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熙微服私访崇礼

——康熙微服私访崇礼

康熙微服私访崇礼

公元1690-1697年,康熙曾三次帅军亲征,彻底消灭了内蒙古草原的噶尔丹叛军。就在最后一次平叛凯旋时,康熙身着便装,微服私访。他从蒙古草原一路过来,下坝头,进山沟,在崇礼这块古老而有生机的土地上,留下一串串动人的故事:

西湾子吃“到口酥”

康熙骑着毛驴走到西湾小村,太阳已落山,眼前马马虎虎看不清路,肚子已饿得咕咕直叫。他看到北山坡有些土窑洞,便牵着毛驴顺路走去。

这是一个黄土高坡,坡上是一排土窑洞房,坐北朝南一字排开。有的土窑洞已点上了灯火。康熙寻思,这么多土窑洞人家,该去谁家讨饭吃呢?

忽然,前面走过了一个提瓦罐的老婆婆,老人步履蹒跚,无精打采。康熙一见老婆婆过来,非常高兴,热情地迎上去帮老人家提瓦罐,亲切地说:“老人家,我是个过路之人,因赶路错过了店口,

知能不能给口饭吃?!”

老婆婆迟疑了一下,睁大眼睛打量了一下康熙。看康熙瘦高个子,长得相貌堂堂。便答道:“后生!跟我进窑洞吧,先喝口水再说!”

康熙把毛驴拴在院里,跟老婆婆进了窑洞。这土窑洞一掏两屋,时分陈旧、简陋。老婆婆把康熙让上炕,给他斟了一碗白开水。然后坐在炕沿长吁短叹。

康熙喝过热水后,浑身暖洋洋。这时肚里也火烧火燎,饥饿难忍,便急着催老婆婆做饭。老婆婆长叹一声说:“客官,不是俺老婆子小气。俺这鬼地方十年九旱,种的庄稼收成不好。没有粮食吃,只好吃糠咽菜。俺们这穷地方是糠菜半年粮,岁岁闹饥荒。你是过路人,俺咋能用这种饭菜接待你!”说着泪水流下脸颊。

康熙忙说:“您老能吃的,我就能吃麻烦您老给我做一顿吧!”

老人看康熙的确饿的够戗,就把家里剩的一点糠面和上一些山野菜,做成糠窝窝,放在笼里蒸熟,给康熙端上来。捞了一碗腌制的酸咸菜放到康熙面前。

康熙微服私访崇礼

康熙饿的两眼冒花,一闻糠窝窝喷香,一吃挺酥越嚼越甜,一口气吃了五六个糠窝窝。直吃得肚子膨胀才停下来。他一啧嘴说,“这东西叫甚,又香又甜,真不赖!”

老婆婆说:“俺们叫它“到口酥”一嚼就烂!”

康熙用心记下“到口酥”饭名,准备回朝后常吃这样的饭。

第二天清晨,康熙辞别老婆婆准备上路。老婆婆从窑洞里追出来,把吃剩下的两个“到口酥”装进康熙的衣袋。流着眼泪,再三向他表示歉意。康熙很感动,动情地对老婆婆说:“你老别发愁,从今以后你们这儿年年丰收,顿顿吃饱。我这里有几把毛驴饲料给您留下,明年春天你把他撒到地里,种啥收啥。这个村很快就变成喜乐庄了。”

康熙走了几步,回头看看,老婆婆依然在门前站着送行。一阵晨风吹来,凉生生的。老婆婆的破衣裳随风飘起。康熙看到老婆婆穿的寒酸,又返回来,把毛驴鞭子送给老婆婆说:“今后,您老日子难过时,就提这条鞭子找县衙去,他们会照顾你老生活的。”说罢,骑上毛驴走了

康熙微服私访崇礼

明清时的西湾子

后来康熙私访回朝后,拿出老婆婆送给他的“到口酥”做样品,让朝中厨师照猫画虎做糠窝窝。康熙吃了朝中厨师作出的糠窝窝一点也不香甜。厨师换了一个又一个,没有一个做的糠窝窝比老婆婆做的香甜。一气之下,龙颜大怒,说:“一个穷山村的老婆婆能做好吃的“到口酥”,你们这帮厨子吃着皇帝的俸禄,连这么简单的饭做不出来,都是些混饭吃的饭桶,通通杀掉!”

吃不到香甜的“到口酥”,康熙寝食难安。一天他唤来下人,让他们火速到塞外西湾子村把做“到口酥”的老婆婆接到京城。

康熙在金銮宝殿见到了下跪的老婆婆,赶紧走下龙椅扶起老婆婆,和蔼可亲地说:“您老见过我吗?!”

“您是当朝皇帝,小民不曾见过!”老婆婆大着胆子说。

“可我见过您老呀!”

“啊呀!皇帝真会开玩笑,您是皇帝万岁,怎会认识我们这些小草民!”

“我就是前些时到您家吃“到口酥”的过路人呀!”

“啊!原来你是皇上呀!老婆婆恍然大悟说:“我说当时看你和别人不一样呀,长的那么有福气,又那么体贴穷苦百姓的苦处。”

康熙说:自从吃了您做的“到口酥”,我一直念念不忘,回宫后让一帮厨师学着做,没有一个做出您老那样的味道。今天请您老来,就是想让您留下来,常给我做“到口酥”吃。你在这儿也会享福的,不用回去受苦受穷了!”

“哎呀!皇帝使不得!”老婆婆赶紧说:“饿了糠如蜜,饱了蜜不甜。皇上到俺家时,你是走了一天路程,饥饿难忍,吃了俺做的糠窝窝又甜又香,您回朝后每天山珍海味,大酒大肉,再吃糠窝窝它会香甜吗?!”

一席话提醒了康熙皇帝,康熙后悔误杀那么多厨师。康熙陪老婆婆在宫里转悠几天。康熙下朝后,安排下人,送些封赏,派皇家马车送老婆婆回到喜乐庄——西湾子。

康熙微服私访崇礼

如今的西湾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