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元璋的“稻草人”, 到底震慑住了几个贪官污吏

要说朱元璋最恨的一类人的话,那大概就是贪官了。当朱元璋还是朱重八的时候,他就对贪官恨的牙痒痒,如果不是因为贪官将赈灾粮食给贪了的话,大概他的家人也不会饿死,而他也不会走上造发的道路。

正是因为小时候的经历,当朱元璋当上皇帝之后,手上有了最高的权力的时候,他开始了对贪官的严厉打击。乱世用重典,这一点是朱元璋一贯坚持的作风。在洪武年间,国家刚刚建立不久的年代了,为了起到杜绝贪官污吏的作用,朱元璋除了制定了《大明律》以外,还经常出版一些惩治贪官的实践教材如《明大诰》系列丛书。

朱元璋的“稻草人”, 到底震慑住了几个贪官污吏

《明大诰》里面详细记载了这些年来朱元璋对于贪官污吏的处置办法,而这里面最吓人的非“剥皮揎草”莫属了。自唐宋以来衙门的结构一般都是大门、戒石、鼓楼、二门这些结构,但是在明朝不一样,他们在大门与二门之间还修建了一个土地祠,这个土地祠可不是用来祭祀土地的,而是专门用来放置“稻草人”的。

每当官员们进出衙门的时候,看到这些“稻草人”都吓得心惊胆战的。有人肯定会奇怪,稻草人有啥可怕的,农田里到处都是。这个“稻草人”可不一样,这个是真的“稻草人”,是用真的人皮塞上稻草做成的稻草人。而且这些“稻草人”里面很有可能有这些官员的上任,你说能不害怕不,说不定哪天自己也进去了呢。

朱元璋的“稻草人”, 到底震慑住了几个贪官污吏

原来在洪武年间,贪官实在太多了,光是“郭恒案”和“空印案”就杀了好几万人。但是就算是这么严苛的刑罚依旧是抵挡不住人们的贪欲,依旧是有人顶风作案贪赃枉法。没办法,嫉恶如仇的朱元璋只能想出这么一招“剥皮揎草”,先是将贪污官员斩首示众,随后用刀将皮一点点剥下来做成袋状,最后在塞进稻草做成“稻草人”。

为了起到警示后人的做,在衙门的大门与二门之间专门修建一个土地祠用来放“稻草人”。时刻警戒着继任的官员,告诉要当贪官就要做好成为“稻草人”的准备。

朱元璋的“稻草人”, 到底震慑住了几个贪官污吏

朱元璋的“稻草人”到底在他的反贪工作中起了多大作用,我们不得而知。我们只知道整个洪武年间的贪官污吏层出不穷,毕竟人的贪欲是无穷的,可以震慑住一时,但是绝对震慑不住一个朝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