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子保函浪潮來臨:意義、現狀與未來-工保網

電子保函浪潮來臨:意義、現狀與未來-工保網

電子保函,是保證人以電子化文檔為介質通過計算機網絡向受益人開立的具有法律效力的擔保憑證。簡而言之,即電子化的擔保保函。

其前身為紙質保函,即擔保保函的初始形式。自2016年6月國務院辦公廳印發《關於清理規範工程建設領域保證金的通知》以來,我國便逐漸加快了保函的推行速度。

紙質保函的應用,從程序上撤除了保證金收退的繁雜手續,從根本上解決了保證金繳納的資金佔用問題,整體而言顯著減輕了企業的負擔。然而,施行過程中紙質保函也逐漸暴露出一些問題:辦理手續繁瑣,辦理週期較長,還存在真偽難辨等情況

紙質保函電子化,既是政府在幫助企業減負上的更進一步,也是推進工程擔保制度的必然進程。本文將以目前而言發展較快的投標電子保函為例,闡述電子保函的推進意義與發展現狀。

電子保函浪潮來臨:意義、現狀與未來-工保網

1

電子保函的推進意義

從建築企業減負角度而言,投標保函電子化,有著微觀層面的革新意義。

用電子保函替代紙質保函,首先為企業節約了時間成本:投保中,企業僅需在線填寫相應投保信息,同時提供社會信用代碼證及招標文件即可提交訂單;投標中,企業不再需要準備紙質保單,憑藉電子保單即可完成業務辦理。

電子保函浪潮來臨:意義、現狀與未來-工保網

(圖源:工保網)

用電子保函替代紙質保函,其次為企業節約了管理成本:投標中,通過電子保函統計參與投標的企業數量,並彙總在同一家單位開具投標保函的企業情況,招標方能更好地防患於未然;投標後,一旦某個環節出了問題,招標方也可以通過投標企業在投保時留下的歷史記錄,第一時間追本溯源。

電子保函浪潮來臨:意義、現狀與未來-工保網

從建築行業改革角度而言,投標保函電子化,還有宏觀層面的發展意義。

發展投標電子保函,首先是招投標電子化的必然進程。

早在2013年2月,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便公佈了《電子招標投標辦法》這一推行電子招投標的綱領性文件。辦法頒佈以來,招標投標領域逐漸建立起了電子化的投標、開標與評標。

2017年2月,發改委聯合工信部等六部門印發了《“互聯網+”招標採購行動方案(2017-2019年)》,進一步加快了電子化招標採購的發展腳步。方案指出:2017年要建立健全電子招標採購制度,依法必須招標項目基本實現全流程電子化招標採購。

電子保函浪潮來臨:意義、現狀與未來-工保網

招投標全流程電子化向投標保函的電子化發出了呼喚:一方面,電子保函在利用技術手段解決弄虛作假、暗箱操作、串通投標、限制排斥潛在投標人等招標投標領域突出問題方面,有著技術優勢;另一方面,電子保函的應用能夠提高招標採購效率和透明度,降低交易成本,還能充分發揮信用信息和交易大數據在行政監督和行業發展中的作用。

電子保函浪潮來臨:意義、現狀與未來-工保網

發展投標電子保函,其次是深化“放管服”的重要環節。

2018年3月,國務院總理在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出:2018年我國將深化“放管服”改革,進一步降低企業制度性交易成本。貫徹“放管服”改革精神,部分地區積極採取措施落實電子保函的推進工作。

以內蒙古包頭市為例,在3月份由包頭市公共資源交易中心組織的電子保函推進座談會上,中心主任趙德星要求:中心有關部門要按照國家進一步深化“放管服”改革、降低企業制度性交易成本的要求,主動與建行等金融部門聯繫,探索推進電子保函業務,提高交易效率,降低交易成本,優化營商環境。

電子保函浪潮來臨:意義、現狀與未來-工保網

2

電子保函的發展現狀

按照《電子招標投標法》的制度設計,電子招標投標系統按功能可劃分為三大平臺架構:交易平臺、公共服務平臺以及行政監督平臺。其中,公共服務平臺是連接交易平臺與行政監督平臺的媒介,共設置有國家、省和市三個層次,並實現與各級公共資源交易中心的信息交互。

目前,多地已發文落實了公共資源交易中心的投標保函電子化。

2018年8月,內蒙古包頭市公共資源交易中心在全流程電子招投標的基礎上引入投標保證金電子保函業務。據悉,此項業務的開展在華北範圍的公共資源交易領域屬於首家。

同月,四川省達州市公共資源交易中心也啟用了啟用投標保證金電子擔保保函。

電子保函浪潮來臨:意義、現狀與未來-工保網

此外,也有地區先行落實了電子保函

2018年7月4日,全國首單投標保證保險電子保單保函落地大連。這是大連市公共資源管理辦公室與人保財險進行的投標保證保險業務合作。此單的簽發也標誌著標誌著投標保證保險電子保單保函在大連市公共資源交易平臺的正式啟用。

截至7月25日,該業務已完成投標企業准入申請和出具保函數量的雙雙破百,憑藉“7*24小時在線秒出電子保函”的優勢為投保企業節約了相當大的時間成本。

需要強調的是:

保證保險作為工程擔保保中的“新生事物”,自2015年成功落地後,便已在2018年邁出了電子化的步伐。其發展速度,也為電子保函的發展做出了榜樣。

電子保函浪潮來臨:意義、現狀與未來-工保網

3

電子保函的未來展望

投標保函的電子化進程,也將帶動整個工程擔保保函體系的電子化。

隨著履約保函、質量保函、農民工工資保函以及預付款保函的電子化,管理部門便能夠在電子化工程擔保保函的基礎上構建起行業信用體系:只要將與各項保函相關的招標人信息、投標人信息、項目情況、履約情況、質量情況、農民工工資支付情況等數據等錄入系統,企業信用信息便逐漸能夠積累成行業信用體系。

這一信用體系的構建,也必將推動行業的健康發展:通過運用“守信得償,失信懲戒”的信用機制,通過構建“一處失信、處處受制”的市場環境,建築業才能夠真正實現可持續發展。

電子保函浪潮來臨:意義、現狀與未來-工保網

▎本文系工保網原創作品,作者龔保兒。部分內容綜合自互聯網,如涉及版權問題請及時聯繫處理。若需轉載或引用請後臺回覆“轉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