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3-2018,75年的歷程,壽光市工商行政管理局的前生今世

1943-2018,75年的历程,寿光市工商行政管理局的前生今世

1943-2018,75年的历程,寿光市工商行政管理局的前生今世

1943年9月10日,壽光縣工商管理局。

按照中共山東分局在各地設立工商管理局的指示,壽光縣工商管理局在抗日根據地建立,業務隸屬渤海軍區工商管理分局管理。主要職責是在縣委的領導下與敵人作經濟鬥爭,打破日偽軍對根據地的封鎖,粉碎其經濟掠奪,儘快發展根據地經濟,保障人民生活和軍需物資的供應,打擊奸商和投機經營,確保抗日戰爭早日勝利。

1946年8月,壽光工商支局和羊口工商市局。

根據解放戰爭的需要,渤海區壽光縣工商管理局撤消,同時成立壽光工商支局和羊口工商市局,業務隸屬清河專區工商管理局管理。主要職責是經辦工商企業方面的業務,組織商民貿易和公營商店經濟,溝通物流,平抑物價,穩定金融,負責稅收和緝私,支援解放戰爭。

1950年,壽光縣人民政府工商科和壽南縣人民政府工商科。

壽光工商支局撤消,壽光、壽南兩縣政府分別設立工商科,業務隸屬清河專區工商管理局管理。主要負責工商企業的行政領導,主管私營商業開歇業申請審批,檢查非法走私活動,從方針政策上領導市場,管理物價。

1953年8月,壽光縣人民政府工商科。

壽光、壽南兩縣合併後,壽南縣工商科撤消合併於壽光縣人民政府工商科,下設城關、上口、侯鎮、紀臺、邢姚5個交易所,人員編制12人。

1956年,壽光縣商業局。

工商企業歸口管理,縣政府工商科撤消,業務歸屬壽光縣商業局管理。

1960年2月8日,壽光縣市場管理委員會。

壽光縣人民委員會成立市場管理委員會,辦公室設在商業局,工作重點是發展個體商販,恢復廟會、物資交流會,豐富城市副食品供應,克服經濟困難。

1961年初,壽光縣市場物價管理委員會。

為加強農村集貿市場管理,市場管理委員會更名為市場物價管理委員會,負責轄區內的工商企業登記和集市貿易管理。1963年4月,縣供銷社從商業局分開後,市場物價管理委員會辦公室由縣供銷社代管,負責全縣的市場管理工作。1965年初,又由縣供銷社轉為商業局代管。

1969年10月15日,壽光縣工商行政管理辦公室和打擊投機倒把辦公室。

壽光縣革命委員會成立工商行政管理辦公室和打擊投機倒把辦公室,兩辦取代了原市場物價管理委員會的工作,實行一個單位兩個牌子,設在商業局,受縣革委辦公室直接領導。

1975年11月,壽光縣革命委員會工商行政管理局。

壽光縣工商行政管理辦公室和打擊投機倒把辦公室合併改為壽光縣革命委員會工商行政管理局,雖受商業局統一領導,但獨立開展工商行政管理工作,基層管理所更名為“壽光縣**公社革命委員會工商行政管理所”,受工商管理局和公社革委的雙重領導。

1978年2月1日,壽光縣工商行政管理局。

壽光縣革命委員會工商行政管理局正式改為壽光縣工商行政管理局,與商業局分設。1980年4月,各基層工商所更名為“壽光縣**工商行政管理所”,直屬縣工商局領導。

1993年8月8日,壽光市工商行政管理局。

壽光撤縣設市,壽光縣工商行政管理局相應改為壽光市工商行政管理局。

2015年3月,壽光市市場監督管理局。

根據根據中共濰坊市委、濰坊市人民政府批准的《壽光市人民政府職能轉變和機構改革方案》(濰辦字〔2014〕54號)和中共壽光市委、壽光市人民政府印發的《壽光市人民政府職能轉變和機構改革實施意見》(壽發〔2015〕5號),設立壽光市市場監督管理局(掛市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牌子),為市政府工作部門。將原壽光市工商行政管理局、原壽光市質量技術監督局、原壽光市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的職責劃入壽光市市場監督管理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