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班级管理分为几个层次,来看看您的“定位”!

这样的班主任治理班级,有可能一段时间情绪很好,班级治理的不错,但是人生不如意事总比如意事多,时间长了,这个班级的工作会陷入混乱。一部分对班级管理没有任何经验仓促上马的教师也属此列,班级管理没有思路,没有规划,脑子里面空白一片,一切都是骑驴看样本――走着瞧。

总结:管理班级要有思路,不能做艺术家式的性情中人,走到哪算到哪。

这种管理以班级不出事为目标,虽然从结果上来看暂时不会出什么大事,但是问题并不是被解决了,而是被掩盖了。一旦换了一个班主任,学生发觉新班主任不如前面那个严或者烦,问题便会铺天盖地地涌现出来。

总结:班主任不能做“管家婆”,用“管”的思想解决不了根本问题。

班主任的愿望很美好,但是往往对真实世界的残酷性认识不足,到头来自己也会受到伤害,遭受痛苦。最终发现,他对学生的影响力几近于零,对自己也产生怀疑。

总结:管理是一门学问,一个好的朋友可不一定是好的管理者。

从技术的角度说,魏书生是极其成功的,并不是所有的班主任都有这个能力。在一些地方,让学生自主管理,班主任实际上放任自流,导致的结果很可能是,学生管理不好学生,班级一盘散沙,群龙无首,缺乏凝聚力,最终乱成一锅粥。

总结:“以学生为本”是一句口号,分寸把握很重要。

师生为了同一个目标,共同奋斗,教师参与整个奋斗的过程。在此过程中,学生的潜能和特长都得到了发挥,而教师作为领导者,其作用不可或缺。他讲民主,平等待人,善于吸取学生的建议,他充分发挥自身的优势,为班级的发展指明方向。他需要懂得民主教育的真谛,他能够巧妙地区分教师角色与学生角色的不同,教师不是权威,与学生关系融洽却受到学生尊重;学生思维活跃,能自由发表观点但是更懂得尊重别人的意见;教师受学生爱戴,但学生有判断能力而不是对教师个人崇拜。

总结:教师带领学生为一个目标而奋斗比整天忙着处理班级里“一波未平一波又起”的问题要高明得多。

这五个层次的划分不是以效果为依据,而是根据教育理念的不同从低到高而区分的。如果单从效果来看,第二个层次的班主任可能做得最好,他可以保证班级不出事嘛,但是从学生的一生发展来看,从对所有学生的发展来看,第二个层次的班主任管理显然是不行的。在现实生活中,每一个班主任可能是几个层次的混合。因为班主任的思想认识是千变万化、各不相同的。每一个层次的教师都有可能在这一层次里取得成功,也有可能失败。 具体来说,第一个层次的教师不适合做班主任,他首先得提高自己的个人修养。五个层次中最保险不容易出差错的是第二个层次,也很容易学,简单容易上手,其它的班主任类型都相对不太好操作。第三个层次的班主任在失败之后很容易退回到第二个层次,然后在第二个层次“终老”。能在第四个层次取得成功已经是相当不易了,有时候,运气好的话,碰到一个能力强的有号召力的班长,也许会轻易取得成功,但是,如果选班干部如同矮子当中选将军也够让班主任头疼的。至于第五个层次,我听说过“和学生共同成长”的口号,也看到越来越多的教师开始和学生一起写“成长随笔”,但是真正德才兼备有领导能力、并且领悟到管理班级真谛的班主任,还是非常非常的少。

调查/您的班级管理分为几个层次,来看看您的“定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