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當年別的省不願接收中科大?

東方名剪店長大山


LINK科技

首先,當年中科大最先考慮的就是今天的河南南陽市,因為作為當時和今天都是人口大省的河南來說,太需要一所好大學了,而中科大就在這時準備落戶河南。


其實當年有好些所名校在中央的統一部署下進行外遷,其中就包括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北京建築工業學院、北京輕工業學院、北京機械學院、北京電力學院、北京水利水電學院、北京石油學院、北京地質學院、北京礦業學院、北京農業大學、北京農業機械化學院、北京林學院、北京鐵道學院等十三所農林地礦油水電等工科院校遷出北京,遷往今天的河南、河北、安徽、江西等地。



當時中科大打算把校區放到湖北或者河南,首先去湖北的沙市進行考察,沙市已經有了有科學院的幹校,所以就不合適了,然後就考慮到在河南省選址建校。

當時的考察組來到了河南,雖然當時的領導並不歡迎中科大在河南建校,但是中科大當時有中央的介紹信,所以也只能接待了中科大的工作人員,並告訴他們可以去南陽看看。

後來中科大來到了南陽,南陽的領導也接見了中科大的工作人員,但是南陽領導給出的意見是,學校的用地三五千畝都不是問題,但是目前沒有接收一所大學的能力。

其實當時南陽考慮的最多的還是當時師生的口糧問題,畢竟當時作為一個人口大省,基本的口糧都成問題,更別提加上一所大學師生的口糧了,畢竟在那個計劃經濟時代,糧食還是很稀缺的。

不光是當年的中國科技大學,還有當年的中國地質大學落戶平頂山一事,當時的河南省領導同意在平頂山建設中國地質大學,但當時關於具體操作一直沒有進展,而當時的校領導層聽說外遷的許多學習都去了武漢,於是就上報中央,看能不能落戶武漢,最後獲批,河南又一次和一個名牌大學擦肩而過。


商丘身邊事兒

1969年,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奉命外遷,當時的選址有四個,分別是河南、湖北、江西和安徽。那為什麼最後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卻落址於安徽合肥呢?

江西當時已經“落戶”了清華大學、北京大學的“五七幹校”,考慮到大學的地域平衡問題,所以中科大當時並未把江西作為首選地址,而且當時的江西也明確表示無法接納中科大落戶,畢竟對於一個經濟不發達的地區,一下子擠進多所大學,在當時溫飽問題都解決不了的條件下,的確困難很多。

河南的情況與江西類似,當時的經濟條件也好不不到哪裡去,最權威的說法是擔心大學師生擠佔河南省的副食口糧。我也查詢了1969年左右的人口數據,河南省當時的人口為5800萬,僅次於山東。而且當時河南還接納了北京對外貿易學院,在當時的條件下,一個人口大省,如果一下子湧入大量的師生,“吃飯問題”的確是個大問題。有人說是當時領導沒有遠見,但是我不這麼認為,不在其位不謀其政,我們很難站在當時河南領導人的位置去思考問題,畢竟他要考慮的更多。

而湖北省當時已經落戶了中科院的五七幹校,也明確表示沒有合適的地方安排中科大。

就這樣,四個備選地,三個拒絕後,中科大被安徽領導人爭取到了。儘管當時中科大考查完安徽宣城和安慶後表示不合適,但當時的安徽領導人費盡心思,騰出了合肥師範學院和銀行幹校用來安置中科大,可以說當時的安徽,為了留住中科大,使出了九牛二虎之力,並明確表示“再苦,安徽人民不吃不喝也要把中國的科學苗子保住”。就這樣,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就在安徽合肥落地生根。

滴水之恩當湧泉相報,在五七幹校撤銷後,雖然大部分外遷高校紛紛回遷,但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卻繼續留在了安徽合肥,用豐厚的科研成果繼續回報著安徽。


春風下的楊柳

中國科學技術大學(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of China),簡稱“中國科大”,位於安徽省合肥市,由中國科學院直屬,中央直管副部級建制,位列“雙一流”、“211工程”、“985工程”,入選“珠峰計劃”、“111計劃”、“2011計劃”、“中國科學院知識創新工程”、“卓越工程師教育培養計劃”,為“九校聯盟”成員、中國大學校長聯誼會、東亞研究型大學協會、環太平洋大學聯盟成員,是一所以前沿科學和高新技術為主、兼有特色管理理和人文學科的綜合性全國重點大學。[1] 中國科學技術大學1958年9月創建於北京,她的創辦被稱為“中國教育史和科學史上的一項重大事件”;建校後,中國科學院實施“全院辦校,所繫結合”的辦學方針,彙集了嚴濟慈、華羅庚、錢學森、趙忠堯、郭永懷、趙九章、貝時璋等一批科學家,建校第二年即被列為全國重點大學;1970年初,學校遷至安徽省合肥市,開始了第二次創業;1978年以後,學校創辦少年班、首建研究生院、建設國家大科學工程、面向世界開放辦學等新舉措;也是唯一參與國家知識創新工程的大學。 據2016年8月學校官網信息顯示,校佔地面積145萬平方米;有教學與科研人員1812人;在校學生15500多人,其中博士研究生1900多人、碩士研究生6200多人、全日制本科生7400多人。截止至2017年6月,學校有20個學院(含5個科教融合共建學院)、30個系,開辦37個本科專業;設有研究生院,以及蘇州研究院、上海研究院、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先進技術研究院。[2]

20世紀50年代,中國當時的科技力量和綜合國力十分薄弱,難以適應國家發展和國際競爭的需要。作為全國學術科研中心的中國科學院雖擁有眾多的高級科學人才,但急需補充優秀的後備力量,特別是國內新興技術學科方面的尖端科技人才。而當時從高等學校分配的畢業生,在數量和質量上都難以滿足需要。在這種情況下,利用中國科學院自身優勢,創辦一所培養新興、邊緣、交叉學科尖端技術科技人才的新型大學,就成為科學院領導和許多科學家的共同構想。


1958年3月18日,在中科院第三次院務常務會議上,院長郭沫若提出,為了培養幹部,可以考慮科學院附設高等學校。 1958年5月9日,中國科學院黨組書記張勁夫代表科學院黨組向負責全國科技工作的聶榮臻副總理和中宣部呈交請示,建議由中國科學院試辦一所大學。聶榮臻副總理隨即向周恩來總理彙報科學院擬辦大學一事,得到周恩來總理的首肯。5月2日,聶榮臻副總理向中共中央書記處提交報告。 1958年6月2日,經中共中央書記處會議討論後,中央政治局常委、總書記鄧小平批示“書記處會議批准這個報告,決定成立這個大學。”劉少奇、周恩來、陳雲等也審批同意了中央書記處的決定。

1958年6月8日,中國科學院院長郭沫若主持召開學校籌備委員會第一次會議,決定學校定名為“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同時成立大學籌備委員會,會議通過了建校方案和1958年招生簡章,明確教學設備原則上由科學院各有關研究所負責。會議決定學校設置原子核物理和原子核工程系、技術物理系、化學物理系、物理熱工系、無線電電子學系、自動化系、力學和力學工程系、放射化學和輻射化學系、地球化學和稀有元素系、高分子化學和高分子物理系、應用數學和計算機技術系、生物物理系等12個系;並與北京大學、清華大學建立聯繫協作關係?



同年7月28日,學校籌備委員會舉行第一次系主任會議,會議決定增設應用地球物理系,成立普通物理、普通化學、數學和政治課等四個小組。 根據聶榮臻副總理指示,原中央黨校在玉泉路的二部讓給中國科大當校址,中科學院院部和各研究所支援了一大批幹部、教室、工人、圖書資料和實驗設備。

為解決招生問題,中國科學院黨組報請中央批准,從各省、市當年考生中由中國科大優先錄取1600名新生。6月18日,《人民日報》、《光明日報》、《中國青年報》登載了中國科大招生簡章。 9月初,在北京考區錄取的150名新生提前報到,參加整理校園和修建操場等義務勞動;9月15日,京外新生辦理報到註冊手續,全校共錄取1634名學生。


開學前夕,郭沫若起草校歌歌詞,並廣泛徵求修改意見。9月19日,郭沫若與全體學生第一次見面,並請校歌作曲者、全國音協主席呂驥為學生教唱校歌《永恆的東風》。[4]

1958年9月20日,中國科學技術大學成立暨開學典禮在中國人民解放軍政治學院大禮堂舉行。次日,《人民日報》、《光明日報》均以《中國教育史和科學史上的一項重大事件》為題報道了中國科大的誕生。

1959年,中國科學情報大學併入中國科大,設立科技情報系,1960年該系撤銷,學生分別併入物理、化學、生物等系科專業。1964年4月,中國科學院同意將原來的13個系合併成數學系、物理系、近代化學系、近代物理系、近代力學系、無線電電子學系6個系。教育部核定學校設定專業24個,1966年減為23個,學制5年。根據中國科學院的要求,系和專業調整後,專業課程不變,教研室繼續保留,以便經常和研究所取得密切聯繫。 在1959年5月中共中央的《關於在高等學校中指定一批重點學校的決定》中,被列入16所全國重點大學之一,排名第四,成為這批重點高校中最年輕的大學。 中國科大1963年開始招收研究生,1964年中國科學院京區研究所錄1964年中國科學院京區研究所錄取的200名研究生也由中國科大負責基礎課教學。地球物理學家趙九章曾致函科學院領導,建議中國科大開辦研究生院。科學院對由中國科大在中關村開辦研究生院問題也曾提出方案,後因“文革”動亂而擱淺。


1960年中國科大與科學院計算研究所聯合研製成功“107計算機”,這是中國第一臺自行設計研製的通用數字計算機,也是中國高校中第一臺電子數字計算機。1960年2月,學校召開第一次科學研究工作報告會。1963年9月,為紀念建校五週年出版的《科學論文集》,選入師生論文共80篇。

截至1966年,中國科大為國家培養了4710名畢業生,85%分配在科研部門和高等院校工作,絕大部分成為業務和領導骨幹。在前三屆畢業生中,後來當選為“兩院”院士者就有29人,在全國高校同期畢業生中名列第一。[4] 文革時期 1966年5月,“文化大革命”在全國範圍爆發,學校停止招生,教學、科研工作被迫停頓。1961級學生在校長達6年半之久,至1967年12月方畢業分配,走上工作崗位。研究生至1968年才派遣完畢。

1966年6月,根據中共北京市委要求,中國科學院向中國科大派駐工作組。此後,揭發會、批鬥會、大字報、大辯論持續不斷,掀起了全校文化大革命的高潮。至7月29日,駐校工作組才根據上級決定,撤離科大。 1968年3月5日,中國科大革命委員會正式成立,次日開始辦公,在革委會各辦事機構健全之前,統管一切有關革委會事宜。


1968年8月,解放軍駐京“毛澤東思想宣傳隊”200餘人、首都工人“毛澤東思想宣傳隊”兩批300人進駐科大,領導學校“鬥、批、改”運動。 1969年2月27日,學校成立教育革命組。之後,學校陸續派出了11支教育革命探索小分隊,共77人分赴部隊、農村、工廠進行教育革命探索,併到上海取經。

1969年7月9日,中國科技大學教育革命調查組草擬出《關於走共大道路,重建無產階級新科大的初步意見》一稿,其主要精神是:以江西共產主義勞動大學為榜樣,向清華、北大學習,到江西創辦教育革命基地。7月15日~23日,學校派出多人分批去湖北、江西、東北等地選點辦“五·七”幹校,以便幹部輪流下放勞動鍛鍊。

1969年10月26日,中共中央下發《關於高等學校下放問題的通知》,劉西堯經與安徽省革命委員會主任李德生協商,指令中國科大“戰備疏散到安徽省安慶市。先遣人員90人12月初趕赴安慶,隨後900人到達該市,被安置在安慶市委黨校的一棟三層小樓裡,擁擠不堪,食宿等基本生活無法維持。 中國科大自1969年12月開始遷入安徽,至1970年10月基本完成搬遷。總計組織貨運裝車70餘次,運貨量865噸,裝運儀器、器材、圖書、檔案等35000箱;遷出家屬470多戶,組織職工、學生、家屬客運20多批,約6000人次,用火車皮510多節,搬遷費達77萬元。 1971年9月,國務院決定將中國科大改為安徽省與第三機械工業部雙重領導,以安徽省為主。


學校遷入合肥時,儀器設備損失2/3,教師流失1/2以上。教學、生活用房嚴重不足,校舍面積不到6萬平方米。1972年,全校講師以上職稱的教師不足百人。

1972年,學校重建了數理化基礎課教研室,廣大師生在十分惡劣的條件下開始了教學科研工作。學校決定將分佈在全國範圍各種崗位上的300多名1968~1970屆畢業生招回學校進修,舉辦“回爐班”。“回爐班”結業後,他們與學校從各地所招的200餘名教師一起充實了學校的教師隊伍,使隊伍建設取得重要進展,為後來形成以年輕人才為主體的師資隊伍奠定了良好的基礎。在此期間招收的1972~1976級工農兵學員,學制改為3年。


1973年3月,經國務院批准,中國科大改為安徽省和中國科學院雙重領導,以安徽省為主。

1975年9月,中國科學院經請示國務院,決定中國科大由以安徽省領導為主改為以中國科學院領導為主。同年,主持中國科學院工作的院黨的核心小組第一副組長鬍耀邦在準備向國務院提交中國科學院《彙報提綱》的同時,指示科大代表科學院起草向國務院彙報的《關於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幾個問題的請示報告》。在報告中,提出中國科大要通過擇優錄取應屆畢業生、試辦研究生班等建議。報告上報後,鄧小平圈閱同意。 當中國科大準備實行經鄧小平指示同意的辦法招生時,全國掀起“反擊右傾翻案風”,《關於科技工作的幾個問題》被誣衊為“復辟”、“回潮”的“毒草”。

至1977年底,中國科大校舍面積達11.8萬平方米,全校教職工2300餘人,其中教師1157人,教授8人,副教授10人,講師126人。[4] 重新崛起


我若為王666

其實題主的這個問題可以有更簡單的問法,那就是:為什麼中科大當年外遷沒有落戶河南,而是最終卻落戶安徽合肥呢?

河南省拒絕中科大落戶的原因

一提到這個問題,我想很多人都是非常不解的,甚至河南省本地的人都會認為這是河南省領導做的一個非常錯誤的決定,如果當年中科大來河南時,當時領導同意落戶,那麼今天河南省的高校水平也不至於到這個地步。

河南省作為一個高考的絕對大省,每年高考考生有80萬人左右,在這種情況下,一個大聲居然沒有一所985高校,而211高校也只有鄭州大學一所。甚至鄭州大學的實力也不太被認同,被人說為是國家照顧地區才給的!

但是我想這個問題最直觀的原因就是當年河南省不想負擔中科大這麼一個大機構的師生的口糧問題,那個年代大家都知道,還是計劃經濟,或者談不上什麼經濟,能吃飽就行了!

而河南省作為一個人口大省,基本的口糧都成問題,更別提加上一所大學師生的口糧了,在那個時代,糧食還是很稀缺的。

另外我想,當時河南省的領導是不是也考慮到河南大學的問題,所以沒有同意中科大的落戶請求!

安徽省同意接受

當時中科大外遷的選擇有河南、湖北、江西和安徽,但是前三個因為種種原因都被否決後,中科大被安徽領導人爭取到了。

雖然中科大考查完安徽宣城和安慶後認為不適合在這裡落校,但當時的安徽,為了留住中科大,使出了九牛二虎之力,並明確表示“再苦,安徽人民不吃不喝也要把中國的科學苗子保住”。

現在中科大的發展勢頭非常好,不知道當年的決定是否有人後悔!不過領導要從全省考慮也是不好被猜測的!

希望大家能夠關注我,我會繼續為大家帶來更多精彩的內容!


誰不曾彷徨

河南省作為一個高考的絕對大省,每年高考考生有80萬人左右,在這種情況下,一個大聲居然沒有一所985高校,而211高校也只有鄭州大學一所。如果當年中科大落戶河南,那麼今天河南省的高校教育水平也不至於到目前這個地步。 那麼為什麼中科大最終沒有落戶河南呢?



1.河南是個農業大省

大致經過是:當時的考察組來到了河南,雖然當時的領導並不歡迎中科大在河南建校,但是中科大當時有中央的介紹信,所以也只能接待了中科大的工作人員,並告訴他們可以去南陽看看。後來中科大來到了南陽,南陽的領導也接見了中科大的工作人員,但是南陽領導給出的意見是,學校的用地三五千畝都不是問題,但是目前沒有接收一所大學的能力。


其實當時南陽考慮的最多的還是當時師生的口糧問題,畢竟當時作為一個人口大省,基本的口糧都成問題,更別提加上一所大學師生的口糧了,畢竟在那個計劃經濟時代,糧食還是很稀缺的。

2.領導不同意

根本原因是當時河南省的領導沒有同意中科大的落戶請求,而 安徽省同意接受 。其實當時中科大外遷的選擇有河南、湖北、江西和安徽,但是前三個因為種種原因都被否決後,當時的安徽,為了留住中科大,使出了九牛二虎之力,才把中科大保留住。



現在中科大的發展勢頭非常好,不知道當年的決定是否有人後悔!


唱歌的小青蛙

其實,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後來也多次向中央申請遷回北京,然而,由於中科大的玉泉路校區已劃撥給別的單位使用,所以遲遲沒能遷回。

同時,安徽合肥為了挽留中科大也是盡心盡力:單獨給中科大安裝暖氣,而地處南方的合肥是不集中供暖的;安徽還爭取到中科院研究所落地,在此基礎上逐步發展成科教名城;專門批”科學島“給中科大作為科研基地等。


水青山黛23

這個問題不可能由科大人來回答,科大人最多隻能搞清楚自己的問題,至於別人是因什麼拒絕的,那是別人來回答的。我還曾經採訪過文革前留校隨遷的一些老校友,如史、程、陳、王、許、阮等多位老教師,專門請他們談南遷。他們也只能談自己是如何跟車走的,先去了哪裡後去了哪裡,當然合肥師範學院和銀行幹校的環境。有的老師受網絡的影響,說他們在安慶無法安置就去合肥找李德生。我提醒他我看過《李德生回憶錄》,講自己在1969年九大召開後很快就調到中央軍事組工作,雖然還兼任安徽省的職務但很少過問。你能確定一定是李德生幫助把科大安置到了合肥?他馬上就承認學校具體派誰到安徽合肥是如何聯繫的,他不是當事人,不能確定。我們說歷史問題,不要想當然,沒把握就亂講。但我可以肯定,最初中國科學院要科大搬走的時候,確定的第一站是安慶,然後以文件的方式下達執行。至於之前學校是否聯繫過河南江西等省,是派誰去聯繫的,至少上述幾位教授都說不清楚。


笑著和歷史告別

古人云,肉食者鄙,未能遠謀!

今日依然。

河南省當年以糧食緊缺為由,拒絕了中科大。這是河南教育的不幸,也是中科大的幸運。

經過安徽省努力爭取,中科大搬到安徽合肥。

對於遠嫁過來的媳婦,安徽給予了很多特殊照顧。最好的校舍,第一批空調等,全部都是讓位了這位媳婦。中科大從1958年,到現在2018,已經和安徽融為一體!為安徽的科技發展上,中國的科技發展做出了突出貢獻。

從如今發展來看,應該感謝當年的安徽省委省政府,大局觀,格局超前!

令人感到搞笑的是,當年的當事人,安徽省委書記就是河南南陽人!


南方的北方人

那個年代,農業還基本上沒有機械化,所以糧食產量也不高,而作為一個糧食大省,財稅也是以農業為主,而且社會上人們忙著搞鬥爭,經濟更是雪上加霜。接收這樣一所高水平的大學,肯定需要土地、撥款等方面的大量投入,這些省份不願意接收中科大也是可以理解的。但是,更多的方面是當時這些省份的領導層眼光不長遠,沒有考慮這樣一所高水平大雪對當地社會水平的巨大推動作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