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藏珍品——故宫博物院元明时期珐琅精品欣赏

故宫博物院是当今国内,乃至世界上收藏中国古代金属胎(主要是铜,亦兼或有金和银胎者)珐琅器数量最多的地方。共收藏有从元代到清代,以及民国时期的金属珐琅器6000余件,其中掐丝珐琅器4000余件,画珐琅器2000余件。这些藏品,除一部分为民间作坊制造外,绝大部分是由明清两代(明代御用监、清代内务府造办处珐琅作),以及广东等由皇家所控制的机构生产的。

故宫博物院所藏金属胎珐琅器,品种齐全,除掐丝珐琅器和画珐琅器两大类外,还有少部分的錾胎珐琅器、锤胎珐琅器、透明珐琅器,以及在一件珐琅器上同时使用两种制作工艺的作品。这些作品表现出了内廷造办处、广东、西洋,以及中西合璧等不同的风格特点,用途广泛,涉及宫殿陈设、宗教祭祀、殿内建筑装饰,以及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是研究中国古代金属胎珐琅器的珍贵实物资料。

故宫博物院所藏具纪年款识的珐琅器有明代宣德、景泰、嘉靖、万历四朝,清代康熙、雍正、乾隆、嘉庆、同治、光绪等朝,以及如“老天利”、“德兴成”、“志远堂”等字号的商营作坊的珐琅制品。

典藏珍品——故宫博物院元明时期珐琅精品欣赏

【掐丝珐琅缠枝莲纹鼎式炉】

掐丝珐琅缠枝莲纹鼎式炉,元,通高28.4cm,口径17.1cm。清宫旧藏。炉为圆形,双冲耳,鼓腹,三圆柱形足,造型似青铜鼎,朴实庄重,炉内置铜镀金胆。炉腹上部以一道镀金弦纹线将炉体图案界为两部分,线上部以绿色珐琅为地,饰白色菊花纹12朵;线下部以蓝色珐琅为地,饰缠枝莲花纹6朵。三足均以蓝色珐琅为地,饰彩色菊花纹。元代掐丝珐琅器的图案装饰多以盛开的缠枝莲为主题纹饰,其特点是缠枝莲花朵舒展饱满,枝叶肥厚,并衬以小花苞。图案布局疏朗,掐丝线条奔放有力。珐琅质地细腻洁净,釉面光亮,有水晶般的透明感,尤其是葡萄紫、草绿、绛黄等几种颜色更为耀眼夺目,

似用进口珐琅釉料烧造。此炉是元代掐丝珐琅器的代表作。

典藏珍品——故宫博物院元明时期珐琅精品欣赏

典藏珍品——故宫博物院元明时期珐琅精品欣赏

【掐丝珐琅缠枝莲纹兽耳三环尊】

掐丝珐琅缠枝莲纹兽耳三环尊,元末明初,高71cm,口径36.3cm,底径23.1cm, 尊为后改器,由颈、腹、足三部分组成,颈两侧有掐丝珐琅镀金双兽耳,肩部凸起三兽首衔珐琅环,下承三铜镀金翼兽足。此尊通体施浅蓝色珐琅釉为地,饰掐丝珐琅花卉纹。腹部依次以紫、白、黄、红、白、黄色6朵缠枝莲大花构成主题图案,颈、口沿与肩部分饰缠枝莲和垂云纹,颈下与足上部均饰葡萄纹和蕉叶纹各一周。圈足内正中凸起镀金双龙,环抱阳文“大明景泰年制”楷书三行款。此尊腹部、颈部及底足处釉色明显不同。腹部釉色鲜艳明快,尤其是墨绿色及紫色晶莹亮泽,为明以后各朝所不见。而颈及足部的釉色灰暗干涩,且装饰图案的风格也与腹部不同。由此可断定,此尊是在元代珐琅罐的基础上后配颈、耳、环、足等改制而成,底款亦为后刻。

典藏珍品——故宫博物院元明时期珐琅精品欣赏

【掐丝珐琅缠枝莲纹龙耳瓶】

掐丝珐琅缠枝莲纹龙耳瓶,元末明初,高36.8cm,口径10.7cm,足径12.9cm。瓶为后改器,盘口,束颈,颈两侧饰镀金龙形双耳,垂腹,双圈足。通体以蓝釉为地,饰掐丝花卉纹。颈部为绿釉蕉叶茶花纹,颈下凸起莲瓣一周。腹部正中出弦纹1道将腹部纹饰界为上下两部分,上部饰缠枝莲6朵,下部为石榴、山茶花等各色花卉。足墙饰菊花等纹。底镌阳文楷书“景泰年制”四字双行款。此瓶珐琅釉色丰富,透明度强,尤其是晶莹的绿釉宛如翠玉。细观瓶体,花卉纹结构颇显异常,颈下部加套凸起的一周莲瓣纹装饰,其釉色同整体晶莹亮泽的釉料有别,上腹与颈衔接处口径不合而采取了外加套的办法,腹部的弦纹也是为契合上腹与下腹而加,可见此瓶之颈、上腹、下腹3部分原是由几件元代旧器的局部拼接而成。颈部两侧嵌饰的镀金飞龙双耳既可遮掩拼接的痕迹,又使整器光辉夺目。瓶底款识应为改器时加刻。

典藏珍品——故宫博物院元明时期珐琅精品欣赏

【掐丝珐琅勾莲纹双耳三足炉】

掐丝珐琅勾莲纹双耳三足炉,元末明初,通高20.5cm,口径15.3cm。炉为后改器,仿古鼎式,双冲耳,三柱足。炉口沿下一周草绿色釉地上饰缠枝白色小花,腹以下施宝蓝色釉为地,腹部饰紫、黄、深紫、白、红、黄各色勾莲6朵,三足及炉底均饰缠枝花卉纹。炉内、口沿及双耳镀金。无款识。此器釉色丰富纯正,有红、白、黄、草绿、紫、翠绿、宝蓝等7种,其中绿釉如翡翠,蓝釉如宝石,具有鲜明的元代珐琅釉色泽特征。此炉造型端庄厚重,三足及器里为后配,系元末明初的仿古佳作。

典藏珍品——故宫博物院元明时期珐琅精品欣赏

典藏珍品——故宫博物院元明时期珐琅精品欣赏

【掐丝珐琅缠枝莲纹藏草瓶】

掐丝珐琅缠枝莲纹藏草瓶,元,高23.5cm,口径7.5cm,足径9cm。清宫旧藏。瓶盘口,细颈,丰肩,铜镀金錾花足。通体浅蓝色珐琅地,瓶腹掐丝填红、白、紫、黄色珐琅缠枝莲纹。花朵硕大,枝叶肥厚,伸展自如。其珐琅质地细腻洁净,表面异常光亮,具有水晶般的透明效果。此瓶的珐琅质地和以缠枝莲花纹装饰的特点,在目前所见具确切纪年款识的掐丝珐琅器中尚未有所见,应为元代之作品。

典藏珍品——故宫博物院元明时期珐琅精品欣赏

典藏珍品——故宫博物院元明时期珐琅精品欣赏

典藏珍品——故宫博物院元明时期珐琅精品欣赏

【掐丝珐琅缠枝莲纹象耳炉】

掐丝珐琅缠枝莲纹象耳炉,元,通高13.9cm,口径16cm,足径13.5cm。清宫旧藏。炉铜胎,圆形,鼓腹,象首卷鼻耳,圈足。炉颈部浅蓝釉地,饰黄、白、红、紫四色菊花12朵。腹部宝蓝釉地,饰红、白、黄三色掐丝珐琅缠枝莲花6朵。其下饰莲瓣纹一周。此器釉质莹润,有的部分釉质呈玻璃般的透明状,珐琅色泽浑厚谐调,富丽典雅,是一件高水平的元代掐丝珐琅作品。唯其铜胆、象耳和圈足为后配。

典藏珍品——故宫博物院元明时期珐琅精品欣赏

【掐丝珐琅葡萄纹绳耳炉】

掐丝珐琅葡萄纹绳耳炉,明早期,通高11cm,口径12.8cm,足距8cm。炉折边口,绳纹冲天耳,扁圆腹,三足。炉上配有紫檀木盖,白玉镂雕鹭鸶荷花钮。炉作白釉地,口下饰小朵花纹一周,腹部饰掐丝珐琅葡萄纹,茂盛的枝叶下果实累累,或绿或紫,饱满晶莹。炉底作蓝釉地,饰折枝菊花纹,无款。此炉釉色透明纯正,尤其是紫色透如紫晶,具有早期珐琅釉色的显著特点。葡萄纹图案是明初珐琅器常见的装饰题材之一。炉口及双耳均为后配。

典藏珍品——故宫博物院元明时期珐琅精品欣赏

【掐丝珐琅缠枝莲纹球式香熏】

掐丝珐琅缠枝莲纹球式香熏,明早期,口径14cm。熏为圆球形,盖、器各呈半球状,中部有启盖钮可以开合。炉内有以大中小3层活轴相连的同心圆环,

各环轴与炉耳轴成交错十字形,无论外层球体如何滚动,悬于三环中心的炉体总会保持水平状态,无倾斜之弊,故此器又称“悬心炉”。薰外表通施天蓝色珐琅釉作地,饰各色缠枝莲3层共12朵,掐丝细致,填釉饱满,色泽稳重,纹饰流畅。盖顶、炉底及口缘处均有铜镀金圆形镂花古钱纹透孔。此器为熏香用具,结构设计奇特、精巧、合理,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唐代的出土文物中已发现数件银质悬心炉,但明早期掐丝珐琅悬心熏炉此为仅见。

典藏珍品——故宫博物院元明时期珐琅精品欣赏

【掐丝珐琅花卉纹玉壶春瓶】

掐丝珐琅花卉纹玉壶春瓶,明,御用监制造,高27.1cm,口径7.4cm,足径9cm。清宫旧藏。瓶小撇口,细颈,垂腹,双凤耳。除颈部两周镀金弦纹间饰紫地红白两色灵芝纹外,瓶体余皆浅蓝地,通饰缠枝花卉,有栀子、梅花、菊花等,腹下部饰红色菊瓣纹一周。此瓶为明御用监所造,釉质细润,色泽纯正。瓶壁被打磨得光滑如镜。其装饰集多种花卉于一器,星罗棋布,繁而不乱,艺术效果极佳,在早期珐琅器中风格独特。

典藏珍品——故宫博物院元明时期珐琅精品欣赏

典藏珍品——故宫博物院元明时期珐琅精品欣赏

典藏珍品——故宫博物院元明时期珐琅精品欣赏

【掐丝珐琅缠枝花卉纹盏托】

掐丝珐琅缠枝花卉纹盏托,明宣德,御用监制造,高1.3cm,口径19.2cm,足径15cm。清宫旧藏。盏托呈圆盘式,折边口,盘中心凸起盏槽。底足中心阴刻楷书“大明宣德年制”六字款。此盏托以浅蓝色珐琅釉为地,盏槽内饰盛开的莲花一朵,周围以绿叶相衬。盏槽外饰珐琅彩莲花、菊花等花卉纹5组。折沿上饰红、黄、蓝、白8只蟠螭纹,间以菊花纹。外壁光素。此盏托为明宣德时期宫内御用监所制造,继承了元代掐丝珐琅的风格特点,以蓝色珐琅釉作地色,单线勾勒花叶枝蔓,花朵饱满肥硕,图案布局规范,讲究对称。珐琅釉色纯正,表面温润光泽,气泡较少。此花卉纹盏托胎体厚重,色彩纯正,为宣德时期掐丝珐琅的上乘之作。

典藏珍品——故宫博物院元明时期珐琅精品欣赏

【掐丝珐琅缠枝莲纹尊】

铜胎掐丝珐琅缠枝莲纹尊,明宣德,御用监制造,高18.5cm,口径14.3cm,足径9.8cm。清宫旧藏。尊圆形,侈口,圈足,通体以浅蓝色珐琅釉为地,饰珐琅彩缠枝莲花纹,颈、腹、足上均饰四出戟,口内饰铜鎏金錾花蕉叶纹,足内镀金,錾刻十字形金刚杵,边缘处镌阴文楷书“大明景泰年制”六字款。明宣德时期的掐丝珐琅器多以蓝色珐琅釉为地,用红、蓝、黄、绿、白、紫等色珐琅釉填饰图案,色调纯正,釉质细腻,气泡较少,反映出珐琅质量的精良。其器物上的缠枝纹装饰布局疏朗,花朵饱满,通常以单线勾勒枝蔓,掐丝活泼豪放。此尊是宣德时期掐丝珐琅的代表作之一,款识系后刻。

典藏珍品——故宫博物院元明时期珐琅精品欣赏

典藏珍品——故宫博物院元明时期珐琅精品欣赏

典藏珍品——故宫博物院元明时期珐琅精品欣赏

【掐丝珐琅缠枝莲纹碗】

铜胎掐丝珐琅缠枝莲纹碗,明宣德,御用监制造,高13.9cm,口径29.7cm,足径13cm。清宫旧藏。碗直口,收腹,圈足。内壁通施蓝色珐琅釉为地,在朵朵祥云和杂宝纹之中掐饰双龙追火球纹。外壁一周施白色珐琅釉为地,以S形串联起的6朵红、黄、墨绿色缠枝莲花,布局规矩对称,纹饰绚美富丽。足内饰彩釉菊花纹,中心处有红釉“宣德年造”篆书四字款。明代宣德款掐丝珐琅器是目前所见中国古代掐丝珐琅器最早有纪年款识的制品。宣德款的掐丝珐琅器胎体厚重,器物成型规整。

典藏珍品——故宫博物院元明时期珐琅精品欣赏

典藏珍品——故宫博物院元明时期珐琅精品欣赏

【掐丝珐琅缠枝莲纹出戟觚】

掐丝珐琅缠枝莲纹出戟觚,明宣德,御用监制造,高28.4cm,口径16.4cm,足径9.6cm。清宫旧藏。觚铜胎鎏金云螭纹四出戟,阔口,体圆形,上大下小。通体以掐丝珐琅浅蓝釉为地,用单线勾勒缠枝莲纹枝干,串联多朵彩釉大花。颈部宝蓝地彩绘蕉叶纹内饰缠枝莲纹,器底无釉,足内刻双勾楷书“宣德年制”单行四字款。此出戟觚造型端正,釉色沉稳纯净,鎏金极厚,为宣德时期掐丝珐琅的典型器物。

典藏珍品——故宫博物院元明时期珐琅精品欣赏

典藏珍品——故宫博物院元明时期珐琅精品欣赏

典藏珍品——故宫博物院元明时期珐琅精品欣赏

【錾胎珐琅缠枝莲纹盒】

錾胎珐琅缠枝莲纹盒,明宣德,高5.5cm,直径11.3cm。清宫旧藏。盒圆形,直壁,平盖。通体以蓝色珐琅为地,盖面中心饰盛开的莲花一朵,周围环以枝蔓;直壁饰以彩色缠枝莲纹数朵,盖与盒体的花纹和颜色相对应。底镀金,中心署“宣德年造”阳文楷书款。此盒纹样的制作方法与掐丝珐琅不同,线条简练粗犷,它是以金属錾花技法,在铜胎表面錾刻花纹,然后在其纹样的下凹处填施各种颜色的珐琅,经过焙烧、镀金和磨光后完成的作品。此盒是目前所见唯一宣德时期有纪年款的錾胎珐琅作品,故弥足珍贵。

典藏珍品——故宫博物院元明时期珐琅精品欣赏

【掐丝珐琅缠枝莲纹炉】

掐丝珐琅缠枝莲纹炉,明宣德,高9.7cm,口径15cm,足径12.3cm。清宫旧藏。炉敞口,铜镀金龙首吞彩色云纹双耳,垂腹,圈足。炉身通体以蓝色珐琅为地,掐丝填红、黄、蓝、白等色珐琅的缠枝莲纹计2层,呈“∽”形上下相间排列,足上以彩色莲瓣纹为衬。足底镀金光素。此炉胎壁厚重,造型规整,珐琅颜色纯正,色泽蕴亮,有宝石般光泽,虽然作品无款,但宣德时期掐丝珐琅工艺特征非常明显。

典藏珍品——故宫博物院元明时期珐琅精品欣赏

典藏珍品——故宫博物院元明时期珐琅精品欣赏

典藏珍品——故宫博物院元明时期珐琅精品欣赏

【掐丝珐琅瓜果纹盒】

掐丝珐琅瓜果纹盒,明宣德,高4.6cm,直径11.9cm。清宫旧藏。盒圆形,直壁,平盖。盖面以蓝色珐琅为地,装饰2个成熟待摘的西瓜,寓意“双喜”之意;直壁掐丝填红、黄、蓝、白颜色珐琅的缠枝莲纹,盖与盒体呈对应排列。盖内和底镀金,中心均錾刻阴文“大明宣德年制”楷书款。此盒用晕染技法表现瓜果,颜色丰富,色泽如宝石般靓丽。款识字体刚劲有力。此盒是宣德时期掐丝珐琅的代表作品。

典藏珍品——故宫博物院元明时期珐琅精品欣赏

典藏珍品——故宫博物院元明时期珐琅精品欣赏

【掐丝珐琅龙凤纹炉】

掐丝珐琅龙凤纹炉,明宣德,高23.5cm,口径37.5cm,底径36cm。清宫旧藏。 炉菱花瓣式,铜镀金象首为足。外壁共9瓣,蓝色珐琅为地,每一花瓣内又做掐丝镀金菱花瓣式开光,开光内装饰彩色云龙和云凤纹,相间排列。炉底镀金光素。 此炉色彩纯正,珐琅质地晶莹,是明早期掐丝珐琅器中的精美之作。

典藏珍品——故宫博物院元明时期珐琅精品欣赏

典藏珍品——故宫博物院元明时期珐琅精品欣赏

【掐丝珐琅缠枝花纹盏托】

掐丝珐琅缠枝花纹盏托,明宣德,高1.2cm,口径19.3cm,底径16cm。盏托圆形,折边口,中心凸起杯槽。通体以天蓝色釉为地,折边饰彩釉蔓草纹一周,盘内以嫩绿色叶衬托6朵鲜艳的缠枝花。杯槽内有镀金螭纹环抱方栏,内镌阳文篆书 “景杯绍篱”四字,字体不甚规范。外底中心圈足内阴刻楷书“大明宣德年制”六字双行款。此器釉色光洁,尤以白、绿釉色为佳,所饰花纹掐丝活泼,线条流畅,作工精细。杯槽内“景杯绍篱”四字铭言简义深,意为大杯里的酒来自小箩筐里的粮,警喻王公贵族奢豪的生活来自于稼穑之艰辛。此为宣德时期掐丝珐琅器的精品。

典藏珍品——故宫博物院元明时期珐琅精品欣赏

典藏珍品——故宫博物院元明时期珐琅精品欣赏

【掐丝珐琅缠枝莲纹直颈瓶】

掐丝珐琅缠枝莲纹直颈瓶,明宣德,御用监制造,高22cm,口径2.9cm,足径9cm。清宫旧藏。瓶直口,长颈,垂腹,圈足。通体以浅蓝色珐琅为地,饰掐丝填红、宝石蓝、黄、白(砗磲白)等色珐琅釉的缠枝莲花纹。足内镌刻楷书“宣德年制”四字款。此直颈瓶造型庄重,所施珐琅釉质地细腻,色彩纯正。

典藏珍品——故宫博物院元明时期珐琅精品欣赏

典藏珍品——故宫博物院元明时期珐琅精品欣赏

【掐丝珐琅狮纹双陆棋盘】

掐丝珐琅狮纹双陆棋盘,明宣德,御用监制造,通高15.7cm,长53.3cm,宽33cm。清宫旧藏。棋盘为长方形,四壁直立,束腰,下承六足带托底座。盘内底沿四边有镀金长方框,两长边上各有12个小圆点,内嵌螺钿,是为棋位。框内卍字锦地上饰七狮戏球纹。盘内壁饰缠枝花,外壁共10开光,开光内宝蓝地上饰各种花果。盘座饰缠枝花。此盘胎体厚重,造型规矩,装饰精美,为明代御用监所造之重器。目前所知,此种盘传世仅此一件。

典藏珍品——故宫博物院元明时期珐琅精品欣赏

典藏珍品——故宫博物院元明时期珐琅精品欣赏

典藏珍品——故宫博物院元明时期珐琅精品欣赏

典藏珍品——故宫博物院元明时期珐琅精品欣赏

【掐丝珐琅狮戏球海马纹碗】

铜胎掐丝珐琅狮戏球海马纹碗,明中期,御用监制造,高10cm,口径22.2cm,足径9.1cm。清宫旧藏。碗圆形,直口微撇,敛腹,圈足。足内镀金,足外缘阴刻楷书“景泰年制”四字款。碗的内外口沿处均饰锦纹。内壁下部饰绿色海浪,上有黄、白、红、深蓝、浅黄、墨绿色海马各一只。外壁以浅蓝色珐琅釉为地,饰六只不同颜色的狮子,舞红色飘带作戏球状。明中期以后,掐丝珐琅器的图案装饰逐渐发生了变化,主要表现在题材日趋丰富多样化。缠枝莲花纹虽仍是主要装饰,但同时各种瑞兽纹样也普遍出现在珐琅器的纹饰上。布局风格则日渐繁缛。此件狮戏球海马纹碗内外壁均以动物为主题纹饰,对动物的动作形态把握得比较准确,是明中期一件烧制较成功的掐丝珐琅器。其足内款识系伪款。

典藏珍品——故宫博物院元明时期珐琅精品欣赏

【掐丝珐琅狮戏球纹藏草瓶】

掐丝珐琅狮戏球纹藏草瓶,明中期,高20cm,口径7.5cm,足径8.2cm。清宫旧藏。瓶盘口,短颈,鼓腹,肩部装饰铜镀金錾花螭纹一对,圈足。通体浅蓝色珐琅地,瓶腹饰掐丝狮戏球纹,填红、黄、蓝、赭、绿等色珐琅釉,空间满布彩色祥云纹。足内镌楷书“大明景泰年制”六字款。此藏草瓶花纹布局繁密,为明中期作品,口、颈及镀金錾花装饰系后配。明代中期,掐丝珐琅器的生产继续发展,并在花纹装饰方面产生了一定的变化,装饰题材更为丰富,狮戏、海马及花鸟纹等比较流行,但作品表面气泡增加,反映出珐琅质量的下降。

典藏珍品——故宫博物院元明时期珐琅精品欣赏

【掐丝珐琅八狮纹三环尊】

掐丝珐琅八狮纹三环尊,明中期,高28.7cm,口径21.4cm,足距15.6cm。尊圆形,撇口,长颈,丰肩,肩部饰3只铜镀金兽首衔环耳,底置3个铜镀金辟邪形足。通体为浅蓝色珐琅地,颈部和腹部共饰掐丝八狮戏球纹及杂宝纹。底中心镌阳文楷书“景泰年制”四字款。明代中期掐丝珐琅器的装饰题材丰富多彩,除缠枝莲花纹外,狮戏球、海马、杂宝纹等也较为盛行。其掐丝线条纤细婉转,但略显凌乱,此尊即为一例。此尊的颈和腹原为两个掐丝珐琅碗,后人将二者拼接成一器,并加配耳、足等,其款识也为拼器时镌刻。

典藏珍品——故宫博物院元明时期珐琅精品欣赏

典藏珍品——故宫博物院元明时期珐琅精品欣赏

典藏珍品——故宫博物院元明时期珐琅精品欣赏

【掐丝珐琅龙凤纹盘】

掐丝珐琅龙凤纹盘,明嘉靖,高5.1cm,口径24.2cm,足径16cm。盘圆形,撇口,圈足。通体施浅蓝色珐琅釉,掐丝勾云纹作锦地,盘内心圆形开光内一条黄龙蜿蜒腾飞,神态威猛,空间点缀彩色流云纹。盘边彩云间凤、鹤成双展翅飞翔。盘外壁饰云龙、凤鹤纹,盘底鎏金,正中镌刻填金“大明嘉靖年制”六字双直行款。此盘是故宫博物院于20世纪60年代从私人手中购得,因土蚀较重,盘上的珐琅釉色和镀金表面多已失去光泽。从盘底镀金的锈蚀斑驳状况看,此器显然是出土之物,但出土地点和时间不详。此盘尽管锈蚀较重,但红、黄、绿、白、蓝等珐琅釉色仍不失纯正艳丽之美,尤其是镀金,仍有个别地方可见光泽闪烁。盘通体掐丝较工整流畅,填釉准确,尽管珐琅釉已失去温润的光泽,但此盘是国内唯一一件有明确嘉靖款的金属珐琅标准器,因此弥足珍贵。

典藏珍品——故宫博物院元明时期珐琅精品欣赏

典藏珍品——故宫博物院元明时期珐琅精品欣赏

【掐丝珐琅三狮戏球纹鼎式炉】

掐丝珐琅三狮戏球纹鼎式炉,明晚期,通高21.3cm,口径14.2cm。炉为圆形,深腹,双冲耳,三足,造型仿自商周青铜器中的鼎式。口沿与双耳作铜鎏金装饰,上面分别阴刻卷草纹和勾莲纹。通体以蓝色釉为地,以红、黄、墨绿、宝蓝、白、赭等色釉为纹。腹部一周环饰三狮戏球纹,三狮腾挪跳跃,追逐火球,喜气生动,富有吉祥色彩。圆底饰硕大的勾莲花三朵。紫檀木嵌玉钮盖为清代后配。统观掐丝珐琅工艺品,从明至清,狮戏球纹的装饰寥寥可数,勾莲纹则是一以贯之的主要装饰花纹。原因之一,莲花为中国广泛流行和使用的纹样,与佛教又有不解之缘,因此广受喜爱。原因之二,缠枝的枝蔓可根据设计的需要作任意的延展和弯曲,使掐丝可布满器身,从而起到固定釉料的作用,这是掐丝珐琅制作工艺上的需求。而人物、动物图案不易制作,再加上釉料有流动性,串色现象不可避免,难于掌控,易走板变样,因此凡人物、动物等的装饰图案,其制作水平的高底主要体现在纹饰的准确性。该炉的精彩之处就在于狮纹的清晰与生动,因此是一件难得的工艺珍品。

典藏珍品——故宫博物院元明时期珐琅精品欣赏

【掐丝珐琅鸳鸯式香熏】

掐丝珐琅鸳鸯式香熏,明晚期,高20cm,长17.3cm。清宫旧藏。

香薰鸳鸯式,昂首,直立,口微张,一掌踏在一片掐丝珐琅荷叶之上,作单腿站立状,背开一洞,上置镂空古钱式盖,用以放置香料和散香。分别用红、蓝、绿、黄、白等颜色的珐琅釉装饰鸳鸯的羽毛纹。自万历年间(1573—1619年)始,仿动物、植物等“仿生”造型的掐丝珐琅器开始盛行,如甪端香薰、鹅形匙、狮式香熏、菱花式炉、梅花式缸等。此香薰即为一件仿生造型掐丝珐琅器的代表性作品。

典藏珍品——故宫博物院元明时期珐琅精品欣赏

【掐丝珐琅福寿康宁字圆盒】

掐丝珐琅福寿康宁字圆盒,明晚期,通高10cm,口径16cm,足径11.4cm。清宫旧藏。盒圆形,盖面微隆,圈足。盖面圆形开光,以白色珐琅釉并掐丝镀金勾云纹为地,上有掐丝填红色珐琅釉“福”、“寿”、“康”、“宁”四字,周围点缀彩色杂宝纹。盒盖及盒体外壁均以浅蓝色珐琅作地,饰各种掐丝折枝花卉纹。

明代晚期掐丝珐琅器的装饰题材更为广泛,灵芝仙鹤、松竹梅、荷鹭鱼藻等纹饰一时成为时尚。此外还盛行将文字与图案相结合,组成吉祥图案,此福寿康宁圆盒的装饰纹样即为此类图案之典型。

典藏珍品——故宫博物院元明时期珐琅精品欣赏

典藏珍品——故宫博物院元明时期珐琅精品欣赏

典藏珍品——故宫博物院元明时期珐琅精品欣赏

【掐丝珐琅花卉纹菊瓣式烛台】

掐丝珐琅花卉纹菊瓣式烛台,明万历,御用监制造,高9.6cm,盘径18cm,足径13.3cm。清宫旧藏。烛台铜胎鎏金,圆盘形,菊瓣式边,盘心置一宝瓶式鎏金长阡。盘内壁掐丝珐琅天蓝地上压缠枝菊花纹。盘外壁及底蓝地上饰多色釉勾云纹,盘底中心绿地长方框内朱红楷书“大明万历年造”六字款。此烛台为照明用具,共用了红、紫、宝蓝、天蓝、海蓝、白、黄、绿、墨绿、藕荷等十余色釉料,鲜艳明丽,是明万历年间掐丝珐琅的标准器皿之一。

典藏珍品——故宫博物院元明时期珐琅精品欣赏

典藏珍品——故宫博物院元明时期珐琅精品欣赏

【掐丝珐琅八宝纹长方熏炉】

掐丝珐琅八宝纹长方熏炉,明万历,御用监制造,通耳高9.1cm,盖面26.8×14.4cm,底面25.5×13.2cm。清宫旧藏。熏炉呈长方形,朝冠式双耳,垂云式四足。四壁以灰白色珐琅釉为地,饰掐丝彩釉八宝勾莲纹,盖面无釉,作铜鎏金镂空纹饰,边框为一周“卐”字纹,边框内饰绣球纹。底部施珐琅釉彩花,中心掐丝填白釉如意云头纹,长方框内掐丝填红釉楷书“大明万历年造”六字款。

此器胎体较薄,成型规矩,釉面比较平滑,砂眼较小。这些特征表现出万历时期珐琅烧造工艺的进步与发展。明万历时期,掐丝珐琅器的风格特点出现了前所未有的变化,主要表现在珐琅色彩的运用和色调搭配上。这一时期除继续以蓝色珐琅作地色外,新出现了白、绿、赭色地,或在一件器物上同时使用两三种颜色的珐琅作地。珐琅色彩偏淡,且较盛行暖色或中间色。图案花纹普遍采用双线掐丝技法完成,其题材内容也较丰富多彩。由于当时的宗教氛围,八宝纹、卐字纹等吉祥纹饰充斥在珐琅器的装饰中,此熏炉即是一例。

典藏珍品——故宫博物院元明时期珐琅精品欣赏

【掐丝珐琅栀子花纹蜡台】

掐丝珐琅栀子花纹蜡台,明万历,御用监制造,通高9.6cm,盘口径18cm,盘底径13.3cm。清宫旧藏。蜡台圆盘式,折边,底承3个铜镀金垂云足。盘中央为一铜镀金宝瓶,瓶上出蜡扦。盘内为浅蓝色珐琅地,装饰红、黄、绿等色折枝花卉纹,折边以绿色珐琅为地,饰掐丝填红、黄、白色珐琅折枝栀子花纹。外底中心阴刻竖行楷书“大明万历年制”六字款。明万历年间掐丝珐琅器的颜色和品种日渐丰富,并在色彩搭配上出现了一些新的变化,盛行以暖色或中间色作地色,或在一件作品上同时使用二种或二种以上的颜色作地色,这件蜡台即为其中代表作品之一。

典藏珍品——故宫博物院元明时期珐琅精品欣赏

典藏珍品——故宫博物院元明时期珐琅精品欣赏

【掐丝珐琅双龙戏珠纹花口盘】

掐丝珐琅双龙戏珠纹花口盘,明万历,御用监制造,高8cm,口径51.8cm,足径31.8cm。清宫旧藏。盘圆形,直壁,菊花瓣式折边,平底,矮圈足。内底饰掐丝填红、黄色珐琅龙纹两条,作二龙戏珠状,周围点缀如意式云纹和勾云纹。内壁饰掐丝八宝纹。外底中心以掐丝如意式云头纹组成长方框,框内贴镀金铜板,镌“大明景泰年制”六字款。明万历年间(1573—1619年),掐丝珐琅工艺得到逐步的恢复和发展。此器的款识周围饰以掐丝填红、黄、白、绿色珐琅如意云头纹框栏的装饰方法为明万历年间掐丝珐琅器所习用的一种款识形式。其“大明景泰年制”款系后世改款,是将原“大明万历年造”款挖去,然后焊接镀金铜板,再镌刻景泰年制款识。

典藏珍品——故宫博物院元明时期珐琅精品欣赏

【掐丝珐琅甪端】

掐丝珐琅甪端,明万历,御用监制造,通高36.5cm。清宫旧藏。甪端昂首,独角,二目圆睁,双耳,口微张,以为散香之用,四爪为器足作直立状,圆形垂尾,足下踏掐丝珐琅蛇。通体饰豆绿色珐琅地,用红、黄、蓝、白等色珐琅填饰纹样。甪端的头部可掀开,以便放置熏香。头部内镌楷书“大明万历年制”六字款。掐丝珐琅甪端的制造始于明万历年间(1573-1619年),这是对金属胎珐琅器进行断代研究的一条重要依据。掐丝珐琅甪端在紫禁城宫殿中皇帝的宝座前多有陈设,使殿堂中的气氛更加肃穆威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