伴读|文化的介入与沉淀是教育的出路

伴读|文化的介入与沉淀是教育的出路

伴读|文化的介入与沉淀是教育的出路
伴读|文化的介入与沉淀是教育的出路

伴读第八季 · 第一天

朗读者·王子墨

伴读|文化的介入与沉淀是教育的出路

文化是教育的极致。文化是一种状态,是一种情怀,是一种意识,是一种生命对生命的对话与交流。文化是教育的极致,教育做到极致就是文化。

文而化之,“文”就是家长的存在,“化”就是感化、转化、内化。父母的存在内化为孩子的一种情感能量和精神导向,是家庭教育的最高境界。

如果家庭教育缺少“文化”这两个字,我们做得再优秀,也缺乏一个传输的渠道。

有的父母很优秀,但是优秀的品质如果没有文化的介入,没有文化的沉淀,我们的人生积累的财富,就很难传递给孩子。

因为文化有一种特殊的功能,它具有传承性,也就是别人能继承。中国几千年的文化,是一点一点地传下来的,它具有传承的特殊功能,所以我们的家庭需要这些内容的介入。

文化的范畴很广,包括饮食文化、茶文化、时尚文化、非主流文化,等等。当然我们这里所说的文化是经过几千年时间打磨的,依然表现其生命力的文化。

守住文化之魂,在文化的空间里滋养心灵,修炼自己的教育状态,并将这种优秀的文化沉淀传递给孩子,是教育的根本。

文化的介入与沉淀是教育的出路。我们为什么从文化这个角度来介入教育?

因为和真正的教育相比,没有文化参与的教育都是一时的,和“教育”这两个字里面的内涵差得太远。

文化是教育的极致。文化是先耕耘自己的心田,然后化感为别人的传承或智慧的启蒙,我们的教育需要这样一个内在的状态。

我们先耕耘自己的心田,把地翻一翻,如果你心里面连这颗种子都没有,那就别想长出东西来。

爱是文化的起点。我们心中要有真诚的土地,翻一翻这片土地,让文化介入进来,让我们能够真诚起来。

中国文化是母亲文化。要改变教育,就要让母亲们从这种文化里面找到自己开始。爱是文化的起点,爱的启蒙者就是母亲。

爱的启蒙通过静来孕育,如果母亲有“静”这种状态,这种爱就会转化为孩子所有带“心”(信心、耐心、意志、习惯、信念、理想)的内在素养。

母爱必须通过这种静的状态,来激发和孕育孩子所有带“心”的内在素养。母亲没有不爱孩子的,但如果不具备这种状态,就会干扰打击和破坏孩子的这些内在素养。

所以母亲遇到事能够静下来,那我们身上的能量就能够传递给孩子了,就不是干着急了。

所以说爱是文化的起点,通过母亲本有的静守,静守也就是颠倒过来守静,传递和启迪孩子的心智。

用文化点亮教育之灯。为什么要讲文化?

因为只有站到文化这个空间,首先着眼于我们自己心灵的建构,把我们自己的内心整合好了,教育的灯才能点亮,我们自己才能把自己摆到那儿,照亮孩子,我们自身的教育功能才得以发挥。

如果站到别的功利的空间,这盏灯就会熄灭,站到其他的空间都不足以去面对孩子的心智和生命,都不足以去启迪他的心智,感召他的生命。

所以,我们要站在文化的空间,着眼于我们心灵的建构,教育的灯才能点亮,才能去引领孩子的成长。

伴读|文化的介入与沉淀是教育的出路伴读|文化的介入与沉淀是教育的出路

《家庭教育的捷径:以心养心》

编者著:皇甫军伟

出版社: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出版年:2012年11月

-作者-

皇甫军伟,是著名教育实践家,因突出的教育思考及教育实践,被誉为京城教育界的“五少”之一。他倡导并践行“回归心灵深处的教育”理念,让无数家庭受益。多次在中央电视台《实话实说》、《新闻会客厅》和凤凰卫视《一虎一席谈》等节目做嘉宾。

-朗读者-

伴读|文化的介入与沉淀是教育的出路

哈尔滨松北区师范附属小学 | 王子墨

座右铭:腹有诗书气自华,读书万卷始通神。

伴读|文化的介入与沉淀是教育的出路

征集朗读者

#留言互动打卡#

别忘记参与我们的伴读打卡活动哟~

▶ 三种打卡方式任你选择

活动很简单!

在每天的伴读文章下方进行评论

或者转发到朋友圈

评论内容仅为简简单单的为

“马拉松打卡!第X天”

聊生活,聊感悟,也可以分享一个笑话。

没准你可以也在这里

找到一群志同道合的朋友噢!

坚持打卡21天

跑到马拉松终点的人,将有神秘大礼等着你!

福利多多!

参与打卡的亲们有机会获得

《家庭教育的捷径,以心养心》

还可以直接与皇甫军伟老师在线解答疑惑。

伴读|文化的介入与沉淀是教育的出路伴读|文化的介入与沉淀是教育的出路

中国网教育频道出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