥礪前行,結合改革發展實際,強化工作落實,推進上海地鐵進入新水平、新時代,確保集團2020年實現“國內領先、國際一流”的戰略目標。

信源:新民晚報 地鐵萬象

文字:曹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