壟斷中的競爭——寡頭和小企業

聽到題目,你可能以為我要說的是“寡頭壟斷”,“壟斷競爭”諸如此類。並非如此,我要說的是在寡頭壟斷的情況下,小企業的競爭。

壟斷中的競爭——寡頭和小企業


壟斷,是一個大家都很熟悉的名詞,也可翻譯成獨佔。一般市場會出現的就是賣方壟斷。指的就是唯一的或者少數的賣者在一個或多個市場,操縱商品的生產流動,以獲取高額利潤。

為什麼會造成壟斷,在資本主義世界,集中發展到一定階段,依然便會走向壟斷,因而需要大量的法律來減少或者杜絕這種現象。而在別的情況下,由於政策因素,也會導致壟斷的出現。此時,壟斷的目的不單純是獲取超額利潤,更是為了達到某種政策目地。比如在關乎社會民生的產業中,為了達到產品質量的要求,也為了便於管理,此時就會制定對於少數大企業有利的政策,我們暫且可以把它成為“政策性壟斷”。

這個時候,國家訂單可能就會把小企業排除在外,而寡頭有資格參與競標。對於寡頭,面對鉅額訂單,靠一己之力可能也無法完成,它會將這些訂單外包給小企業,而重點對質量把關。對於小企業來說,利潤減少是必然的,但是聊勝於無。一般,一個寡頭下面可能有若干個小企業。這些小企業就像是嗷嗷待哺的孩子,有些孩子身體比較強壯,而有些比較瘦弱,那訂單應該給誰呢?答案當然是給更瘦弱的。為什麼呢?因為一定瘦弱的都餓死了,只剩下一兩個強壯的,那對於寡頭來說,這個小企業也成為寡頭了。顯然這個時候小企業就能對大企業敲竹槓了。對於那些瘦弱的企業,可能資質更差一些,但是對於寡頭對它伸出的援手,一定是感恩戴德,即使無利可圖,也之前不至於破產,最起碼可以保證現金流。


壟斷中的競爭——寡頭和小企業

換句話說,養一個不如養一群。這也說明了,可能獨生子女不是一個好主意,多生幾個,他們在競爭中才能表現的更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