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保證保險市場機制分析:價格、競爭、風險等要素梳理-工保網


工程保證保險市場機制分析:價格、競爭、風險等要素梳理-工保網

2013年底保監會解除了對保險公司涉足工程保證業務的禁令後,工程保證保險開始以獨立險種的身份正式試點。在“政策引導,市場運作,試點先行”的工程保證保險發展思路中,如何處理政府機制與市場機制的關係、界定政府與市場的邊界,是充分發揮保險市場機制作用的核心問題。

從一般市場機制出發,價格、供求、競爭、風險四要素之間的有機聯繫及作用機理,是把握工程保證保險市場機制的關鍵。

工程保證保險市場機制分析:價格、競爭、風險等要素梳理-工保網

1

價格機制

價格機制是市場機制中最基本、最靈敏、最有效的核心機制,在保險經濟活動中表現為保險商品價格由價值決定——價格不由政府決定,而由市場決定。

工程保證保險商品價格即保費,等於保險金額×年基準費率×費率調整係數。其中年基準費率和費率調整係數共同構成工程保證保險的費率,即保險市場的核心要素。目前28個發文推行建設工程保證保險的省級行政區大多由保險公司自主擬定費率,並報屬地銀保監局備案。各地還普遍鼓勵保險公司對不同信用評價、資信及發展情況的建築企業實施差別化費率,促進建立“守信激勵、失信懲戒”機制;部分採用共保體模式的地區還要求共保體遵守統一費率的共保要求。

工程保證保險市場機制分析:價格、競爭、風險等要素梳理-工保網

當然,工程保證保險作為政策性保險產品,部分地區也運用行政手段對其價格進行了干預。如四川省先於2017年《建設工程保證保險試點方案》中要求保險聯合體使用經中國保監會批准或備案的四川省行業性條款和費率示範性文本,後也於2019年《關於深入推進建設工程保證保險工作的通知》提出要“積極推進四川省建設工程保證保險示範條款費率編制、修訂工作”,都強調了示範費率的指導作用,一定程度上侷限了工程保證保險商品價格的形成。

工程保證保險市場機制分析:價格、競爭、風險等要素梳理-工保網

2

供求機制

工程保證保險的費率能夠直接影響需求者的市場行為,也能夠間接調節工程保證保險市場的供給和需求。因此供求機制與價格機制構成同一經濟過程的兩個不同方面,被保險供給、保險需求這兩個保險市場基本要素左右。

工程保證保險市場機制分析:價格、競爭、風險等要素梳理-工保網

需求看,近年來我國工程擔保業務市場容量逐年上漲,工程保證保險即將面臨千億市場需求,但有效需求還有待進一步開發:儘管28個試點地區皆已明確建築企業提交與保險機構簽訂的已經生效的保證保險合同(保單)應當視同已繳納保證金,或是建築業企業可以根據自身情況自主選擇建設工程保證保險等形式作為保證,但工程保證保險的市場進路客觀上仍然面臨著實踐障礙,不僅有建設單位拒絕建築企業以保證保險形式提交保證金,還個別存在著主管部門暗示建築企業以其他形式繳納的情況。

供給看,2019年6月《住房和城鄉建設部等部門關於加快推進房屋建築和市政基礎設施工程實行工程擔保制度的指導意見》已明確支持保險機構作為工程擔保保證人開展工程擔保業務。體現在新增批覆中,僅2019年下半年便有8款建設工程領域保證保險產品通過銀保監會審核。當然,保險企業也應全面提高承保能力,並創新產品滿足建築企業的更多需求。

工程保證保險市場機制分析:價格、競爭、風險等要素梳理-工保網

3

競爭機制

除商品價格水平外,市場競爭程度也制約著保險市場的供求平衡。競爭機制即經濟行為主體之間競爭的結構關係和運行方式,是保險經濟活動中優勝劣汰的手段和方法。

近年來,工程保證保險市場參與承保的主體數量連年大幅增長,龍頭企業在承保建築企業的資質、業務結構、保費收入等綜合方面也持續有亮眼表現。值得注意的是,儘管保險行業參與工程保證保險的市場主體不斷增加,但整體而言並未產生太大的惡性價格競爭,較好維持了競爭的有序性。這與多地採用的共保體模式息息相關,也體現了政府機制對於市場機制的積極干預;多地文件中的“試點期滿、條件成熟後,可由各家保險機構以市場化競爭的方式開展相關業務”部署,在未來亦可能改變如今的競爭格局。

工程保證保險市場機制分析:價格、競爭、風險等要素梳理-工保網

市場集中度也能反映行業競爭狀況。從保險費收入數據看,開展工程保證保險業務的數十家保險公司中CR4(指4個最大企業佔有市場的份額)較高,較高的市場集中度與歷史因素以及規模因素有關;從承保數量/次數看,榜首企業有所變化,這則與工程保證保險細分險種的特徵有關:投標保證保險保費少、項目多;其他險種的保費較多而數量較少。

4

風險機制

風險機制是經營行為同企業盈利、虧損和破產之間的有機聯繫及作用機理,體現了風險與競爭及供求共同作用的原理(風險與競爭共同調節市場的供求),也是市場機制的基礎機制

工程保證保險市場機制分析:價格、競爭、風險等要素梳理-工保網

在工程保證保險中,風險機制是其市場運行的約束性機制:一方面考驗著市場主體對於逆向選擇、道德風險等博弈的風險識別、風險控制能力,要求保險公司繼續優化產品設計、完善風險管理;另一方面也促使保險公司不斷提高自身對於工程保證保險經營風險的調節能力、適應能力。當然,在專業性較強的工程領域,保險公司亦可藉助建設工程質量風險管理機構(也稱工程保險技術機構)的力量強化風險管控,增加競爭實力。

工程保證保險市場機制分析:價格、競爭、風險等要素梳理-工保網

分析市場機制的四大機制,不難發現當前階段工程保證保險仍處於政府與市場協調作用的初期階段。為使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發揮決定性作用,並更好發揮政府作用,工程保證保險未來發展的關鍵議題仍在於如何遵循政府與市場的內在邏輯、合理界定政府與市場的治理邊界。在試點初期釐清權責問題,也能走得更加健康長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