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宁死也不愿拖累家人,这无私卑微的爱让检察官也动容……

她宁死也不愿拖累家人,这无私卑微的爱让检察官也动容……

打工再辛苦,他也坚持四处奔波为妻子求医问药,毫无怨言。

作为丈夫,他无疑是体贴的。都说久病床前无孝子,可他们还是为瘫痪在床的母亲每日端茶喂饭、洗脚擦身。作为女儿、女婿,他们着实是孝顺的。但就是这样的他们,给自己的妻子、母亲送上了致命的毒药。“送走”了至亲,也把自己送上了法庭。

她宁死也不愿拖累家人,这无私卑微的爱让检察官也动容……

法槌落下,案件尘埃落定。也许,检察官的公诉词和法官的寄语,是这起案件最好的注脚。

“帮我买点老鼠药,我不想活了!”

6月12日,是张祥杰(化名)等3人故意杀人案判决生效的日子。这一天,台州市路桥区检察院公诉部检察官马胜利手握电话良久,最终还是拨出了余兰(化名)的电话号码。

余兰是张祥杰的妻子,也是此案的另一名被告人。同为被告人的,还有余兰的爸爸余勇(化名)。马胜利知道,判决生效,就意味着这一家人要离开他们生活了十几年的路桥,回老家湖北去接受社区矫正。

但他有些不放心,怕他们在缓刑期间再做错事,“一定要遵纪守法。缓刑考验期内,打牌、赌博,这些都不可以;告诉张祥杰,喝过酒后不能开车……”马胜利在电话里细细叮咛着余兰。

余兰1989年出生,读书只读到小学三年级。15年前,她和妹妹一起,随父母来到路桥。那时姐妹俩还小,虽然父母打工赚钱辛苦,但一家人在一起,生活充满希望。

两个女儿渐渐长大,各自成家。余兰的妈妈冷燕(化名)却日渐消瘦,经常头晕、关节疼。家人以为她患的是风湿,但药吃了几年,冷燕的身体不但没好起来,反而越来越弱。

两个女儿不放心,带她去北京检查,这才知道妈妈患的是“系统性红斑狼疮”,还伴有脑梗、类风湿关节炎等。

打工的收入微薄,但一家人还是把大部分收入都用在了冷燕身上。

杭州、北京、武汉……医药费花去了十几万元,但冷燕的病却越来越重,头脑迷糊、半身不遂、大小便失禁。

2017年6月,不幸再次降临,冷燕不小心摔断了左腿。

送诊后,医生认为病人基础毛病较多,手术风险很大,如果强行手术可能造成死亡,但不做手术又可能会伤口溃烂致死。

在家人的坚持下,冷燕做了手术,但术后她没能再站起来,只能整日卧床,大小便失禁严重,全身关节疼痛,还伴有湿疹,饱受折磨。

出院当天,余兰夫妇就把冷燕接到了自己的租住房,一日三餐,喂菜喂饭。

出租房里,余兰夫妇每日照顾瘫痪在床的母亲。

系统性红斑狼疮病无法治愈,要靠吃激素类药维持,冷燕的体重猛涨到150多斤,瘦小的女儿余兰一个人搬不动,就由女婿张祥杰帮着翻身、洗脚、剪指甲……

病痛的折磨,让冷燕有了轻生的念头。

家人端上茶饭,她常转脸推开,说:“帮我买点老鼠药,我不想活了,不如叶落归根。”

刚开始,家人都劝她不要乱想。但看着冷燕在病痛中苦苦煎熬、一次次哀求,他们犹豫了……

“活着是受罪,死了才是解脱”

她宁死也不愿拖累家人,这无私卑微的爱让检察官也动容……

药是张祥杰买的。12元钱,2瓶红色液体、1包红色药粉。

2017年8月28日上午,张祥杰一早给余勇打电话,问他要不要来家里吃饭。之后,他开车接来老丈人,一家人坐在一起聊天。

这时,冷燕又说想吃老鼠药。余勇、张祥杰都劝她不要这么悲观,但冷燕态度坚决。

“真的不想活了?”看冷燕痛苦又坚定地点头,余勇迟疑着递上老鼠药。

刚开始给的是粉末状的,冷燕倒进嘴里,却发现难以吞咽。

“把那个拿来。”冷燕向丈夫要红色液体。余勇递的时候有些犹豫,但冷燕伸手一把抓了过去。

“妈妈,你别吃……”当着家人的面,冷燕喝下了毒药,看着妈妈痛苦的样子,余兰和张祥杰跪倒在床边,放声痛哭。

余勇不忍心,伸手打掉了冷燕手上的药瓶。

“不要哭,不要哭,不怪你们……”过了几分钟,冷燕开始口吐白沫。

她虚弱无力地拍着女儿和丈夫的背,轻轻地说:“带我出去转转,我要回家。”

张祥杰背起冷燕下楼,把她安置在汽车后座。

张祥杰开着车,带着冷燕漫无目的地开在街上。刚开始,他还和冷燕说话,但不久后座就没了声音……

警方后来调取的监控显示,8月28日上午10点到下午1点多,张祥杰的车一直在路桥的街上兜兜转转,见车就跟,毫无方向。

下午2点,余兰接到丈夫电话,说妈妈去世了。

他们之后又通知了余勇、余兰的妹妹等人,准备给冷燕办后事。遗体火化需要死亡证明,一家人商量后,由张祥杰开车去派出所。

车后座上的冷燕,脸上盖着毛巾,毒发后的脸已扭曲变形,这引起了民警的警觉。

当晚,张祥杰被拘留,后余兰也到派出所投案自首。

为什么要给亲人喝毒药?

面对民警的讯问,张祥杰、余勇和余兰都说,是冷燕多次让他们帮着买老鼠药,“活着是受罪,死了才是解脱”。

陪审员一边听审一边抹眼泪

她宁死也不愿拖累家人,这无私卑微的爱让检察官也动容……

5月21日上午9点,台州市路桥区法院第三审判庭。

法槌敲响,审判长夏俏骅看到,被告人席上的余勇佝偻着背,旁边站着他的女儿、女婿。

余勇今年50岁,但看上去比实际年龄苍老很多。见到法官,除了认罪,他一直央求“把我关进去,换我女婿出来”。

“药是我买的……”张祥杰一直低垂着头,只有被问话时才会抬头作答,声音很轻。

张祥杰说,进看守所之后,他一直在想丈母娘去世的事情,“我心里很难受,我觉得我要对她的死负责。”

余兰在法庭上哭得厉害,几度情绪失控,每句话都是哭着喊出来的。

母亲的去世让她陷入痛苦的自责:“妈妈曾经跟我说,外公托梦给他,说你在那边太苦,跟我来吧。现在,我也常梦到妈妈,她问我现在过得好不好?我说,不好不好,我也想跟你去……”

余兰的妹妹和张志祥的弟弟到庭作证。

余兰的妹妹说,姐姐姐夫对妈妈很好,姐夫还为妈妈洗脚、剪指甲、喂水喂饭,“对我妈妈来说,儿子都做不到的,女婿都做到了”。

张志祥的弟弟说,哥哥为了给丈母娘看病,曾几次找他借钱。

冷燕的弟弟远在湖北,公诉人宣读了他的证言:“姐姐生病十多年,余勇他们四处求医问药,对她很好。不管我姐姐是怎么死的,我都选择原谅,请求法官从轻处罚。”

面对哭得几近崩溃的余兰,夏俏骅一次次提醒:不要哭,控制情绪。

但庭审还是陷入悲伤的气氛里。

审判席上的两位人民陪审员,一边听审一边不住地抹眼泪。

庭审结束,一位平日里阳光开朗的年轻法警发了一条朋友圈:庭审结束了,好心塞……

其罪不可恕,但其情可悯

她宁死也不愿拖累家人,这无私卑微的爱让检察官也动容……

2个多小时的庭审后,夏俏骅陷入了纠结:

虽然冷燕是自己喝下的老鼠药,但作为丈夫、女儿和女婿,在明知后果的情况下仍购买老鼠药并递给她,不阻止、不救治,这是最终导致冷燕死亡的重要原因。

然而,站在被告人席上的他们,真的是罪大恶极吗?

如果蓄意谋害,他们会开车带着死者的遗体去派出所自投罗网吗?

如果蓄意谋害,收入不高的他们会带着冷燕去北京、武汉四处求医问药吗?

如果蓄意谋害,会有坦诚事实和投案自首吗?

最终,夏俏骅认为,其罪不可恕,但其情却可悯。

6月1日上午10点半,路桥区法院第三审判庭里,夏俏骅郑重地向3名被告人宣读判决书:张祥杰、余勇因故意杀人罪被判处有期徒刑3年,缓刑5年;余兰因故意杀人罪被判处有期徒刑2年,缓刑3年。

那天正好是儿童节。

夏俏骅知道,余兰有一个13岁的儿子,正处在青春叛逆期,只有爸爸的话听得进去。

放下判决书,他告诉余兰,张祥杰是缓刑,他可以回家了,“这是送给你儿子的节日礼物”。

宣判后,走出被告人席的余勇突然转身,扑通一声跪下,向法官重重地磕了一个头。

走心公诉词和暖心法官寄语

她宁死也不愿拖累家人,这无私卑微的爱让检察官也动容……

法不容情,但法亦有情。

马胜利说,此案从去年12月受理至今,已有半年之久。

但只要一想到案子,身为公诉人的他心里就会无比沉重。正如余兰在法庭上哭着问他:“我们能怎么办?”

其实,为人子为人父的他,在经办了这起案件后,他也常在内心叩问自己:如果换做是我,我会怎么办?

正是这起案件背后的亲情问题,让他在法庭上发表公诉意见时有感而发,用了将近一半的篇幅去告诉3名被告人他在办理这起案件中的感悟:“无私”“卑微”和“人性”。

无私的爱是冷燕所付出的,她宁愿选择死也不愿再拖累家人;

卑微,是我们都要面对生老病死,但就算再渺小再卑微,也不能否认生活,消极地对待世界;

人性,既体现在3名被告人对死者生前的悉心照顾,也包括被害人亲属对被告人的谅解,还有公安、检察和法院对案件的慎重态度。

冷燕的死使这个家庭遭受了沉重打击,马胜利更不想看到的,是这个家庭因为法庭的审判进一步深陷苦难。

一、被告人已经做了什么?(出示证据,互相印证)

二、被告人应该承担什么?

三名被告人在死者喝下老鼠药,不采取救治措施,任其死亡的行为,其本质上剥夺了她的生命,其行为已经触犯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232条、第25条之规定,应当以故意杀人罪追究三名被告人的刑事责任。

可能三名被告人心存疑问,药是李三姐自己喝下去的,为何要自己构成了故意伤人罪?

公诉人要告诉三名被告人,你们之所以要对李三姐的死亡负责任,原因就在于你们是李三姐的丈夫、女儿、女婿。你们不仅将买来的老鼠药递给李三姐喝,而且在李三姐喝老鼠药的时候不阻止、不救治,最终导致李三姐去世。你们要为你们的所作所为负责任。

在具体的量刑方面,请法庭综合考量三被告人的犯罪情节及性质,对被告人周庆、祥子坦白,被告人周露自首等情节进行考量,依法对三被告人从轻或减轻处罚,对被告人作出公正判决。

三、被告人需要想到什么?

2017年12月1日,公诉人受理了该案,虽然至今已有半年之久,但只要一想到这个案子,公诉人的心里就觉得十分沉重。

这份沉重来自于死者李三姐和善的面容、来自于李三姐喝毒药之后等待死神降临几个小时间里的所思所想、来自于李三姐生前保守病痛折磨而死后又不得不被法医解剖、更来自于三名被告人要承担的刑事责任,这个案件使得这个家庭遭受到了沉痛的打击。

面对这个案件、面对案件背后的家庭问题、面对这个案件的处理,公诉人想到了三个词:

第一个是无私。

这份无私的爱是李三姐所付出的,李三姐之所以选择死亡这条路固然有不愿意遭受病痛的折磨,但我坚信更为重要的原因是不愿意拖累自己的子女,不愿意拖累整个家庭。在生命的最后时刻,李三姐第一想到的不是自己而是子女和家庭。俗话说好死不如赖活着,是什么让李三姐无视生命?我想这其中最重要的就是不平等的爱,父母对子女的爱是无私的,而反过来子女对父母的爱是打折的。三名被告人甚至包括整个法庭在座的人既是子女,也是父母。扪心自问,假如我们的孩子遭受如此病痛,我们会眼睁睁的看着孩子走上这条道路吗?

第二个是卑微。

人如蝼蚁、命如草芥。在生老病死的自然规律面前,人是多么的渺小和卑微。但就算是再渺小、再卑微,我们也不能用这个理由来否认生活,更不能消极对待这个世界,因为如果我们总感觉到自己很渺小,那么我们慢慢的就会变的渺小,丧失了自己对美好生活的追求。

第三个是人性。

“人之初、性本善”。人性在这个案件中有很多的体现。既体现在三名被告人对死者之前的悉心照顾,也包括公安机关充分考虑被告人实际情况,第一时间对周庆、周露采取了取保候审,也包括在审查起诉阶段以及今天的开庭审理阶段,人民法院和人民检察院对案件的慎重态度。当然,这是公检法应尽之事,但我们在分内事之外,同样表达了对死者的尊重。

如果三名被告人认同公诉人所说的这三个词,那么希望三名被告人:

从无私中反思出不足,

从卑微中感悟到积极,

从人性中体会到温暖,

低下头,接受法庭的审判;

抬起头,过好今后的生活!

她宁死也不愿拖累家人,这无私卑微的爱让检察官也动容……

审理此案的法官夏俏骅,也在6月1日案件宣判的一早,在判决书的最后写下“法官寄语”:

“当你们站在法庭上,可能只有冰冷的感觉,但要相信人们的内心是有温度的,无论是对你们的行为表示谅解的亲人、动容的检察官,还是坐在审判席上的司法者。斯人已逝,生者如斯,对亡者最好的祭奠就是生者好好地生活。希望你们能放下思想包袱,把眼光望向前方,过好自己的生活,让逝者也能得到宽慰。”

她宁死也不愿拖累家人,这无私卑微的爱让检察官也动容……

她宁死也不愿拖累家人,这无私卑微的爱让检察官也动容……


分享到:


相關文章: