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際網路保險迎風口,千億級「藍海」將開啓-工保網

互聯網保險迎風口,千億級“藍海”將開啟-工保網

互聯網保險,即“互聯網+保險”,是新興的一種以計算機互聯網為媒介的保險營銷模式,保險公司、保險專業中介機構以互聯網和電子商務技術為工具,開展保險產品銷售或提供相關保險中介服務等經營活動。

融合了傳統保險基本元素與互聯網優勢的互聯網保險,如今已能夠實現網上投保、保險信息諮詢、繳費、保單信息查詢、理賠等保險全過程。近幾年,隨著保險科技的不斷進步,互聯網保險也在科技的賦能下飛速發展。

互聯網保險迎風口,千億級“藍海”將開啟-工保網


1 歷史

我國的互聯網保險誕生於上世紀末。1997年底,中國第一家面向保險公司和保險市場以及保險客戶的信息網站誕生,互聯網保險就此萌芽。2000年,國內較大的保險公司相繼建立了自己的網站,互聯網保險開始起步。

歷經世紀初互聯網泡沫的破滅,隨著互聯網發展回暖,2003年起保險公司逐漸對官網進行升級,保險超市誕生。2008年起,數家以保險中介和保險信息服務為定位的保險網站出現,並吸引了風險投資的注意。

互聯網保險迎風口,千億級“藍海”將開啟-工保網

2011年起,隨著互聯網網民的增多以及移動互聯網的興起,互聯網保險水漲船高。根據中國保險協會《互聯網保險行業發展報告》,2011年至2013年,國內經營互聯網保險的公司從28家上升到60家,年均增長達46%;規模保費從32億元增長到291億元,增幅總體達到810%;投保客戶數從816萬人增長到5437萬人,增幅達566%。

2013年是互聯網金融元年,也帶來了互聯網保險的“元年”。這一年,騰訊、阿里巴巴、平安聯合成立了中國首家互聯網保險公司——眾安保險,引領中國保險邁入互聯網時代。

隨後的2014至2015年,互聯網保費在總保費中的佔比大幅提高。互聯網保費總額也飛速上漲,在2015年達到了2233.96億元。

互聯網保險迎風口,千億級“藍海”將開啟-工保網

2015年7月《互聯網保險監管暫行辦法》的印發,標誌著我國互聯網保險業務監管制度正式出臺,也將互聯網保險行業帶入合規整頓期。

互聯網保險迎風口,千億級“藍海”將開啟-工保網

2017年,眾安在線財產保險股份有限公司在香港聯合交易所主板正式掛牌,它的上市為互聯網保險、保險科技行業打了一針強心劑。去年以來,互聯網巨頭紛紛躋身互聯網保險,將進一步推動互聯網保險爆發。

2 優勢

發展至今,互聯網保險已呈現出如下優勢:

互聯網的應用,革新了傳統的保險銷售環節。在購買環節,用戶可以通過網絡瞭解、對比不同的保險產品,信息不對稱極大減少;在投保環節,由於省去了代理人和經紀人等中間環節,整體辦理時間被顯著縮短;在索賠環節,互聯網也讓24小時業務辦理提供了可能。

互聯網的應用,豐富了單一的保險經營模式。伴隨互聯網保險發展的,還有第三方電子商務平臺的成長。這種獨立於產品和服務交易雙方的平臺被稱作第三方電子商務平臺,雙方並不是在自己的平臺網站完成交易,而是通過中介性質的第三方服務公司來完成的。例如工程保證保險領域的工保網平臺,就是與人民保險、太平洋保險、大地保險等合作,幫助建築企業購買保險產品、完成保險交易的互聯網平臺。

互聯網保險迎風口,千億級“藍海”將開啟-工保網

互聯網的應用,更增加了保險行業的效益。通過實現網上推廣、網上投保、網上諮詢與網上理賠,線下實體店以及相關的人員銷售成本、場地租金等都不再必要。保險公司的經營成本大大減少,也間接降低了保險產品的價格。

近年來,隨著大數據、人工智能等互聯網新技術的不斷成熟,互聯網保險的運營成本持續降低。如螞蟻金服應用深度學習圖像識別技術研發的“定損寶”,解決了對不規則車輛損傷進行識別的行業難題——用人工智能充當定損員的眼睛和大腦,通過算法識別事故照片後,幾秒內就能給出定損結果,並給出受損部件、維修方案及維修價格。

不難想象,隨著傳統保險業與大數據、雲計算等互聯網科技的不斷融合,保險公司將在產品設計、精準營銷、用戶體驗、客戶服務、合規遵循等領域不斷升級。

互聯網保險迎風口,千億級“藍海”將開啟-工保網


3 發展

目前而言,互聯網保險雖總體規模偏小,但它越來越顯示出巨大的發揮空間和潛力。

當前互聯網保險產品多為保費低、保額小、保期短的標準化保險,而險企中核心的高保費長期限產品,仍多以代理人、經紀人和中介為主要銷售渠道。這意味著,在互聯網保險面前,還有非常廣闊的市場藍海有待探索。

互聯網保險迎風口,千億級“藍海”將開啟-工保網

還是以互聯網工程保證保險為例,它的發展可以較好地代表互聯網保險的過去、現在與未來。

自2015年以來,保險公司逐漸加速進入工程擔保領域。隨後,保證保險成功“觸網”。16年底起,以工保網為代表的互聯網保險平臺成立,開始在多地開展保險工作,並在各地公共資源中心推進工程保證保險的互聯網化。截至18年8月底,全國共有大連、包頭兩個城市的公共資源交易中心開通了電子保函業務。

目前,投標保證保險是絕大多數保險公司以及互聯網保險平臺在線上交易最高的險種,這主要源於該險種的低保費、短保期與低保額。此外,險企與平臺也在大力推進履約保證保險的線上成交。這一險種雖保期較長,但一方面它能為建築企業帶來實實在在的成本降低與風控收益,另一方面險企與平臺已針對履約保證保險完成了事前的風險拆分與產品標準化,能夠為建築企業帶來便捷優越的投保體驗。而隨著履約保證保險的推進,工資保證保險和質量保證保險也將全面實現互聯網交易。

互聯網保險迎風口,千億級“藍海”將開啟-工保網

未來,依託互聯網與移動互聯網,得益於大數據與人工智能等互聯網科技,互聯網工程保證保險也將為用戶提供更加個性化、碎片化、高水平的服務。從行業角度而言,互聯網工程保證保險的發展,還將有利於行業信用體系的建立、公平市場環境的建立。

互聯網保險迎風口,千億級“藍海”將開啟-工保網

展現在互聯網保險眼前,就是這樣一片廣闊的藍海。隨著“互聯網+”的不斷升級,彎道超車真的沒那麼遙遠。

▎本文系工保網原創作品,作者龔保兒。部分內容綜合自互聯網,如涉及版權問題請及時聯繫處理。若需轉載或引用請後臺回覆“轉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