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數地區突破6元!都在吹噓6月豬價破“6”,合理分析2018年豬價走勢!】

1.生豬生產絕對過剩

環保趨嚴,南方禁養;散戶退養,母豬減少;公開的母豬存欄數據一直下降;……各種媒體連篇累牘生豬存欄在大幅下降的信息。理論上母豬少、仔豬就少,生豬存欄降、出欄豬就少,豬價應該越來越高。可實際上豬價不僅沒有升高反而深深跌至成本線以下。

殊不知,禁養的都是養殖量相對較小的水網地理區域,傳統生豬養殖優勢區域正在大力擴產;退養的都是幾十頭以下的小散戶,規模化養豬場戶比例越來越高,大型養豬企業產能越來越大;母豬存欄數據下降,主要是養豬場戶規避環保稅瞞報的結果,加之飼養管理技術的提高,實際上母豬每年提供的斷奶仔豬頭數、出欄肥豬頭數都在顯著上升,母豬生產成績更高。

生豬生產絕對過剩,供大於求,這是豬價走低的內因。

2.豬肉產量相對過剩

生豬生產過剩,直接導致豬肉產量過剩;加之趨向於養大豬、超大牛豬,標豬出欄均重由以前90~110公斤上升到100~120公斤,單產顯著增加。

再者,進口豬肉量呈數十倍猛增,走私肉十分猖獗,豬肉過剩已是不爭的事實。

肉多,肉價自然便宜,在農貿市場豬肉供貨充足的同時,也拉低了豬價,這是豬價低的外因。

3.消費水平低於預期

近年來,我國人們生活水平得以快速提高,豬肉主導餐桌上副食品的指數在逐漸下降,並且牛肉、羊肉、禽肉、魚肉等其它替代品也越來越多,對豬肉的消費需求逐漸變少,實際人均豬肉消費水平低於國家公佈的標準,間接導致豬肉過剩。

4.屠宰企業聯合壓價

國家實施定點屠宰,取締小刀手,其目的十分明確,就是要確保肉食品安全。但是在定點屠宰多年運作下,屠宰企業已經形成壟斷行業,一家獨大,對生豬收購價格和豬肉批發價格的話語權逐漸加重。

豬價上漲的原因

供應端:

1、標豬季節性偏緊

可以看出200-230斤的豬較多,230-300斤豬相對較少,另外跟網友諮詢更驗證了這一點,都說標豬少,偏小體重豬存欄較多。

2、養殖戶壓欄和企業挺價

近日豬價較之前相比5月上中旬處於高位,就當前的價格,部分養殖戶成本做得好的,已經實現不虧損,養殖戶壓欄惜售以及規模豬場挺價,增加收豬難度,屠宰企業挺價收豬。

3、天氣因素

部分地區強降雨,阻礙生豬調運,被調往區域豬價上漲。

需求端:

1、隨著氣溫升高,肉類消費逐漸進入淡季,需求下降。

2、臨近端午,屠宰企業有一定的備貨需求,但因凍肉庫存較多,備貨量不大。

3、屠宰場有抬高肉價出庫存意願。據瞭解凍肉一般銷往工廠、學校等地方。高考結束,學生將要放暑假,預計凍肉銷量也不好。

當前生豬市場只是出現階段性的供大於求,供需局面並未出現實質性扭轉,在豬週期的下行階段大環境下,豬價很難出現大漲。

補欄風險大

受生豬價格微幅上漲影響,養殖戶補欄積極,5月中旬仔豬價格上漲,截止6月15日15kg外三元仔豬價格達到26.04元/公斤。針對不同地區豬價不同,養殖場本身的成本也不同,盈利也就不一樣。

建議措施

1)是嚴格貫徹環保法律法規,取締所有扶持養豬企業的政策,大型養豬企業與小散養豬戶公平競爭,達到削減豬週期波動強度的目的,促進生豬生產持續健康發展。

2)是在加強生豬屠宰監管的前提下,適度放開小刀手,打破屠宰企業的壟斷行為,即讓市民吃上放心肉,也該讓市民吃上價格適宜的肉。

3)是加強海關檢疫檢驗,減少進口或不進口飼餵瘦肉精的美國豬肉;嚴格控制越南等南亞國家的走私豬肉;取締國儲肉;還一個清淨的國內豬肉市場。

針對目前補欄問題,豬易大數據建議豬友們不要只看當前豬價變化而輕易去做決定,盲目補欄,計算利潤後再做打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