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志强说城市化进程无法抵挡!中国城市化到底还有没有空间?

任志强说城市化进程无法抵挡!中国城市化到底还有没有空间?

6月上旬,在厦门举行的一场论坛上,知名地产大咖任志强带来了50页的PPT、做了长达1小时的精彩演讲。和以往犀利的风格一致,任志强金句频发,句句精辟、干货满满。

其中,他特别提到了中国城市化,认为城市化进程无法抵挡,房地产市场根本不用担心。其实,这么多年,任志强看多看涨房地产,其理论核心和支柱就是中国城镇化的大趋势。正是因为中国城镇化的大趋势,房地产才不断发展。

关于城镇化,任志强在这次论坛上再次提及:“发达国家发达地区城市人口比例高达73%,但中国到2017年仅有41%左右。”城市化是人类进步的动力,中国的城市化率,按国际通行标准,不过40%出头,还非常低,离70%的目标,远得很,这需要440亿平方米城市住房,全国现在城市住房为220亿至240亿平方米,再加上独居家庭的迅速增加以及改善的需求,供给缺口很大。

任志强说城市化进程无法抵挡!中国城市化到底还有没有空间?

在他看来,未来,城市化率发展如何,是中国经济能否持续快速发展的重要条件。人才政策加速了城市化率进程,西安、武汉等城市靠着人才政策大幅提高了城市人口流入速度,人口战略是未来发展的基础。

有人问,未来十年房地产市场怎么样?任志强认为,不管怎么样,城市化进程是无法抵挡的。从未来的发展看,房地产市场的未来根本不用担心。现在,有很多人担心政策变化,事实上,政策变化还不如人口变化。

最大人口变化是未来中国独生户大量增加。对于政策来说,我们每个人都会担心政策变了,政策变化不如人口变化,最大人口变化是独居户,到目前为止我们独居人口达到7500万人,过去3年每年独居户以30%-40%的速度增长,这7500万里头其中一部分是老人,大约要占3500万人,另外一部分是80后、90后、00后,00后不会再跟父母住在一起了,哪怕是一个人他也要单独一个出去住,所以表面上看,中国在计算户籍人口时候,一个家庭已经满足一套房,但要是把独居户算上的话,我们的房产远远不够。

那独居户的发展趋势是什么,如果按照欧洲、北欧大概平均40,按西欧算,大概平均30左右,就是全球的发展趋势都导致大量的独居户增加,而不会减少,其中和老龄化有关,导致欧洲越是老人越住大房子,年轻人住小房子,因为年轻人会到老人家里去回去庆祝生日、圣诞节,而老人绝不去年轻人家里。

反而中国人因为要带孩子,所以把老人请到家里,但是独居户不再跟老人住在一起,我们估计在几年以后会导致大到25000万。现在全国一共多少了,一共就3亿,如果要再增加两亿家庭的话,那么得需要多少房子,那么大家需要自己计算,所以未来的需求会越来越大,这是我们当前取得的几个问题,他认为能解决问题,我个人觉得这些都解决不了。

其实,不但是任志强,还有一些经济学家也认为中国城镇化进程还有空间。

中国城市和小城镇改革发展中心首席经济学家李铁,也发文谈从城镇化的视角来重新认识房地产。

任志强说城市化进程无法抵挡!中国城市化到底还有没有空间?

他认为,从城镇化进程来看,未来中国城镇人口还要增加。现在户籍人口城镇化率是42.35%,常住人口城镇化率是58.53%。即使到2020年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达到60%,到2030年可能达到70%,但是常住人口和户籍人口的差距仍然为16个百分点多。也就是说在城镇就业的2.8亿存量农民工,因为户籍的原因,绝大多数并没有在城镇买房。如果实现了城镇化率到70%,还要增加两亿多人口。就会出现住房结构在空间上的变化。另外还有7300万的城镇间流动人口,从小城镇和中小城市到大城市的就业人口,他们的住房一部分在原户籍所在地,现在随着就业的迁徙,需要在就业所在地购买和租赁住房。这种随着城镇化进程带来的就业空间变化会决定着我们未来的房地产发展趋势,将会是长期持续增长的。而不能用人均静态的住房面积的计算方法来评价我们的房地产发展走到尽头了。其实在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内,中国的房地产市场还有非常大的潜力。

那么,我国城镇化到底进行到什么程度了呢?下面是一个权威的统计。

2017年7月,国家统计局发布文章称,我国城市规模不断扩大,城镇化水平持续提高。数据显示,2016年末,我国城市数量达到657个,市辖区户籍人口超过100万的城市已经到了147个。

同时,城镇化水平继续快速提高。数据显示,2016年城镇常住人口为79298万人,乡村常住人口为58973万人,城镇常住人口比重为57.35%,与2012年相比,常住人口城镇化率提高了4.78个百分点,年均提高1.2个百分点,城镇常住人口增加8116万人,年均增加2029万人。

根据发达国家的城市化经验,城市化率在30%~70%期间是加速城市化的时期,而发达国家的城市化率在80%左右。也就是说我国目前仍处于加快城市化的阶段。

而今年政府工作报告也提到提高新型城镇化质量。今年再进城落户1300万人,加快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优先发展公共交通,健全菜市场、停车场等便民服务设施。有序推进“城中村”、老旧小区改造,完善配套设施,鼓励有条件的加装电梯。加强排涝管网、地下综合管廊等建设。新型城镇化的核心在人,要加强精细化服务、人性化管理,使人人都有公平发展机会,让居民生活得方便、舒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