菩薩、佛與眾生的根本區別

2012年,潘麟先生在淨土宗祖庭終南山香積古寺,講授千古第一經《金剛經》。《到彼岸賞月——〈金剛經〉的智慧》一書即由先生此次授課錄音整理而成。本書內容深入淺出,首次從生命科學角度,引領讀者直探《金剛經》之本義,重新認識東方文化的內涵與本質。2017年1月,此書由五洲傳播出版社出版。

第三品 大乘正宗分

佛告須菩提:“諸菩薩摩訶薩,應如是降伏其心。所有一切眾生之類,若卵生、若胎生、若溼生、若化生;若有色、若無色;若有想、若無想、若非有想非無想,我皆令入無餘涅槃而滅度之。如是滅度無量、無數、無邊眾生,實無眾生得滅度者。何以故?須菩提,若菩薩有我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即非菩薩。”

菩薩、佛與眾生的根本區別

“菩薩”是“菩提薩埵”的簡稱。“菩提”意為覺悟,“薩埵”意為眾生,“菩提薩埵”意為覺悟的眾生。“摩訶薩”是大的意思。“菩薩摩訶薩”是一個倒裝句,譯為漢語就是大菩薩之義。

“所有一切眾生之類”,何為“眾生”?佛陀從不同角度對眾生作了歸類說明。先從出生方式給眾生歸類,分為“若卵生、若胎生、若溼生、若化生”。

何為卵生?像小鳥、雞、鴨、鵝等從卵中生出來的眾生。

何為胎生?像人、牛、馬等從胎盤中生出來的眾生。

何為溼生?像蚊子一樣從水裡出生的眾生。

何為化生?有這樣幾類化生。第一種化生就像蝴蝶,開始是蛹,從蛹中轉化出來,謂之化生。第二種化生就是天人,他們生活在六道的最高道——天道中,天道有男女之分,但是由男人負責生孩子而且無需經過懷孕過程,孩子從男人的膝蓋或身體的某一個地方突然裂開的皮膚中蹦出來,這就叫化生。第三種化生是往生西方極樂淨土或其他佛國淨土,當我們死後,神識往生到西方極樂世界的蓮花中,你就從蓮花中誕生了。但是這個“誕生”不是說你在西方極樂世界有一個媽,媽媽懷孕一段時間後,你從媽媽的肚子裡生出來;而是從蓮花中打開,從蓮花中生出來了。所以,按照佛教的觀點,西方極樂世界沒有胎生,沒有卵生,沒有溼生,只有化生。

所有眾生都是依這四大類方式而出生,除此之外,沒有第五種出生方式。人表面上是胎生,實際上是四生具備:受精卵是卵生;胎盤在羊水中浸泡九個月,這是溼生;胎兒出生為胎生;不斷脫胎換骨地成長,這是化生。我們會看到有一些人,中年時期和少年時期貌似為兩個人,這種截然不同不僅體現在外貌上,還體現在性情、人格和思維方式等方面,他把自己重新改造了一番,把舊的我拋棄了,讓新的我誕生了,這就是化生。還有一些人拜了師父以後,通過跟隨師父學法讓自己脫胎換骨,重生一次。這些都是在舊有的我中生出一個新的我,類似於蠶蛹變成蝴蝶。因此,化生更像是一個形容、一個比喻。

釋迦牟尼在世的時候,有一個很老的弟子坐在他旁邊。

佛陀很親切地問他:“你多大了?”

老弟子答:“我六歲。”

佛陀說:“你看上去至少有六十歲,怎麼會只有六歲呢?”

老弟子答:“是的,佛陀,就我這個肉體而言,我今年已經六十六歲了。但是前六十年,我像夢遊一般地活著。自六年前有緣拜您為師,從此走上了新生之路,到現在屈指算來有六個春秋了,因此我才六歲。”

弟子通過佛陀的教導,讓自己脫胎換骨,重生下來,這就叫“法生”。法生也是化生的一種形式。在西藏地區有一些人,拜了上師以後,整個人發生了巨大的變化,這都叫化生。以上是以出生方式來劃分眾生的。

另一種劃分方式以“有色”和“無色”來劃分眾生種類。在佛門中,色不僅是指顏色,還指可見、可聽、可看、可聞、可感觸的一切現象,都稱之為色。用現代的話講,就是現象世界、物理世界,統名之曰色。“若有色”指有物理基礎的眾生,他們就叫有色眾生。人、牛、馬、羊等等就屬於有色眾生,因為他們都有一個有形、有色的身體。還有一類眾生是無色眾生,他們沒有具體形象,比如說餓鬼、地獄中的眾生就沒有物理結構,你看不見他,純精神性的存在,他們就叫無色眾生。

第三種劃分眾生方式以“有想”和“無想”來劃分。“若有想”,是指有思想的眾生,比如人。“若無想”是什麼眾生呢?這很難理解。有這樣一類修行人,錯誤地理解禪定,認為禪定就是什麼都不想。他們使勁地修行,到後來就真的什麼都不想了,把自己的腦子變得空空的沒有思想了。你不能說他是人,也不能說他不是人,簡單地講就是悶厥狀態,這一類的眾生就屬於無想眾生。還有一類眾生是“非有想,非無想”,他們已經進入了“非想,非非想天”。你說他“無想”,不是;你說他“有想”,也不是;他介於“有想”和“無想”之間的特殊境界。

佛家除了愛把不同的境界用“地”來劃分外,還愛用“天”來表示。你達到了哪一層境界,就說你達到了哪一層天。這個“天”不同於天空的天,而是同菩薩十地的“地”同一個意思。天就是地,只是有時候用天來表示,有時候用地來表示,它們都是指生命(或曰意識)的某一種境界、某一種證量。“非想,非非想天”的狀態只有小乘佛法裡有,它是禪定初級的一種境界。

故而,所有的眾生均可分成這幾類:一種是以出生的方式分為卵生、胎生、溼生、化生;一種是以外在的形象分為有色、無色;還有一種是以內在的狀態和境界分為有想、無想、非非想三種狀態。

只要被稱為眾生的,就一定是處於非解脫狀態的生命。既然有這麼多的眾生都在非解脫狀態,那麼如何讓他們獲得解脫呢?佛陀說:“我皆令入無餘涅槃而滅度之。”“我”指的是佛陀;“皆”指這些形形色色的眾生全部包括在內;“令入無餘涅槃而滅度之”,是指把他們徹底地由“此岸”帶到滅一切苦厄、滅一切顛倒夢想、滅一切六道輪迴、滅一切貪嗔痴慢疑的彼岸。彼岸是什麼岸呢?是“無餘涅槃”之岸。

菩薩、佛與眾生的根本區別

何謂涅槃?涅槃是梵語Nirvana的音譯。涅是不生,槃是不滅。涅槃合在一起,就是不生不滅,即永恆之義。涅槃就是《心經》裡面講的“觀自在菩薩”的“自在”,涅槃即自在。這又牽扯到佛家的繁複多變的名詞術語了,涅槃即自在,自在即自覺,自覺即自性,自性即自生,自生即自樂,自樂即法身,法身即如來,如來即真理,真理即光明,光明即空性,空性即般若,般若即金剛,金剛即佛性……如果大家有興趣可以一直往下說。總之,佛家那個最終的存在有幾十、上百個術語描述,其中一個術語就叫涅槃,但究其根本全部是一個意思。

涅槃是一個不能再分解的究竟法,它是完全出世間的,是完全超越有為世間的無為界。但若依體證它的過程和程度而言,涅槃可分為三類:

一是阿羅漢的“有餘涅槃”。有餘涅槃是指儘管達到了涅槃,但身心中仍存留有一些累世之業障與習氣尚未化盡。

二是菩薩的“無餘涅槃”。無餘涅槃是指身心內外的業障與習氣皆已淨除後的涅槃。

第三就是“大般涅槃”。大般涅槃簡稱大涅槃,這是佛的涅槃,是不涅槃的涅槃,這是一個很古怪的表達。六道即涅槃,不是出六道而入涅槃,是六道本身就是涅槃,是不捨六道而入涅槃,不是六道外別有涅槃。六道外有涅槃,是對小乘羅漢和大乘菩薩說的,在佛那裡無六道內、外之分。沒有六道外的涅槃,也沒有涅槃外的六道,在六道中即在涅槃中,在涅槃中即在六道中。這種涅槃就叫大般涅槃,或叫圓滿涅槃。《楞伽經》裡說“無有佛涅槃,亦無涅槃佛”,指的就是佛陀的大般涅槃——不涅槃的涅槃,無所謂涅槃,也無所謂不涅槃。在佛家有一個專門術語,叫“輪涅無二”,或叫做“雙超輪涅”——輪迴與涅槃兩者俱已超越,含攝輪涅雙方,而又不落入任何一方。

佛陀所追求的是至少讓眾生全部進入“無餘涅槃”,而不是“有餘涅槃”。換言之,釋迦牟尼要帶領所有的眾生都成菩薩或者成佛,而非成為羅漢。因為成羅漢是“有餘涅槃”。

那麼佛陀是以怎樣的方式讓胎生、卵生、化生、溼生這麼多的眾生,全部進入“無餘涅槃而滅度之”?就是下面這句話:“如是滅度無量無數無邊眾生,實無眾生得滅度者。”

這裡出現了一個非常難以理解的問題,也是《金剛經》裡的一個難點,因為這裡面的境界非常高了。佛陀天天在講法,天天在用各種方式度無量無數無邊的眾生到彼岸,入涅槃,證得佛性,獲得究竟的生命覺醒。但是佛陀話鋒一轉,說了一句頗難理解的話:“實無眾生得滅度者。”佛陀擔心我們不理解,又補充了一句:“何以故?須菩提?”——知道這是為什麼嗎?不知道吧?那麼我告訴你,不管是菩薩還是佛,在滅度無量、無數、無邊眾生的時候,已經徹底地做到了無我相、無人相、無眾生相、無壽者相,即一點點都沒有“我度了多少人”這種想法,這才算是一個合格的菩薩、合格的佛。一旦有了“我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那麼“即非菩薩”——就不是菩薩了。反之,若無我相、無人相、無眾生相、無壽者相,則是真正的菩薩、真正的佛。無四相是整部《金剛經》的“金剛眼”,是《金剛經》的畫龍點睛之處。越離四相,則為菩薩、佛;有此四相,則為眾生。這是菩薩、佛與眾生的根本區別。

每個眾生都頑固地、執著地認為其身心內部有一個“我”存在,這個我就叫“自我”,簡稱為“我”。對自我的執著,就叫“我執”。“我相”就是我執之別名。所有貪嗔痴慢疑都來自於自我或曰我執。我執有多強烈、多強大,毒害生命、障礙般若智慧彰顯的“五毒”——貪嗔痴慢疑,就有多強烈、多強大;反之,如果我執越來越淡化,越來越遠離,貪嗔痴慢疑就越來越淡化,而終被超越。

沒有人可以直接消除貪嗔痴慢疑,因為那個看上去十分真切、實則根本就不存在的自我才是五毒存在的根源。自我與五毒是同一個事物的兩個不同名稱。此兩者之間是體用關係——自我是體,五毒是用。只要深入地看清了自我的虛幻本質而超離之,貪嗔痴慢疑就會不消而自除。整部《金剛經》,整部《大藏經》,整個人類所有的聖賢之教導與開示,無不是始終圍繞著如何瓦解與超越自我和我執而為言的。覺悟的過程、解脫的過程、成長的過程、彰顯般若的過程,無非是不斷地認清自我的虛幻與醜陋而瓦解之、超越之的過程。簡言之,就是不斷地由我執走向放下我執的過程,就是不斷地由自我走向無我的過程。自我與無我是一個反比關係:自我化程度越高,則無我化程度就越低;自我化程度越低,則無我化程度就越高。佛陀就是一個徹底化除了自我、完全的無我的大覺者。或反過來說,因為佛陀達到了徹底的無我之境,故他成為了一位圓滿的正覺者、解脫者。

於是,佛陀傳授的小乘佛法都是圍繞一個主題展開的,就是不斷地用各種方式,從各種角度為你解析:人類和一切眾生都是沒有自我的,所謂的“我”只是一個深深的幻覺和執著而已。但是,對“我”的執著卻是非常真實的,真實到讓人難以辨別。它就像夢一樣,在夢中有一個“我”,在哭,在鬧,在笑,在這樣,在那樣……當夢醒了以後,夢中的“我”就沒有了。我們人生也是這樣,猶如一場長長的夢,夢中真實無比,夢醒後發現一切都是不存在的。

徹底認清了自我的虛幻本質後,自然就沒有了對自我的貪戀與執著——我執。遠離了我執就叫無我相。你有我相,自然就有人相,達到無我相了,自然也就無人相了。人是指他人,他人的存在是依你的存在為前提條件的。如果前提認為有一個我,那隨之而來的就有你,就有他,這樣就構成了眾生。有了眾生就有了壽者。壽是時間和過程的意思,體現在時間上的一個延續。這個延續有兩個含義:一個含義是個體在時間上的延續,有的動物活二十年,有的動物活五十年,人則不足百年,就叫所謂的壽命;第二個延續是種族的延續,像人類已經有了幾十萬年的歷史。不管是個體的時間延續,還是種族的時間延續,都叫壽者相。我相、人相和眾生相是一個空間概念、數目概念,壽者相是一個時間概念,由時間和空間共同構成了眾生界。

凡夫和菩薩的分界線就是在有四相還是無四相:有四相則為凡夫;無四相則為菩薩、佛。壽者相、眾生相、人相的前提是我相,都是在我相、我執的前提下引生出來的。故在語序上把我相放在首位。

我執分為“先天我執”和“後天我執”,或者叫做“原發性我執”和“繼發性我執”兩種。先天我執除了叫做原發性我執外,也可以稱為“俱生我執”。“俱”即同時的意思,它伴隨著我們的出生一起來的,故稱為“俱生”。動物一生下來就知道吃喝,剛出生的小牛就有自我保護意識,當它感覺到遭遇危險時,就會逃得遠遠的,這種帶有本能的對我的保護意識就叫俱生我執。人也是如此,小孩子剛一出生就知道吃喝,他知道什麼東西對自己好,什麼東西對自己不好,慢慢地就學會了保護自己,這些本能都是俱生我執,不是後天學習的。

心理學家把俱生我執叫做與生俱來的自我意識,或自我中心。小孩子的眼中只有自己,沒有別人,出於本能,餓了就吃,渴了就喝,這是一種自私。如果小孩子沒有這種自私、自我中心,那麼這個孩子就無法生存下去,他必須要有這種自私。但是這種自私不能保持一輩子,到了成人以後就會慢慢地走向淡化和超越。

到了成年之後,即到了十八歲之後,如果這種與生俱來的自私和自我意識仍然存在,不僅沒有被淡化和超越,反而愈來愈被強化和固著,這就是繼發性自我,或稱為“無明我執”。

人有三性:獸性、人性和佛性。獸性又名生物性,是人類數億年生物體進化後的殘留。人生的過程就是在合理地保留獸性(生物性)的同時,果斷地超越獸性進入人性的世界,下一步就是在合理地保留人性的同時,果斷地超越人性進入佛性的世界。我們與“三性”中的哪一性認同,我們就是哪一個世界的人:與獸性(生物性)深刻地認同,我們就是一個充滿獸性的人;與人性深刻地認同,我們就是一個充滿人性的人;與佛性深刻地認同,我們就是一個充滿佛性的人。歷史上所有的聖賢——無論是佛家的,還是道家、儒家的聖賢,他們都是將與生俱來的佛性深刻地認同並充分地彰顯的人。

自我或曰我執屬於獸性(生物性),人性之中有部分的自我,佛性之中徹底地無我。因《金剛經》是開示我們如何成佛的一部聖典,它必然教導我們要達到無我之境。惟有達到無我之境,我們的佛性(般若)才能充分地、無阻礙地彰顯出來,實現出來,由此前的抽象轉變為具體的真實。獸性(生物性)是人性的“繭”,只有將此獸性之繭成功地瓦解和超越,我們才能真實地進入到人性的世界之中。人性又是佛性的繭,只有將此人性之繭成功地瓦解和超越,我們才能真實地進入佛性的世界之中。(我們為什麼必須成佛成聖,將內在的與生俱來的佛性徹底彰顯之,實現之?不成佛成聖行不行?如不行,為什麼?關於此問題,請參閱作者其他著作,如《〈大學〉廣義》等書中的相關章節。)

無人相不等於沒有了別人,而是不執著於別人。不是說我眼睜睜地看見你而假裝沒有看到你,不是說馬路上那麼多人,我卻假裝沒有看見一個人,而是不執著於他們。這就叫“無眾生相”。無壽者相也是如此,這些相都有,但不執著。不執著,通俗地說,就是不與對方認同,不認同於我,不認同於壽者,不認同於眾生。不認同就是不執著。

怎樣才能達到無我相呢?也就是說怎樣才能達到破除和超越我執呢?有兩種途徑:漸進的方式和頓然的方式。漸進的方式就是每天進步一點點,每天昇華和超越一點點,經過若干年後,最終實現對自我的全面超越而進入無我之境。漸進的方式適合那些根基淺薄、信心不夠的修行者。頓然的方式是禪宗最主要的悟道方式,即擁有大根器和大信心的學者在明師的開示下,三言兩語,即可當下實現大悟生死,明心見性,直入無我之境。

頓然的方式,誠如禪宗六祖慧能大師所言:“善知識,若欲入甚深法界及般若三昧者,須修般若行,持誦《金剛般若經》,即得見性。當知此經功德,無量無邊。經中分明讚歎,莫能具說。此法門是最上乘。為大智人說,為上根人說。小根小智人聞,心生不信。何以故?譬如天龍下雨於閻浮提,城邑聚落,悉皆漂流,如漂棗葉。若雨大海,不增不減。若大乘人,若最上乘人,聞說《金剛經》,心開悟解,故知本性自有般若之智,自用智,常觀照,故不假文字。譬如雨水,不從天有,元是龍能興致,令一切眾生,一切草木,有情無情,悉皆蒙潤,百川眾流,卻入大海,合為一體。眾生本性般若之智,亦復如是。善知識,小根之人,聞此頓教,猶如草木。根性小者,若被大雨,悉皆自倒,不能增長。小根之人,亦復如是。元有般若之智,與大智人更無差別,因何聞法,不自開悟?緣邪見障重,煩惱根深。猶如大雲覆蓋於日,不得風吹,日光不現。般若之智亦無大小。為一切眾生,自心迷悟不同。迷心外見,修行覓佛,未悟自性,即是小根。若開悟頓教,不執外修,但於自心常起正見,煩惱塵勞,常不能染,即是見性。”(《六祖壇經·般若品》)

我執或我相一旦被瓦解和超越了,其餘三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也就隨之被瓦解和超越了。

菩薩、佛與眾生的根本區別

潘麟先生《到彼岸賞月——〈金剛經〉的智慧》連載十

關聯閱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